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孩子,改变世界就让别人去吧,我只要你一生幸福

来源: 最后更新:24-03-07 12:01:02

导读:中国留学生毕习习(又作毕曦希)被外籍男友马修斯打死的消息传遍了华人圈,死因是多次严重的钝性受伤。这是
中国留学生毕习习(又作毕曦希)被外籍男友马修斯打死的消息传遍了华人圈,死因是多次严重的钝性受伤。这是个很优秀的女孩,15岁就到牛津求学,会四国语言,还有传言说是某集团前总裁之女,身家过百亿。

毕习习对人高马大的空手道黑带马修斯一见钟情,恋爱期间,给对方送礼物、买车、交房租,可惜一片痴心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拳打脚踢。法医报告所披露的细节,也让人头皮一阵阵发麻:她的肋骨多处骨折,颚骨破裂,身体多处瘀青,甚至还有不少正在愈合的伤口——是之前殴打留下的伤口。

有人说,“不要在垃圾桶里找男友”。有人说,“家暴只有0次和100次,第一次打你就应该走。” 还有人说,“真的不要再以貌取人了,英俊的人渣也一抓一大把。”

是的,这些说法都对,可我还是感到痛心。毕习习的Facebook头像至今还是两个人的亲密合影。如果不是被打死,她大概还会继续忍耐,继续麻痹自己吧。受虐倾向的背后,是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她渴望有一个孔武有力的人来爱自己,保护自己,哪怕换来的只是伤痕累累。

一个十五岁就只身一人来到欧洲求学的富二代,不缺吃穿,不缺华服,独独只缺爱。这类女孩,无论多优秀,内心深处仍是深深的自卑。她恐惧他的暴戾,但更恐惧的是他的离开。她们看不到自己有多好,遇见爱情,永远只会低到尘埃里。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雨果的小女儿阿黛尔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和母亲的美貌,就连刻薄成性的巴尔扎克也不止一次赞美她的长相。可惜这个公主一样的女孩从小却活在姐姐的阴影里,又与父母长期分隔两地,造成了异常敏感的性格。

31岁那年,她邂逅了军人皮尚。原本只是对方眼中的一段露水情缘,却被她紧紧当做救命稻草抓在手里不放。跟随大半生,颠沛流离,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里,死缠烂打,直至发疯。

这两天左先生和右先生火了,有篇文章写得挺有意思:“什么左先生右先生,我看你缺个爸爸”。

和很多中国男人都想找个妈对应的,是更多的中国女人都想嫁个爸。“妈宝男”整天被批判,倒是嫁个“爸”成了中国女人婚嫁指南。说来说去,两者都是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

缺爱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冷漠,一种是严苛。一种是爸爸妈妈永远在吃瓜。另一种恰恰相反,是一心要让子女成材的虎妈狼爸。我们已经学会了批判前者,可是很可惜,至今我们都在歌颂后者。

每每我谈到家庭温暖对孩子有多重要时,总有人会举出这样的例子反驳:别总拿原生家庭说事,你看,打成这样,孩子也没变态啊,倒是如果不打,怎么可能像现在这么优秀呢!

可是我注意到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一个女孩,在最爱美的年纪却连镜子都不允许照,最痛苦就是吃饭,一上桌就要被父亲数落。最终成功的优雅女主持,一提到父亲给自己留下的童年阴影就会潸然泪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乎残忍的故事,却因为主人公最后的成名,就带上了一层光环。

神童魏永康曾经轰动一时,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这一切当然要归功于他的虎妈,一心想要儿子成才的曾雪梅。她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在了儿子的教育上,曾经是国内备受瞩目的成功案例。然而令人扼腕的是,精神世界的长期被忽视让魏永康无法融入人群,也无法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活在痛苦和压抑中,没多久就被劝退了。

如今,魏永康已经娶妻生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尽管曾雪梅依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法把孙子培养成才,然而魏永康夫妇却坚定地表示只希望孩子去过普通人的生活。

最让我动容的是这样一个细节:魏永康每次回家,都知道给家人带些礼物,没事的时候就爱拉着儿子女儿的手,然后一直微笑。

他被媒体捧上过神坛,又被粗暴地拉了下来,如今他比谁都珍视做一个普通人的机会,他比谁都享受父亲的角色。

可惜太多的虎妈狼爸们仍然重复着曾雪梅走过的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成功和幸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亦或是他们一早就明白,却只要自己的孩子成功。

成功崇拜的背后是对丛林法则的信奉,是最残酷的生存逻辑——生而为人,必须优秀。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认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从小被棍棒打大的。经历过层层挫折的孩子才能更优秀,更坚强独立。我曾经分享过一篇呼吁不要逗孩子,要呵护孩子稚嫩的自尊心的文章,不止一个人跑出来留言说,孩子如果“逗逗”都不行,那怎么成长,否则只会培养出玻璃心。

这个观念,不知道误导了多少家长。他们就像传说中的老鹰,对所谓的挫折教育不能很好地理解却片面地深信不疑,狠着心把孩子推到悬崖边,以为这样他们才会一飞冲天。毕习习15岁远赴异国他乡,看上去,她比谁都独立。

总有人说,“英雄多磨难”——有时越是命途多舛的人,越能成就大事,于是多受打击就和内心坚强划上了等号。

你看到的,是一个人的优秀成功、淡定从容。你看不到的,是午夜梦回他一个人流过的眼泪。这样的坚强,统统都是假象。

我曾经就特别“坚强”,我家人奉行的就是所谓的“狼性教育”。因为我知道没有人帮我,我要咬牙自己熬过去,有问题,我不敢也不愿求助,永远习惯了自己站起来。我厌恶一切卖惨,也讨厌动辄就拿自己的经历说事,按我父亲的说法,我有时理性到残酷。我不是坚强,我只是被迫坚强,但是我悲观厌世,一点小事,就会让我直接想到死亡。

18岁之前,我觉得自己就是另一个太宰治(日本小说家)。可是没人知道这件事,他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坚强乐观开朗的女孩,我在人前比谁都爱笑。

认识老笨后,我能像个孩子一样在他面前放肆地哭,放肆展示自己的脆弱,才是我真正眷恋人生的开始。

我写下这样的文字绝不是为了声讨我的父亲母亲,他们直至今日仍然认为,逼孩子去成功,就是对他最好的爱。

如果只从结果论的角度着,我一路走得其实还不错,中间有弯路,但最后竟然都能圆回来。所以我自己也曾对父辈这套残酷的“狼性教育”深信不疑,孩子就是要这样带,才能出成绩,才能经历风雨。直到我怀了孕,感受到这个小小的生命在我的肚子里翻滚踢腾,我问自己,我对这个孩子有什么期待。那一刻我竟然开始恐惧,我没有想过他可以成为谁,但是我最怕他成为下一个我。

后来,我读了那本对我影响甚深的《无条件养育》,整本书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

我养育你,只因为我是你的母亲,我爱你,我要你幸福,而不是成为我心中的样子。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我自己去完成,你只需自己负责,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过好一生。这才是真正的爱,宽阔爱你,偏颇爱你。

敏感不是一个贬义词,很多人就是因为足够敏感才能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然而幸福家庭出来的宝宝总是有些钝感的,他们不会从你随便一句话中解读出千百种深意,他们始终相信这个世界的善意。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勇敢坚强?那些被爱围绕的孩子。如果一个人没有被迫害的经历,又怎会有“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态。

爱不等于骄纵,不等于无条件的物欲满足,也不等于拒绝让孩子面对失败,而是面对失败,给他们多一些爱心,鼓励和陪伴他们站起来,别让他们终生只看到一个冷冰冰的背影,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

反而是那些在冷漠或严苛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常常草木皆兵,终生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寻求爱与认可。翻看那些自杀的少年案例,没有一个不是活在高压、严酷的成长环境下。他们是没有成功的董卿,不优秀,不配活,承载不了父母的期待,最后就走上了极端。

我常常想回到童年,抱抱那个没人拥抱的自己。

我为毕习习的故事惋惜,可至少,她还能为我们敲响一记警钟。更让我难过的,是今时今日的大众传媒还在热衷于宣传董卿、郎朗们的成功之路,向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输送着残酷的成功学。

缺爱不一定都导致悲剧,出了那么多看似皆大欢喜的“喜剧”才是最可怕的。

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不一定要在棍棒底下才能炼成,一家人茶余饭后吟吟诗对对赋,其乐融融,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学之美。如果只有残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那么我真的很想很想自私地说一句:

孩子,改变世界就让别人去吧,我只要你一生幸福。

标签: 孩子  自己的  坚强  优秀  的是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yzx/430903.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