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画糖人的来历(画糖人的制作过程)

来源: 最后更新:24-03-12 04:53:46

导读:

1、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画糖人的来历
2、武汉传统手工技艺:汉绣
3、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内画鼻烟壶图片大全
4、长沙

文章目录:

1、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画糖人的来历

2、武汉传统手工技艺:汉绣

3、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内画鼻烟壶图片大全

4、长沙传统手工技艺:棕编文化

5、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

6、猜你喜欢:

1、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画糖人的来历

画糖人和吹糖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虽然都是糖做的东西,但是做出来的难度却是很高的。特别是在控制糖料的火候时,总是很容易就过高或者过低。而且糖人还能做出各种造型。更是受大众的欢迎。本期民间艺术,一起来了解画糖人的来历。

画糖人,是民间用食糖来造型的艺术样式,多流传于四川各地,以自贡地区的品种最多、内容最为丰富,其造型亦最为趣味。

画糖人是在石板上用糖浆画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浇出线条,组成图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却了,所以要一气呵成。糖人的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画糖人,顾名思义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

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溶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间艺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进行造型,以求一气呵成。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

制作糖人是一种民间的,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

【结束语】糖人现在流传在全国各地,这种民间艺术是最传统的了。如果有这方面天赋的人,还是应该去多学习学习。

2、武汉传统手工技艺:汉绣

在古代女红是每个女子都要学的一门技术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出了,各种不同的绣法。今天介绍的是汉绣。汉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让我们一起走进武汉文化了解武汉传统手工技艺:汉绣吧。

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楚国的刺绣品已远销到西伯利亚地区,可见其刺绣业之发达。南方的楚国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我国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屈原的《楚辞·招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楚宫丝织品图画,“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这种需求对刺绣品的生产、发展的刺激是不难想见的。同时,楚文化氛围下民间戏曲的发达、巫风巫术的盛行又为刺绣走向民间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汉绣的鼎盛期是清末民初。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和各种饰品。清末,在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州、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开有许多绣铺,汉口还有一条绣花街。

当时的汉绣产品主要分三类:作为生活用品的有绣衣、绣枕、门帘、帐沿、绣鞋、头巾、围裙、荷包等,多用于闺阁陪嫁。其中,汉口的绣花戏衣颇具名气。二是装饰品。有壁挂、中堂、屏风、彩帐、堂彩、龙衣、狮皮、戏装、道具等。三是敬神赛会的礼仪用品,包括神袍、袈裟、彩幡等。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武汉,汉口绣花街被烧毁,汉绣日趋凋零,技艺几近失传。新中国建立以后,汉绣才重放光华。80年代,汉绣产品已由原来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枕套、服装、大幅、中堂、条屏、折页、摇件和屏风等十多个品种。2003年,汉绣传人任本荣先生在汉成立了汉绣工作室,大力发扬汉绣技艺。

清嘉庆年间汉绣初见于江夏。咸丰年间汉口设织绣局,武昌已有苏洪发、万兴发、徐大华等名绣坊,形成武昌塘角街妇女刺绣加工基地。清光绪年间汉口万寿宫有绣铺32家,形成远近闻名的绣花街。

1910年,汉口美粹学社、彩霞公司的绣字、绣画荣获南洋赛会一等金牌奖;1915年,汉绣又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奖。解放后,汉绣大型壁挂《三棒鼓舞》、《闹莲湘》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汉绣戏衣为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汉剧名流余洪云、牡丹花、陈伯华等量身定制,受到赞赏。

汉绣以“平金夹绣”为主要特色,与全国苏、湘、粤、蜀等名绣驰名中外。具有色彩浓艳、华丽多彩、金碧辉煌、装饰味浓的艺术效果;针法与“四大名绣”迥异,是有其特色的精美刺绣工艺。汉绣是武汉地区具有自己风格的绣品,已有二百年历史。曾经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清末、民国),现在仍有传承。

猜你可能也喜欢: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沈阳故宫

有关宁波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具有地域特色的青岛话

极具艺术特色的青岛茂腔文化

3、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内画鼻烟壶图片大全

高手在民间,中国的民间艺术的魅力是你一生都体验不完的,别说其他的,就先说民间艺术之一的内画吧!自清嘉庆年间内画鼻烟壶制作以来,历经近二百年,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接下来就带大家去欣赏,内画鼻烟壶图片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汉族传统手工艺品。60年代,内画艺术有北京的京派,山东的鲁派,广东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北京派的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山东派用毫毛笔作画,以画面纤巧、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艳丽取胜,王习三在继承北京明、清着名老艺人叶仲三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内画名家流派之特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冀派。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简介

内画鼻烟壶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的工艺品种,自清嘉庆年间内画鼻烟壶制作以来,历经近二百年,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4、长沙传统手工技艺:棕编文化

棕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的棕编大多都是编蓑衣帽子等。后来慢慢的样式多了起来,有动物花草之类的,吸引大多数的孩子喜爱。如今会棕编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这项技术眼看着就要消失了。让我们来保护它吧。首先要先了解它才会爱上它,一起走进长沙文化了解长沙传统手工技艺:棕编文化吧。

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棕草制品,古来有之。长江流域的棕编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四川、贵州、湖南和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编和湖南棕编玩具最负盛名。此外,贵州塘头棕编提篮、浙江武义棕绷亦很有名。四川新繁棕编是新都县新繁镇传统产品,有200多年历史。2011年10月,新都棕编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棕编是利用棕丝制成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国编制工艺的主要品类之一,是汉族传统艺术的一枝奇葩,已有近千年历史。细致精巧,朴实大方,棕编工艺在中国汉族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中国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一绝”。作品种类繁多,亦能按需制作,并可任意造型永久保存。

中国的棕编工艺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新繁农妇用棕叶编制拖鞋、凉鞋,至1850年,逐步形成专门行业。民国初年,棕编凉帽在四川流行。二十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棕编业发达昌盛。新繁棕编技法多样,有胡椒眼空花和鸦雀嘴不透空等编制法。用其编制提兜省时省料,体轻质柔,装饰图案_灯灯花_等不透空,易编,正反面匀称,十分美观。

棕编历史

南方农民生产使用的雨具──蓑衣,就是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诗·小雅·无羊》有“何蓑何笠”句。唐代张志和有歌咏江南渔家生活场景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浙南括苍山区华南虎经常出没,据说,曾有人被虎紧追不放,危急时刻,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竟落荒而走。

又说,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出生,他登位时无衣可穿,就剥来毛棕编成蓑衣,穿着接受百姓的祝贺。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相传明代君王朱元璋小时放牛割草,也曾穿过“蓑衣”,可见人们利用棕制品的历史久已。

棕编选材

较精,生产季节性强,以棕丝白嫩柔软,精美适用,色彩明快,能负重,不吸潮为上。人们多在春秋季生产提包等,夏季生产鞋、帽等。品种主要有鞋、扇、包、帽、垫、盒、玩具等类。4月初,艺人们开始采集嫩棕叶,用排针将叶划割成细棕丝,搓成棕绳、级,经硫磺熏蒸、晾晒、浸泡等工序,制成洁白、柔软的材料备用,或将部分棕丝染色备用。

棕编的装饰方法因物而异。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即将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交叉成为菱形,再用2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鞋、扇类产品采用密编法。帽、席等多用人字纹。用木、纸、泥模型编制的包等产品,其上织饰花鸟兽等图案。用白净的素色棕丝编制的器物像绸绢般华美。的用彩色棕丝以挑花、提花、织花等技法织成彩色装饰图案。

湖南棕编

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

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

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

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

即便是现在,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

猜你可能喜欢:

极具地域特色的湘语文化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弹词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了解多少?

南京艺术“奇葩”——高淳阳腔目连戏

5、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

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也是我国民窑瓷塑烧制工艺的杰出代表。

通过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烧制出的瓷雕作品,技艺高超又富有美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那么今天的德化陶瓷就为你介绍德化瓷雕塑烧制技艺,这门汉族传统的手工技艺。

德化瓷雕塑烧制工艺可分为瓷土加工、雕塑成型、烧制成品三个过程。

首先是选用德化当地优质白瓷土为原料,精细加工,选用这样的原材料,最终烧制出的瓷器成品,其色泽白而半透明,即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白”。

其次是进行雕塑成型,德化陶瓷的雕塑,是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兼收并蓄,综合了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采用何朝宗开创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将用料雕塑成型,其制作技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另一种是将泥塑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等到晾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雕塑成型的环节,一般是以模制为主,兼有少量捏制为辅。

最后的步骤,是放入烧瓷窑中,在一千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传统的德化瓷雕,是木柴烧制,与工业化的天然气烧制相比,难度大,成品率低,即便是同一窑,同样的瓷器,烧制出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德化有句话说:一个窑里是不会烧出完全相同的两件瓷器的。

德化瓷雕塑技艺,是我国民窑瓷塑工艺的杰出代表,其创作不受官窑繁琐拘谨的羁绊,取材广泛,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胎釉坚固致密,其产品器型丰富,集实用、装饰、观赏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民间陶瓷艺术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反映,是民间陶瓷审美的一个具现化。

结束语:自宋代以来,德化瓷雕塑一直是我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外销,对制瓷技术在国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推动了各个历史时期窑业技术的科技进步。

6、猜你喜欢:

标签: diy手工艺品  三角插手工艺品大全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传统手工艺品  制作手工艺品的方法和图片  厦门手工艺品  手工艺品  手工艺品兼职  手工艺品制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77762.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