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来源: 最后更新:23-10-18 06:05:38

导读:

1、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2、德昂族的艺术文化“奇葩”舞蹈文化
3、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山族舞蹈
4、

文章目录:

1、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2、德昂族的艺术文化“奇葩”舞蹈文化

3、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山族舞蹈

4、具有历史价值及魅力的汤阴跑帷子

5、具有强烈的蒙古民族特色的舞蹈

6、猜你喜欢:

1、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傈傈族的歌舞绚丽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为傈傈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阿尺目刮”则是傈傈族民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阿尺目刮”是“山羊的歌舞”,这歌舞不用乐器,是一种人们自娱自乐的舞蹈,而且唱词还十分的丰富,没有界限,可以即兴自编,是种十分有趣的歌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傈傈族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来源据说与傈僳族群众的半农半牧,特别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据介绍,当地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但无庙宇,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进行,也就催生了“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发源地是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乡同乐傈僳大村,这个村寨的傈僳族居民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棱子”,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

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

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

“阿尺目刮”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仅流传在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区,是一种群众性自娱性舞蹈,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曲调可缓可急,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阿尺目刮的起源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是流传于澜沧江上游的傈僳族传统舞蹈,“阿尺目刮”是来自远古的歌,曲调深沉悠远,如山羊长鸣,音色婉转舞步多变。维西县叶枝乡同乐村是“阿尺目刮”的故乡。“阿尺目刮”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迎送宾客等方方面面;舞步古朴,多变,至今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跳法。那震撼山谷的歌声,粗犷雄建的舞姿使人回味无穷。

“阿尺目刮”是傈僳族历史的真实写照。傈僳族是山的民族,其族源、迁徙历史、文化习俗等大多以民间文学和口碑相传下来。傈僳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太阳哪方落就往哪方迁徙。在三次大规模迁徙过程中,澜沧江是西迁的主要通道,成为傈僳族文化的聚集和传播带。

“阿尺目刮”以热烈奔放、粗犷有力的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历史演变过程。傈僳族是酷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风挡雨,是傈僳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备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拟山羊习性动作而创作成的“阿尺目刮”,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乐热烈,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

傈僳族先民还通过对大自然长期细致的观察,借助山花开放、蝉鸣鸟啼、草木枯荣、大雪纷飞、叶绿枝添来定季节。

您可能也喜欢:

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芦笙舞

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

仡佬族独特文化:两个年节

高山族甩发舞的舞蹈形式

2、德昂族的艺术文化“奇葩”舞蹈文化

德昂族位于我国云南,他们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人们都说少数民族的人都很有才华,他们的人口虽然不多但是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特色歌曲、服饰以及舞蹈等等。下面的德昂族文化为您带来德昂族的舞蹈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象鼓舞:德昂族的舞蹈,广为流传的是象脚鼓舞。由敲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带头,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后面,按一定步法,手势绕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组成外圈,女子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其他男子跟随,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所剌花纹,绕场欢舞。妇女组成的内圈,排头的女青年击铓锣,与击鼓男青年配合,跟随的妇女亦与男子并排而舞。

水鼓舞:水鼓舞是德昂族所独有的,其步法,形式基本与象鼓舞相同,击敲时把鼓绳挂在脖子上,水鼓抱在胸前,右手持锤击大头鼓面,左手以掌拍小头鼓面,两手相互配合,击出节秦。佛鼓舞,佛鼓,意为“佛”之鼓,德昂语称“耿冷牙啪拉”,是佛爷(和尚)专门保管,并经佛爷批准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乐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

相传在佛教传入德昂地区并产生了自己的佛爷初期,类房里每举行一次大的活动,都得由佛爷走村串寨通知百姓,后来有一个叫帕煞达的大佛爷精心制作了一种声音洪亮的鼓(与象脚鼓类似)。每当类房举行某种仪式或活动,只要击鼓,百姓听到鼓声就能应声前来。这种鼓,人们后称之为佛鼓。平时都置于类房里,举行活动时才抬出来,用毕仍放回原处。

现盈江县弄璋乡南算寨,有一座古老的佛寺,现当地居住的傣族老人都称为“类庄崩龙”,意为“崩龙(德昂)佛寺”。寺中还保留有一个珍贵的牛皮大鼓,鼓身为一大圆木,掏空去皮,长2.8米,腰粗4米左右,鼓面大头直径1.14米,尾面直径1米,鼓身外用白皮裹着,用黑漆漆过;鼓两端蒙的牛皮原已不存,近些年,当地傣族群众又重新蒙上牛皮,并在做佛事时使用。

据几位八十多岁傣族老妈妈说,鼓的内部原有增加音量的装置,敲时音量特别大,传播很远。敲多了能使正在孵化的母鸡孵不出小鸡来。佛鼓舞是在佛教节日或晋升佛爷或迎接外寺长老期间,在佛寺的广场上和“象脚鼓舞”同时跳的。是男性集体舞蹈,舞者有敲佛鼓、击钹、敲铓共三人,在象脚鼓舞圈中表演,然而鼓点、动作与象脚鼓舞都不相同,象脚鼓舞气氛热烈欢快,佛鼓舞较严肃庄重。陇川县称佛鼓舞为抬鼓舞。以两男子用竹棍将鼓抬起,行走于舞队前列,一人双手各执一校敲击起舞。

佛鼓主要流传在德宏州及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德昂族居住区。佛鼓舞以前只能在佛爷晋升或迎接外类房(缅寺)的佛等重大宗教节日时方可击鼓并表演,表演者限于男子,现在遇有重大节日,也可表演。

3、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山族舞蹈

很久以前,人们没有电视,也没有娱乐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后,发明了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以及联络彼此感情,发展成现在每逢重大节日便载歌载舞。舞蹈分门别类有很多种。那么你想知道高山族的舞蹈特色吗?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高山族文化吧!

高山族舞蹈是中国台湾高山族特有的舞蹈,高山族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台湾原住民族(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确定中国共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包括已基本汉化的“平埔人”,统称为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和其他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耕种、收获、喜庆节日等,他们都要举行歌舞盛会。高山族的舞蹈淳朴自然,宛如高山原野中的鲜花,姿韵动人,天真烂漫。

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大陆南方古代百越人的后裔,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数千年特别是与大陆汉族移民共同开发建设宝岛台湾的历史长河当中,逐渐形成了富有自己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歌舞几乎充满着高山族人的全部生活,他们为鼓励生产劳作而歌舞,为庆祝丰收而歌舞,在传统的祭祀节日中更是离不开歌舞。高山族人以歌舞抒发感情,以歌舞赞美劳动,赞美生活。

早期的台湾高山族舞蹈,往往都是以熊熊篝火为中心,群集饮酒,酒酣则歌舞并作,众多舞蹈者携手围成圆圈,边舞边唱,显示族群团结的力量,展现人们快乐的心情,舞蹈动作通常都是有节奏地跺脚、跳跃、摇身、摆手等。

高山族舞蹈也是他们劳动生活的生动写照。历史上,台湾高山族同胞是一个善于狩猎和捕鱼的民族。再现自己狩猎和捕鱼生产活动的舞蹈动作,就成了高山族舞蹈的重要内容。如高山族舞蹈中有先退一步,然后双脚向前跳去的动作,这些动作便是在模仿战斗中或狩猎时的进攻姿态。

另外,双脚并拢半蹲,向前后左右跳动,同时双手下垂摆动或平举手腕的动作,也是在模仿各种围猎动物的姿态。居住在海滨或岛屿上的高山族,舞蹈中则往往表现捕鱼的情景。如兰屿岛上雅美人的舞蹈中就有模拟划船的动作。这些具有狩猎和打鱼劳动过程的歌舞,再现了台湾高山族独特的民族生活。

高山族舞蹈也有表现大自然的内容,如群舞时,双脚有节奏地缓慢向一旁移动,双手垂放在身体前方有节奏地轻轻摆动,仿佛一条大河滚滚流动着,形象而真切。

明末清初,随着大陆汉族移民的到来,汉族的银饰、铜铃等装饰品又极大地丰富了高山族的舞蹈。早期高山族的民间舞蹈,手臂动作比较简单,有了银饰、手铃之后,舞蹈动作上便着意增多了手臂的动作,或摆动或甩动,如阿美人在跳舞时,腰与手足都挂铃铛,铿然作响,契合节拍,乐趣无穷。阿美人认为跳铃铛舞,可以逢凶化吉,带来好运和希望。

可能你也喜欢:

黎族奇葩传统的织布染布技艺

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音乐特点

揭秘:历史悠久的哈萨克医学

哈萨克族曲艺形式的一种:铁耳麦

4、具有历史价值及魅力的汤阴跑帷子

汤阴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厚,繁衍出了许多民间艺术奇葩的古镇。汤阴县驰名中外,不仅是因为它历史悠久更因为它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艺术价值。跑帷子是汤阴的一种古老舞蹈。它流传千年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你知道它的历史价值及文化魅力吗?下面的河南文化为你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跑帷子也叫帷子舞,有着多种传说。有说武王伐纣灭了赵公明,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誓为哥哥报仇,在汤阴支村附近四十五里广润陂操练兵马,计摆黄河阵。虽然报仇未果而丧命,但她们的英雄壮举感动了落难士兵,感动了当地群众,于是纷纷举起当地盛产的芦苇,列队演练黄河阵、八字阵、忠字阵、孝字阵、义字阵等阵式,在村里修建了“三霞宫”(人称三老奶庙),以纪念三姐妹。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庙会,用跑帷子祭祀她们的神灵。有说春秋时期,齐桓公娶卫女为妾。卫女聪明善良,随军作战,侍奉帐前,深得桓公喜爱。她爱兵惜将,视如兄弟,深得兵士爱戴。后来她积劳成疾,病逝在汤阴西隆化村。悲痛欲绝的将士们,擂起战鼓,挑起衣衫,铠甲做幡,招魂盟誓,纪念卫女。声势浩大,威震军营。久而久之,演绎成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大型民间舞蹈。不仅壮军威鼓士气,而且具有娱乐观赏性。它始于或殷商或春秋,成形于秦汉,盛行于宋、元、明、清和民国初年,一直延续至今。

历史起源

帷子舞是从古代战争中演变而来,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据传跑帷子是春秋战国时代将士为纪念齐桓公的爱妃长卫女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这一王室祭祀活动继而演变为模仿行兵布阵的娱乐活动,后发展为宽泛的乡民求神拜庙、欢庆节日的娱乐性活动。

帷子舞与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阵式、道具、配乐等都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堪称中原奇舞。汤阴历史悠久,民风淳厚,繁衍出诸多民间艺术奇葩,跑帷子就是活跃在豫北区域的一种古老舞蹈。

表演形式

帏子舞具有古代战争和民间祭祀活动的双重特点,帏子舞是一种独特的团体型、广场型的民间传统舞蹈,近200名舞者按照《易经》中的八卦阵法不断变换出100多种阵势,气势磅礴。每次舞蹈时,帷子手们踏着鼓点屈膝、微蹲作小步跑,富有节奏感地来回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彩带铜铃就颤动一下,发出哗哗的响声。

文化现状

跑帷子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舞前,“龙头”开道,舞后,“凤尾”告终,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不谋而合。2000年来,河南省汤阴县加大了对帏子舞的保护力度,据悉,帏子舞于2008年2月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跑帷子仅存于河南省汤阴县古贤、白营两个乡。当地群众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以及农闲时期,都要自制帏子表演帏子舞。

据当地人介绍,古贤村表演帷子舞的艺人大多都是老人,最年轻的也都近四十岁了,表演者还是以当地的村民为主,还是靠种地养家,表演帷子舞都是在农闲时,现在年轻人很少有学习的了。

5、具有强烈的蒙古民族特色的舞蹈

蒙古族一直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蒙古族是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草原。草原的广阔给予了他们宽宏的胸怀和豪迈的蒙古族文化,蒙古族的舞蹈也是充满着恢宏大气。这种个性鲜明的特色民族舞蹈常常使人过目不忘。下面就让小编我给大家介绍下具有强烈蒙古民族特色的舞蹈吧。

一、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联。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二、灯舞、盅碗舞

灯舞、盅碗舞是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赁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三、达力根巴雅尔

在鄂尔多斯草原,自古留传着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名日“达力根巴雅尔”。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平。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尽兴欢歌起舞,往往跳至更深不止。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时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四、宗教舞蹈查玛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是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有殿堂舞、米扩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查玛”舞在内蒙古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五、安代舞

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世术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六、筷子舞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速抖动双肩。两臂松驰流畅地用筷子敲打手、肩、腰、腿等各个部位,继而绕圈行进或直线进退。舞姿洒脱利落,击筷动作灵巧多变。至高潮时,边舞边呼号助兴。

七、育呼尔舞

流传在呼伦贝尔盟布利亚特蒙古族聚居地区,于传统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跑跳步”等。身体动律自然各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爷。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

您也可能喜欢:

维吾尔族诺鲁孜节新的一天

历法是什么,回族在历法方面的成就

回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习俗

土家族中特色文化:傩愿戏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6794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