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镇北台

来源: 最后更新:23-10-08 06:05:23

导读:

1、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镇北台
2、世界十大奇迹之中国万里长城的意义



3、猜你喜欢:




1、中国长城的三大

文章目录:

1、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镇北台

2、世界十大奇迹之中国万里长城的意义

3、猜你喜欢:

1、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的城西南角。镇北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在明朝时期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也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一直以来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的美誉。本期榆林文化,带你了解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距离红石峡仅2公里,距离榆林市区仅7公里,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067年),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了望台。台南额题“向明”二字,为万历时巡抚涂宗睿书,属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观察所之一,是西北地区长城要塞。

台呈正方形,分四层叠起,总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底层高10.7米,拾级而上达底层上面,此层四边距二层台基12米,四周相通,十分宽敞,过去这层屋宇环列,为当年守台将士的营房,现房基、柱础犹存。第二层台高11.4米,方台上周长130米,方台四边向中心各延伸5米为三层台基。

二层台南一开洞门”,可由内甬道通至三层。洞门题额“向明”二字为建台时涂宗浚所书。第三层高4.2米,方台上周长88米,四边向中心延伸3米为四层台基。第四层高4米,方台上周长为66米,四层顶中部,原建有砖木结构方形望哨棚—座,清末哨棚坍塌。镇北台各层均表砖包砌,各层台上边均砌砖垛口,高约2米,并砌有望口,现苔痕班驳,显得格外古朴巍峨壮观。

镇北台东侧有同期所建的“款贡城”,周长668米,占地约2公顷,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城池险要,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台西南800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划,面积约6.5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当游人登上那苔藓斑斑的古塞台,一番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一幅幅历史画面依稀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当年边塞高台、孤城、羌笛、笳声,漠漠风沙,飘飘寒云、南去飞雁……全然是幅不胜悲放苍凉、烽火刀兵的古代边塞景观。然而当民族和睦相处,蒙汉互市又是这样一种情景。

当年在那雄台高耸,军卒肃立,旌旗招展,刀戟林立的肃穆场面下,“易马城”红山市蒙汉互市期,“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和驮着各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来到红山市。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

对此,清初文人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中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如今人们站在镇北台顶端,举目四眺,数十里景物尽收眼帘,一览无余。东南望去:那片片林网农田,纵横渠道,杨柳成行,以及那历尽沧桑的榆林古城风貌、波光粼粼的榆溪河流和那西沙楼房林立的新型现代化城市……历历在目。

西北望去:则是一派塞外风光,那无数绿化山峁和沙丘环抱着片片墨绿绿洲之中,牧放着群群牛羊,宛然在目:极目天涯,云山浩渺,大漠苍茫,其间,几行雁起雁落,使人心旷神,俯视台下,易马城、款贡城,更有那处处秀色迷人的红石峡和峡上碧波荡漾的平湖凶色,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图,映入人们的眼帘,又会使人沉浸在如痴如醉如诗一般的意境里。

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镇北台,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成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了望台,号称长城第一台,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镇北台建筑呈正方梯形,为叠4层逐层递缩而成,总高度为28.5米,方正整齐,雄伟壮观,登台顶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览无遗,尽收眼底。第一层台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内墙高5.5米,外墒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

第二层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南台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北面原有涂宗浚所书“镇北台”石刻已毁);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台东外砌石踏步达四层;第四高4.4米,周长35.4米,顶层台面面积为255平万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了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

各层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屋宇环列,为当年守台戊卒营房,现仍存遗址。台东北连接明代同期修筑的款贡城‘,为蒙汉官员进行洽谈、举行献纳贡仪式的场所;台西侧则遗有明代易马城,是蒙汉互市的场所(现为排房,70年代为军营)。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镇北台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世界十大奇迹之中国万里长城的意义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的存在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边带发展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秦汉之时,累计投入的兵民有近千万之众。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揭开了屯田戍边、开发边区的序幕。汉代由于修筑长城的时间较长,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这些建议先后被汉政府采纳接受并组织实施。移民和戍守长城的军人一起,开垦荒地进行农耕,不但加速了边区的经济开发,节省了政府的大量军费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长途运输之苦,并将华夏文化远播四方。

2、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争战,反而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归汉,实现了中原农业区的华夏汉族与北方畜牧民族的汇合,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之始。建国以后在内蒙古阴山一带汉代城堡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汉与匈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军后,使数十万降众居住在边境长城沿线一带,设置六个都督府,任命突厥人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金元时期,雁门关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种麻”,到后来的“生民何处不桑麻”,正反映了这一历史的规律。

明在长城沿线开放“马市”,表现了汉蒙互相依存、渐趋融合的密切关系。清政府采取怀柔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长城一带的民族大融合。

3、军事意义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城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整个军事发展同步前进,对于研究古代军事作战思想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军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事前防御。需要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

3、猜你喜欢:

标签: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万里长城介绍  万里长城作文  万里长城在哪里  万里长城导游词  万里长城歌曲  万里长城永不倒歌词  万里长城的介绍  万里长城的传说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6541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