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徽州文化中心在哪里

来源: 最后更新:23-10-02 02:08:38

导读:

1、徽州文化中心在哪里?徽州文化代表城市
2、浅谈徽州文化的特点与成因由来
3、中国八大中心城市有哪些 你知道几个

文章目录:

1、徽州文化中心在哪里?徽州文化代表城市

2、浅谈徽州文化的特点与成因由来

3、中国八大中心城市有哪些 你知道几个

4、徽商属于徽州文化吗?徽州文化首推徽商

5、徽州文化的代表及各方面的领头文化

6、猜你喜欢:

1、徽州文化中心在哪里?徽州文化代表城市

“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难!人生就是这样,眉毛上的汗水与眉毛下的泪水,总要选择一样。致,全新的一天。致,正在奋斗的你。”

接下来,我们来徽州文化了解徽州文化中心在哪里?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是时间概念,即从1121年至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遭到镇压,改歙州为徽州。从宋置和三年(1121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或称路或称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这一名称随之也就不复存在。1949年以后设立的徽州专署或仃署,由于管辖范围不同,已不屈于徽州府这一概念。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2、浅谈徽州文化的特点与成因由来

本期徽州文化带来的是徽州文化的特点与成因,徽州全区都是山地,由于黄山的秀丽而远近闻名。这一带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最后注入钱塘扛。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来看看吧!

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先生在整理《胡适口述自传》时以胡适之的口吻这样写道:“徽州在旧制时代是个‘府’,治下一共有六个‘县’。……徽州全区都是山地,由于黄山的秀丽而远近闻名。这一带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最后注入钱塘扛。

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致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

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地成为生意人。一般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累积点基金,逐渐发展。”早期的徽州商人和徽州文人也多是持同样的观点。“吾徽居万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遇山川平衍处,人民即聚族居之。以人口孳乳故,徽地所产之食科,不是供徽地所居之口,于是经商之事业以起。”“新安土硗狭,田蓄少。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材料。历代所修方志无一例外地持同样观点。

如万历《歙忘·货殖》云:“今邑之人众几于汉一大郡。所产谷粟不能供百分之一,安得不出而糊其口于四方也。谚语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奈何不亟亟也。”“人人皆欲有生,人人不可无贾矣。”人地矛盾迫使徽人以竹、木、茶、炭、漆等土产换取商品粮,从而形成悠久的商业传统。一句俗话说的就是这种民俗事象:“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可见,徽州最显要的俗例便是迫于生计,还是少年郎就要外出经商了。

但是,完整地来分析一下,我们发现除了经商成风之外,徽州的地理特性—山水阻隔—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又决定了徽州民风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山阻滩急的环境,造就了徽州人勤俭尚义的风尚。“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其险阻四塞几类蜀之剑阁矣,而僻在一隅,用武者莫之顾,中世以来兵燹鲜矣。”被群山环抱与外界隔绝的古徽州就成了避乱的理想去处。

早在汉末,为避黄巾军就有人由北南迁来到徽州,以后凡是中国历史上多乱之时便是中原名门望族南迁入徽高潮之期,像“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历史时期均形成较大规模的中原移民南迁徽州。

他们的迁入,带来了中原各种文化,对徽州民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怪乎宋代淳熙《新安志》的作者罗愿这样描写道:“其(新安)人自昔特多以材力保扞乡土为称。其后寝有文士,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

崇山峻岭的阻隔使得古徽州较少地受到战乱的破坏,一些古朴的习俗得以沿袭,许多有益的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同时,面对外来移民,徽州人团结一心扞卫着自己共同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志趣。

3、中国八大中心城市有哪些 你知道几个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可以从城市的发展看出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发展,城市的各方面设施也是越来越完善,完全不输发达国家的城市。那么本期的城市文化,为你解析。

1、北京

中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着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建设为世界城市。着眼建设世界型大都市,强化首都功能,发展首都经济,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联袂天津引领环渤海地区发展。

2、天津

中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提升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功能,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和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协同北京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

3、上海

中国直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优化提升经济功能,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联袂南京、杭州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4、广州

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大都市。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联袂深圳、香港、澳门推进珠三角地区现代化。

5、重庆

中国直辖市之一,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作用。

6、成都

四川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7、武汉

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发改委支持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坚持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全面提升武汉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支撑和承启作用,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8、郑州

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发改委支持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4、徽商属于徽州文化吗?徽州文化首推徽商

徽商来自徽州,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六县之中,歙和休宁的商人特别着名。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那么,我们来徽州文化看看徽商属于徽州文化吗?

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而不是安徽商人。由于背离人心的徽州改名事件,徽州易名黄山市,没有了地级市徽州的行政区划,别有用心之人与社会组织为假借徽州而美化自己,欲泛滥“徽”字。“安徽”之“徽”来自“徽州”,安徽的简称系皖,而不系徽(徽是徽州的简称),安徽商人应该是叫皖商。

徽商来自徽州,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六县之中,歙和休宁的商人特别着名。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中国历史上的着名商帮,徽商皆处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

明代《安徽地志》所说的“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唐宋时期,徽州除竹、木、瓷土和生漆等土产的运销外,商品茶和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文房四宝产品的问世,更加推动了徽商的发展。

5、徽州文化的代表及各方面的领头文化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那么,跟随小编继续来了解了解徽州文化吧!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徽即徽州,府治在歙县,包括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六县,古曾称歙州、新安郡。

徽州文化,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底蕴深厚创造杰出。自古新安人才辈出,徽州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有三大学问家:朱子(婺源)、戴震(休宁)、胡适(绩溪)。有汪华、朱升、程大位、郑复光、程晋芳、陶行知、赛金花等等。黄山山麓一条小溪——九龙瀑,一沟三状元、三丞相,是程元凤、曹文植、曹振镛,形成显赫的文化沟。

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生产力逐渐发达。徽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90年代后,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学者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徽学”概念广泛化、研究科学化、机构专业化。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新阶段,“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徽文化,是炎黄文化新阶段的袖珍版本,是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文化沉淀的。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63662.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