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民族特色的体现,昆格人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来源: 最后更新:23-10-02 08:03:01

导读:

1、民族特色的体现,昆格人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2、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3、具有民族特色的锡伯族服饰文化
4、极具

文章目录:

1、民族特色的体现,昆格人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2、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3、具有民族特色的锡伯族服饰文化

4、极具民族特色的德昂族服饰文化

5、体现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图片

6、猜你喜欢:

1、民族特色的体现,昆格人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中国未识别民族的民族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即使是未识别民族,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也同样会把民族的特色反映在服饰上,本期的未识别民族带你去看看昆格人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还想要了解》》大漠深处的克里亚人的简介

昆格人的服饰只有一种款式,男性和女性的服装着色只有白色和蓝色两种。

昆格人的服装都是自己制作,妇女用每年收获的棉花纺成线再织成白布,根据男子服饰为白色,女子服饰为黑色的要求制作成衣服。

服装款式上,昆格男子为长衣长裤,女子则是短袖上衣配裙子。女性服装相对较复杂,上衣制成套头装,菱形领口,用黄、红色的线缝边装饰;领口下方前后配有红、黄、蓝三色长方形图案,寓意辟邪。相传有一次涨洪水,族人怕龙王抓错女人,于是根据彩虹的颜色制作了这个图案缝制于胸前和背后,以便于龙王辨识他们族人,不被抓走。

从此,这个图案就被一代代传了下来。服装颜色也由黑色逐渐变成蓝色,并点缀其它色彩。女性上衣袖口和衣服底边处,都会用红黄线进行点缀。衣服底边的红色条纹多为六条组成。早期,为了节省用线,每条条纹的宽度较窄。随着昆格人生活富裕起来,条纹的宽度也增加了。

女性服饰还分为普通装和节日装,节日装镶有华丽的银饰,在胸前三色长方图案上镶以圆形银饰,肩部以鱼形和菱形银饰装饰,袖部也会缝上满满的圆珠形银扣,在节日庆典、婚嫁时才会穿上它。

男性服装是白色的长衣长裤,宽大舒适,行动方便,衣服有自制的钮扣,裤带用白线,至今改变不大。

头巾是昆格服饰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头巾男女皆戴,由长1.5米,宽0.1米的黑色布做成,其中一头以碎线作装饰。女性的戴法为半裹式,从后脑留下一段头巾搭到身后,如同女性长长的辫子一般;男性的戴法为全裹式,将头巾全部裹到头上,在头部的左或右留出一小截。昆格人还特别喜爱银手镯,男性一般只戴一只,而女性则左右手各戴一只。由于女性一年四季只穿短袖衣和裙子,她们会戴上白色的护手套和护腿套,夏天时可以防晒,劳作时可以防蚊,冬天还可以保暖。

2、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

侗族是一个爱美、喜欢创造美的民族,也是一个富有浪漫诗情的一个民族。侗族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诗意的生存”而存在着。侗族人民的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虽然我们常常被侗族的服饰所迷倒,但是我们似乎并不了解关于侗族服饰的文化。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侗族服饰文化吧!

最古老的盛装上衣

侗族辛地衣,用于牯藏节或芦笙节,亦称芦笙衣。上衣为左衽长袖式,下为草条式帘裙,饰有白羽。盘蛇纹与游蛇纹图案绣在深色布面上,既华丽又神秘。其“连环锁丝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北侗最华丽的服饰

镇远县报京地区的姑娘服饰,头上系一银花环,发髻上,插满放射状的银花,后脑吊一组银花。上衣右衽无领,长及膝上一、二寸,衣领四周镶深色坎肩,衣袖镶深色花缎,胸前系一齐衣长的围腰,围腰配有色彩艳丽,绣工精美的刺绣纹样。戴银耳环。银项圈两三只,胸挂大银牌,戴银手镯,穿长裤,衣裤同色同料,裤脚镶有五寸宽的深色花边。脚穿绣花翘尖鞋。

最典型的侗族男子服饰

黎平县黄岗地区的青年服饰,头包花格帕,为蓝、青、白色自织侗布,包法呈左右向上交叉状,包头较大。上衣为紫色闪光的特制侗布,款式独特。上衣无领,开襟从领口正中横向右侧二寸处,又直下至腰部,再向左横至正中,再直下到下摆。衣扣分圆银珠和蚕形布扣两种,六对,每对为双排扣。上衣短小贴身,衣袖紧贴手臂,腰系布带,显得紧扎壮实。

银饰最多的盛装

从江县高增地区的妇女着装时用一矛形银簪将造型别致的发型固定。银簪的一端呈圆花形、长约六寸。头上饰满各式银花,有银头子、银弓等,像一顶银花帽似地戴在头上,完全盖住头发,最上端还插有一只长尾的银锦鸡,走动时,头上的银花银锦鸡闪烁争辉,华美玲珑,引人注目。颈戴大小不等的银项圈四只,背配六面体银背砣,胸前挂有两条银丝链和银珠串。紫色闪光的方围腰上,整齐排列圆形的银片,有七十片之多,整块围腰几乎全由银片组成对称的图案,另系银腰篓,两手各戴银镯三四只,全身银饰最重的多达10余公斤。

穿裙最短的服饰

黎平县水口地区的姑娘服饰,穿短裙,青色,裙短至大腿中部,围腰略长于短裙。膝下裹青布绑腿,外系浅蓝色布带,挽结于膝下小腿外侧,脚穿青布鞋。

最重的银手镯

锦屏县大同地区的姑娘,手戴银镯,重达一斤二两,镯上雕龙刻凤,或花鸟草虫,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

总之,远古的侗族服饰经历了从皮毛、树叶、草秸串结成衣演变为织布缝衣的过程,其艺术更是多彩瑰丽,不失为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可能也喜欢:

民族的生态建筑之苗族吊脚楼

妙趣横生的满族八旗文化

苗族民间的艺术奇葩“反扳木鼓舞”

回族“油香”习俗与文化

3、具有民族特色的锡伯族服饰文化

服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服饰的外观美和舒适度。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锡伯族,他们从古代开始就是以兽皮为服饰的材料制成一件件的衣服,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料,由于它不可缺少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服饰还具有御寒、遮羞、装饰等作用。服饰是民族工艺的镜子。锡伯族的服饰与本民族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地理、历史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有着密切关系。

锡伯族的祖先古代鲜卑人以狩猎游牧为业,穿的是兽皮制成的衣服。《后汉书乌桓鲜卑传》称,鲜卑人因逐水草放牧,“以毛毳为衣”。由于鲜卑族所居之地气候严寒,须穿皮衣取暖,因而他们用貂、灰鼠等皮制成的皮衣,质地精良,“天下以为名裘”。

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建立北魏王朝后,按身份、社会地位的不同,其服饰产生了很大收变,皇帝、戚畹贵族、达官显宦则因与汉族接触较多,在服饰上逐步汉化。平民百姓为适应游牧生活,保持着固有的衣饰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男子或空顶,或头戴皮、毡帽,穿圆领窄袖紧身左衽长袍,束革带,佩匕刀,下,足靴,穿开襟短上衣,冬天穿皮毛制成的衣服。女子包头巾,或戴小圆帽、皮帽,穿与男子同样的长袍,或左衽短衫、袄,下身着长裙或裤,足穿筒靴,束帛带,冬天则穿皮衣。

锡伯族曾经是北方的渔猎民族,其渔猎生活时期的服饰衣料是以鹿、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元代以前的锡伯族服饰保持了鲜卑族的特点,并受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清代以后受满族和汉族的影响,尤其受满族八旗文化的影响更大。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戌边屯垦以后,受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民族的影响,兼收并蓄,其服饰文化趋向多元化,在现代则更受到流行服饰文化的影响,基本上改穿现代服装,过去那种的长袍式服装已不常见。传统服饰主要有:

男子服饰

男子大多穿用长袍,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长袍领子不太高,纽扣在右侧。长袍的式样是大襟右衽,左右两边开衩,长度为大半截,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除长袍外,男子在春秋季节穿坎肩,当兵的穿马甲。下身穿长裤,外加“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裤裆和后腰),冬季则穿“棉套裤”。

您可能还喜欢:

盘点: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大全

仫佬族传统文化的节日:走坡

“土族花儿”的艺术特征与传播文化

羌族婚俗中表现出的民族文化

4、极具民族特色的德昂族服饰文化

服饰是最能直观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在中国的众多少数民族中,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德昂族的服饰是最具有浓厚的名族色彩的,而他们的服饰也与民间流传的故事紧密相连。想更了解德昂族的服饰文化吗?下面的德昂族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内容。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

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5、体现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饰图片

梁思成:“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的服饰非常的独具一格,本期中国传统服饰为你解析侗族服饰。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

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头饰和银饰是平秋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此装古朴繁杂,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6、猜你喜欢:

标签: 德昂族服饰  民族特色服饰  锡伯族服饰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63557.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