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以主要少数民族为例

来源: 最后更新:23-09-12 08:09:38

导读:

1、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以主要少数民族为例
2、六个过百万的云南少数民族,你能猜对吗
3、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排名,你

文章目录:

1、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以主要少数民族为例

2、六个过百万的云南少数民族,你能猜对吗

3、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排名,你能排在哪儿

4、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及其特点

5、盘点云南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6、猜你喜欢:

1、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以主要少数民族为例

在每一个民族的发展中,都有很多故事的产生,多是纪录这个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邪恶的斗争。那么,今天要介绍的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也有这样的纪录吗?想了解的话,就和小编一起去民族故事中看看吧。以下有主要故事示例哦。

苗族民间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祖先蚩尤居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人民生活富庶。这,不仅仅因为蚩尤治国有方,而且还因为他英勇善战,体恤臣民。与此同时,还因为他有一件十分了得的秘密武器——“劲多宝剑”。

此宝剑不但锋利无比,而且威力无穷,哪怕千军万马强敌如林,只要挥动“劲多宝剑”,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多么数倍于我的力量都会成片地倒在它的威力之下。因此,蚩尤名声显赫。人民爱戴他,其他的族长都来朝贡他,纷纷与他签署友好条约,有的还主动与他结成“秦晋之好”。

由于蚩尤的威信和地位一天天的在扩大,于是有人就一心想打垮他,继而接管他的大片肥沃的土地,汉王也是其中之一。他为了打垮蚩尤,于是他假惺惺地去和蚩尤套近乎,还把自己一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蚩尤为妾。目的是想让女儿充当“间谍”,刺探蚩尤的军事部署并窃取他的秘密武器——“劲多宝剑”。

汉王的女儿嫁给蚩尤以后,表面上装得十分温顺、勤劳,暗地里却一心麻痹蚩尤,同时暗暗观察蚩尤存放宝剑的地方。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汉王的女儿始终找不到蚩尤藏剑的场所。又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生育了一个小男孩。一天,蚩尤有事外出,家里只剩下汉王的女儿在家照看小孩。这天小男孩整天的哭闹,任凭汉王的女儿怎么诓、怎么哄,小孩就是止不住哭声并且小手不住的指着天花板。

汉王的女儿觉得奇怪,上楼去一看,原来蚩尤的秘密武器“剑多宝剑”就藏在这里。大喜过望的汉王女儿,迅速取出宝剑,用狗血和女人的尿泼洒在上面(民间传说,狗血和女人尿能使神力失去灵验),然后又悄悄地把它放回原处。做好了这一切,汉王女就千方百计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她的父王,叫她的父王带兵前来攻打蚩尤。

但路这么远,如何将信送出去呢?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把信放在鞋底的夹层中,夹层上还安了一颗针,穿起鞋来就刺脚。做好这一切后,汉王的女儿托人把鞋带给了她的父王。汉王收到鞋后马上穿在脚上,走起路来针不住的刺脚。

汉王觉得奇怪,就把鞋打开。一打开鞋,清楚地看到了信里面的内容。于是,汉王带着大批军队前来攻打蚩尤。当黑压压的军队把蚩尤的部队围得水泄不通的时侯,卫兵急匆匆地报告蚩尤说,汉王的军队打过来了。蚩尤自以为有劲多宝剑在手,便胸有成竹地说:“不怕,等他们靠近了再说。”

汉王的军队越来越近了,蚩尤拿出了劲多宝剑,可是不管他怎么使劲的挥舞,敌人却一个也没有倒下……就这样,蚩尤被打败了。

从此,蚩尤失去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过起了颠沛流离的迁徙生活……

2、六个过百万的云南少数民族,你能猜对吗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是我国其它各省市少数民族最多的,其中,共有26个少数民族在云南省居住。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中,最多的是彝族,最少的是独龙族。那么,你知道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当中,有几个民族的人口是过百万的吗?彝族看来是必占一方了,那就看看你能不能猜对其它几个。

六个过百万的云南少数民族:彝族471万;白族151万;哈尼族142万;傣族114万;壮族114万;苗族104万;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占全国彝族人口的60%左右。云南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而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大凉山一带比较集中。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他称有多种,主要的有撒尼拨、阿细拨等。

彝族少女在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一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就要穿拖地长裙,将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还要将童年时期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沙拉洛”仪式标志着少女的黄金时代开始了。在云南永仁等地的彝族,还举行一年一度的赛装节。届时,从六七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纷纷穿上自己最心爱,最漂亮的绣花衣裳,成群结队赶来,参加隆重快乐的赛装节,显示自己精巧的手艺和才智,学习别人的经验。她们互相欣赏交流,比赛谁的服装最美,谁的手艺最高。她们还在一起唱歌跳舞,兴尽方散。

白族

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有134万人,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白人。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白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已婚妇女改为挽髻。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每个姑娘都要亲手精心缝制一顶“登机”,戴在头上去探亲访友,赶集幽会。

哈尼族

哈尼族共有125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24.8万多人。哈尼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的哀牢山区。其族源和隋唐时期的“和蛮”有关系,有“哈尼”、“和尼”、“布都”、“碧约”、“卡多”、“雅尼”等自称。他称有20多种,建国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

哈尼族的服饰多为黑色、蓝色镶彩色花边。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人喜戴帽。女青年爱用银链、银币、银泡为胸饰。哈尼族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多彩,但由于有语言无文字,有的已失传。哈尼族喜爱音乐,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平时都喜欢随身携带乐器。在盛大的传统节日里,哈尼族男女唱歌跳舞、打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3、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排名,你能排在哪儿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是是我国最多的一个省,除汉族之外,其它的26个少数民族按人口分布的话,你能不能大致猜到哪个少数民族会是第一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如果你是少数民族的话,可以看看自己的民人口在第几名哦。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排名:彝族为第一名,独龙族为最后一名

彝族471万;白族151万;哈尼族142万;傣族114万;壮族114万;苗族104万;回族64万;傈僳族61万;拉祜族45万;佤族38万;纳西族30万;瑶族19万;景颇族13万;藏族13万;布朗族9万;布依族5.5万;阿昌族3.4万;普米族3.2万;蒙古族2.8万;怒族2.8万;基诺族2.1万;德昂族1.8万;水族1.3万;满族1.2万;独龙族5884

独龙族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俅人”。分布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现约有7000人。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

满族

满族,旧称满洲族,中国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据推测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族人现已大都使用汉语和汉字。吉林省抢救性发掘保护满语,现已初见成效。

4、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及其特点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其中,云南少数民族占大多数,并且,云南还有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其中,由此看来,云南省的民族数目多不是没有理由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在云南才特有的少数民族,看看这些民族到底都是哪些,会不会有你了解的?

基诺族

基诺族有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的基诺山和景洪、勐海等地。基诺属本民族自称谓,基为舅舅之意,诺为后边、后面、后代,译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意思。在汉文献中记载为“枚乐”或“枚乐人”。基诺族是当地古老的居民,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有悠久的种茶史。基诺人善射猎、围猎。基诺山是有名的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并盛产香蕉、木瓜等亚热带水果。

基诺人的生活习惯上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遗风,他们喜爱两耳穿孔,孔内塞有木塞或小管,并以耳孔大为美。他们从小就学唱曲子,并能触景生情,随意填成词,节日集会,乘兴高歌,生情起舞,特色鲜明。乐器以“七柯”为主,即七竹筒七个音阶能奏多种曲调,“七柯”敲响,表示猎获了野兽。

阿昌族

阿昌族有3.15万多人(1998年统计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和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史料中称“峨昌”、“获昌”,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习用汉文和傣文。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草烟。手工业很发达。工艺美术有刺绣、染织、雕刻、银器制作,雕刻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打制的长刀远销云南各地和缅甸,各种刀具技术含量高、美观耐用、深得附近各民族的喜爱。

阿昌族的舞蹈以象脚鼓舞和猴舞较为流行。“对歌”是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最喜欢的活动。阿昌族的妇女一般上穿长袖对襟衣,下穿裙子,用青布包头;未婚妇女穿长裤,上身为浅色对襟衣,盘辫。

独龙族

独龙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在《大元一统志》中被称为“撬”。明清称为“休”或“曲”。1998年底人口有5700余人,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河谷及怒江两岸,独龙语属汉藏语系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

独龙人狩猎多在冬春早季,猎具有弩弓、竹签和扣索。猎获的成果,都以原始的遗风见者有份。他们还将兽头骨挂于门前作为擅猎的标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独龙族的传统美德。

怒族

怒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怒江地区,人口有2.68万多人。早期由居住在福贡、贡山的土著与唐代“庐鹿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来。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大都使用汉文。民间文学丰富,诗歌多为即兴编唱,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

怒族主要居住于竹篾房、木板房中。房子大多分建两层于斜坡上,人住楼上,牲畜关养楼下。每幢房子一般分为两间,外间待客,内间是卧室,谢绝外客入内。村寨大多以十余户或数十户构成。各村寨的崇拜以图腾动物作为标志。

5、盘点云南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云南这是一个格外特别的省份,中国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云南境内只有三个少数民族没有在这里出现,而这里复杂的地貌地形也为各民族在这里居住提供遍历,而云南文化是这些少数民族共通交织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还是我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在云南的52个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这些跨境而居民族主要分布在境外越南、老挝、缅甸等地有的甚至延伸至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国。

傣族跨境人口最多分布也最广延国境线北起腾冲向南再向东至麻栗坡22县市都有千人以上的聚居地。

壮族主题在广西云南延边地带马关麻栗坡福宁金平河口勐腊都有聚居地。

布依族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沿边仅有马关河口两处有聚居地。

哈尼族广泛分布于云南南部沿边一带自金平西至澜沧。

拉祜族主要聚居在澜沧县。

彝族沿边地带自福贡向南再向东都有居住。

僳僳族主要分布在耿马以北沿边10县市。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德宏沿边。

怒族以福贡贡山两县为主要聚居地。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德宏梁河两县。

独龙族是云南世居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几乎全部聚居在贡山独龙江流域。

苗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文山一带。

瑶族主要在云南沿边地带中越边境。

佤族以沧源西盟腹地为主聚居。

布朗族对集中于勐海县布朗山以及周围山区。

德昂族主要在潞西镇康两县。

您可能也喜欢:

全面解析:汉族的风俗习惯

浅谈蒙古族的习俗文化有哪些?

浅谈东乡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文化:蒙古族的由来

6、猜你喜欢:

标签: 2017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云南主要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少数民族人口排名  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5750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