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河姆渡的房屋特点,看原始社会的智慧

来源: 最后更新:23-08-25 06:05:11

导读:

1、河姆渡的房屋特点,看原始社会的智慧
2、两大原始文化: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3、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

文章目录:

1、河姆渡的房屋特点,看原始社会的智慧

2、两大原始文化: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3、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河姆渡是母系社会吗

4、河姆渡人的陶器:生活与艺术的原始结合

5、猜你喜欢:

1、河姆渡的房屋特点,看原始社会的智慧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1954年前属于浙江慈溪市),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那么大家想知道他们那时候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吗?想的话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

2、两大原始文化: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那么他和同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半坡氏族生活方式上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

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

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

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

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您可能也喜欢:河姆渡人的陶器:生活与艺术的原始结合河姆渡的房屋特点,看原始社会的智慧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河姆渡是母系社会北京文化十大特色你知道多少?

3、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河姆渡是母系社会吗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他们使用骨器、木器、石器和陶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建造木结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那么他是母系社会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地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

4、河姆渡人的陶器:生活与艺术的原始结合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那么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带来的是河姆渡人的陶器艺术,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考古学家夏鼐把这一发现称为建国以来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大成果,并指出河姆渡文化发现的意义在于“表示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这里当时已有相当发达的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会想到远在距今

5、猜你喜欢:

标签: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原始社会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生活  原始社会陶器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陶器  母系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5206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