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毛南族放鸟飞是什么节

来源: 最后更新:23-08-22 06:09:55

导读:

1、毛南族放鸟飞是什么节?当天做什么
2、别有趣味的毛南族婚俗
3、令人诧异的毛南族饮食
4、神秘的毛南族葬礼习俗

文章目录:

1、毛南族放鸟飞是什么节?当天做什么

2、别有趣味的毛南族婚俗

3、令人诧异的毛南族饮食

4、神秘的毛南族葬礼习俗

5、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巧,毛南族精品

6、猜你喜欢:

1、毛南族放鸟飞是什么节?当天做什么

毛南族是我国岭西的土著民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今天要通过毛南族文化介绍的是关于毛南族的防鸟飞的节日,看看这个节日的由来是怎么样的,要做什么来过这个节日。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放鸟飞

毛南族过春节,最有意义的活动要算“领魂”、洗枪、晨读、放鸟飞等,给节日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在毛南族众多的节俗中,正月十五“放鸟飞”最具特色和奇趣。传说过去毛南山乡有位老法师,他有个心灵手巧俊美出众的独生女儿,擅长以竹篾和菖蒲叶编百鸟,人称“小鸟姑娘”。

她与一小伙子相恋,准备大年初一完婚。老法师想考验一下未来女婿的本领,在除夕那天让他把山上土地在天黑前都撒上种子,本该撒谷种(小米),但小伙子一着急,错撒成了糯稻种。老法师令其把种子全部捡回来,省得糟蹋了。这下可难住了小伙子,小鸟姑娘看到此情,让未婚夫回家把他们俩人过去编的百鸟都用箩筐装来。

姑娘对着编的百鸟吹了口气,又对小伙子说了几句悄悄话。小伙子把百鸟带到山上,这些鸟很快便飞出去捡回了所有的糯种。小伙子在天黑前重新撒上谷种。老法师一看高兴了,说:“过年让我们父女俩好好团圆团圆。正月十五再送小鸟姑娘去你家成亲。”从此,便有了“放鸟飞”的节俗。

春节即将来临时,家家户户预先采好菖蒲叶。除夕那天,用菖蒲叶编“百鸟”,“百鸟”的空腹中装入泡好的香糯,饭豆及芝麻馅等,然后上锅蒸或煮熟。出锅后,把“百鸟”用细绳拴在一根长甘蔗上,架挂在堂屋香火前。“百鸟”有鹧鸪、山鸡、燕子、鸬鹚、画眉等。

这天,给家里的小孩每人一个“鸟”来解馋;出嫁并生育了的媳妇要回娘家领“鸟”,希望孩子将来像小鸟般活泼可爱。香火堂前,还摆上供品,有红米饭及果品,意在祈愿百鸟不吃庄稼,保证福来粮丰,瓜果累累。待到正月十五,取下“百鸟”,入锅再蒸煮,入夜,以“百鸟”当饭,谓之“放鸟飞”。“放鸟飞”时,毛南人总忘不了重温那“放鸟飞”的传说。

2、别有趣味的毛南族婚俗

毛南族的婚俗很特别,他们盛行早婚甚至未出生就由双方父母定亲,一般在六七岁就由父母合命,如不相克,便通过媒人到男女双方说定婚礼、陪嫁数目。此外,还有送棉花条、抢帽等婚礼习俗。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毛南族的婚俗,就随小编来看看毛南族文化吧。

送棉花条

订婚后,待男女双方的年龄到二十岁左右便可择日结婚。结婚时要请法师作“招魂”等法事,还要请子女双全的人来杀猪。杀猪时,看猪血流出的情况预言子孙后代的吉昌,如血鲜红,迸射远,则子孙兴旺。婚后新娘不落夫家,并于结婚当天就回娘家住,以后按照在结婚时选择的吉月回男家去一次,由一两位青年妇女陪送,男方要给新娘半后棉花条,意思是子孙连绵,再以后祗在农忙时回夫家,直到怀孕生子后,才到男家定居。

毛南族婚俗上的特点有:如逢节日喜庆或农闲晚上,男女青年喜欢对唱山歌;舅权比较突出——姑家嫁女,要给舅舅送礼;结婚的礼仪比较复杂,带有传统色彩等。受附近壮族、汉族婚俗的影响,同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已较为普遍。

毛南族青年自由自在的恋爱生活,从恋爱到结婚,其中不乏独特的民族特色。

抢帽

自由恋爱毛南族向来有对歌自由恋爱的风俗。在对歌之前,人们常常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毛南人称为“抢帽”。

“抢帽”是后生哥和姑娘们的事。在赶圩、吃喜酒或民间集会活动时,当小伙子看中了哪一个姑娘,便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抢走对方的花竹帽(也有的抢走对方的手帕)。姑娘的花竹帽被抢走后,她回过头来瞄了小伙子一眼,如果自己觉得人材不中意,便向对方表露出一种不满的情绪,立即把帽子抢回来。倘若这次抢不回来,以后也要寻找机会抢回来,或托人把原物索回来。遇到这种情况,小伙子知道和对方交不成朋友了。

反之,要是女方觉得小伙子人材中意,她便默默地应许,乐意让小伙子把花竹帽拿走,当即或往后一些日子,自己也向对方索取一件礼物,作为纪念。还有一些求偶心切的姑娘,她们在赶圩或去做“娘伴”时,常常故意将荷包里的手帕露出来,或夹在显眼的腑窝下,方便有心的小伙子抢走。“抢帽”中意了,两者算是交上朋友。但是,“抢帽”仅仅是朋友之交,仅仅是恋爱的前奏曲。

媒人牵线

别有风趣的婚礼毛南人恋爱自由,但婚姻不自主。婚姻常由媒人牵线搭桥。

毛南人的婚礼,既繁杂,又别致,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媒人牵线搭桥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男方父母先看中女方,托媒人求婚。

二种是双方互相不认识,全靠媒人搭桥,然后算命先生算,看双方的八字。双方八字若是相尅相冲,就不能结为夫妻,要给女方退回八字,另图他计。是相生相和,媒人便约定双方在某日子到某一地点相亲。相亲主要是互相看看对方的身材相貌是否中意。相亲后,媒人的手里放一些零碎钱,毛南话叫“送垫”。如不同意,就不给或少给。媒人收了“垫钱”,过一段时间便分别到男方和女方家,告诉对方已经同意了。这时,各家都请媒人吃一餐酒肉表示感谢。

这个程序毛南话叫“焊垫”,即“合婚”的意思。“焊垫”的当晚,媒人与主家商定聘礼钱,毛南人称为“讲牛”。以铜钱为聘金的叫“黑牛”,以白银为聘金的叫“白牛”。如今用人民币,只称“讲牛”,不分什么“黑牛”、“白牛”了。商定后,男方选择一个日子,报知女方,然后由新郎的妹妹或姐姐跟媒人去,把“牛钱”送给女方(即送聘金),这就是订婚钱。有的一次送齐,有的先送一半,到婚期再一送半。一般“牛钱”的礼品是两篮年糕、一只阉鸡、一挂猪膀蹄、一壶酒、三颗槟榔、一包盐、一把烟叶(或一条卷烟)、四捆面条,还有红糯饭和糍粑。女方给男方回赠一条布。

送“牛钱”后,男方接着请“先生”选择吉日迎新。如果吉日临近,双方筹办不及,便暂不办婚事,先在吉日里接新娘“踩门”。“踩门”花费不大,由媒人代替新郎提一篮红糯饭、猪肉、酒等简单礼品到新良家,当天便由一位“娘伴”陪着新娘跟媒人一起到新郎家。新郎家只办两、三桌酒请亲近的房族来吃。家公和吃“踩门”酒的叔伯都要给娘送一些钱,叫做“哄媳妇钱”;婆家给新娘和娘伴各送一条布。

“踩门”后,妇方就算是男方家里一员,村上人便可称她为某某媳妇了。“踩门”后的第二天,新朗读便和娘伴一起回娘家去。过一段时间,待男方筹备齐全了,再大办酒席请客举行婚礼。如果筹备婚事可以赶得及,便在所选吉日府行迎亲,但至少要提前三个月告诉女方,让女方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嫁妆。

3、令人诧异的毛南族饮食

毛南族人主要聚集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乡一带,饮食上以简朴为主,但存在很多特殊的习惯,比如说偏爱吃酸。从饮食习惯中,我们能够看出蕴含的毛南族文化,现在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西山区,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种饭为主食。如毛南饭,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笋和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毛南族还长于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为辅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欢食红薯,并作为入秋以后的辅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地区蔬菜较多,四时不断,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红薯叶、豆荚、芭蕉芋、青菜和萝卜,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单独蒸食。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的习惯。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肴,认为一些肉和菜,特别是鸡,煮得过熟就会走味。唯独对鸭以煮烂熟为宜,在烹饪上有“鸡生鸭熟”之说。

毛南族喜欢的酸食品很多,其中以“腩醒”,“瓮煨”,“索发”为最普遍,称为“毛南三酸”。

“腩醒”:把猪、牛肉切成薄片,用生盐粉拌匀咬透,留两三天。用香糯蒸熟,放在簸箕里凉冷,与肉片揉搓均匀,放在坛里压紧密封。三个月后便可用。

“瓮煨”:为了能随时吃到酸食品,家家户户还有一种特殊的盐水坛。毛南话叫“瓮煨”,可腌制多种瓜菜。

“索发”:把洗清的钉螺用猪油干炒,待透熟发香后,趁热倒入坛里,然后密封。三个月就可以揭盖吃用。毛南语叫“索发”。

除了“三酸”外,还有酸辣椒、酸番茄、酸头、酸萝卜等。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粱、玉米酿制。但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欢饮茶,暑天常以浓茶解暑。走远路时经常随身带“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粱、玉米酿制。但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4、神秘的毛南族葬礼习俗

民族的文化有很多,习俗的传承,精神的传承,物质文化的传承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更是在历史洪流中人们进步的标志。而在习俗的传承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特而又神秘的习俗。

那么,你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毛南族的丧葬习俗吗?随小编去毛南族文化了解一番吧!

毛南族的丧葬活动有三种类型:一是为正常死亡的老年人治丧;二是为非正常死亡的老、中年人治丧;三是为未成年人夭折所作的埋葬。三种做法有很大的差别,但一般都习惯于一次性土葬,并且皆薄葬。三种丧葬方式主要差别在于:在观念上,正常老年人死后被视为“家仙”,可列入祖宗灵位。非正常死亡的老年人经过较复杂的“悔过”手续方能加入祖先行列。35岁以下死者无论有无子女,一般皆视为夭折,不能列入祖宗灵位。

对于跌落、难产、溺水等非正常死亡者(尤其青少年),则被视为“野鬼”。在入殓、送殡和埋葬过程中,与“家仙”的待遇完全不同。不仅治丧简单草率,而且实行许多“防范”措施,送殡时,往往趁黑夜送出村,甚至不时打圈圈行进,使鬼魂迷路,不让其回家捣鬼伤害家人,对这些亡人也不扫墓供祭,要“施舍”,只能在屋外倒撒米饭等。

对正常死亡的老年人的治丧,旧时繁杂隆重。此类治丧活动有哭丧、买水洗尸、报丧、入殓、开路、停柩守灵、“做布”(音)、打斋、祭奠、送殡、安葬及“画驾”(音)等十多项。其中,报丧、“做布”、“画驾”等数项做法比较特殊,其余仪式与壮、汉等兄弟民族的丧葬习俗大体相同。

报丧,共分两次。头一次在死者死去不久,孝男(孝女)到水边投币买水为其洗身整装后,即披白麻布衣,涂锅灰于额前脸颊(男左女右),点香烧纸,执灵牌,与同伴到舅家报丧。这叫报素丧,旨在领亡魂回母舅家,并征求舅父及其亲属族人务办丧事意见等。第二次,舅父率其亲属族人到外甥家吊唁(验尸)转回去后,孝男孝女在送殡当日,带上若干酒肉再往舅父家报丧,请舅父或他的代表率亲属族人前往主持祭奠、送殡仪式,此次叫报荤丧。

“做布”。停枢期间,丧家多请道士打斋,一日或三五日不等,最多七日。每晚于打斋之前,孝男孝女执“幡”跪在祖先灵堂前(旁设亡人灵位),供白糯米饭、素菜、熟米粉捏成的家禽牲畜等模型。道士在乐器伴奏下,诵唱史诗“排见”,怀念先人,宣讲祖先和亡人的功德,劝告子孙后人重孝道,使围观的群众受一次传统道德教育。此举毛南人称“做布”。

“画驾”。安葬死者之后,几日内,孝男孝女于某晚上在家设祭坛,陈供品,恭候亡魂回家。表示子孙对逝者的孝敬。

上述丧俗和其他禁忌、观念、活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的深入,逐步革除,治丧活动已经逐步从简。

5、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巧,毛南族精品

毛南族花竹帽被毛南族人称为“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蔑子编织而成的,是毛南族的艺术精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毛南族文化了解关于花竹帽的编织技巧吧。

花竹帽编织工艺:

花竹帽制作比较考究。选取毛南山乡盛产的金竹和墨竹,将竹破成竹篾,用手工编织。

花竹帽由里外两层复合而成,里层由12片主篾组成,又分为360片分篾,加上2至30片横栅交叉编织,金篾与墨篾织成各式各样的多层边花,花纹相似壮锦,丰富多彩。表层由15片主篾,720片分篾,加上60至80片横栅交叉编织。

帽顶编织成像蜂窝眼一样的小洞眼,编成后帽沿呈现一环黑圈。然后再用皮纸和花布覆垫,表层的顶部则用鹅毛根破成片,顺着竹篾编织的脉络覆上。

花竹帽编得细密、匀齐,不透光,不漏雨,帽子形状大方,精巧新颖,显得十分俏丽美观。

花竹帽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英俊小伙儿、是个编织能手,他走到哪里就用哪里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长满金金竹和墨竹的毛南山乡,看见这么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连夜编成一项花竹帽。第二天,他高兴地戴着花竹帽上山继续砍竹。

当时在山上还有个毛南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个编织能手。不一会儿,天突然下起雨来。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花竹帽递给姑娘戴着挡雨。姑娘不好意思一个人戴,就与小伙子一块儿戴。雨停后,姑娘突然发现帽底编有精美的花纹,惊喜地说道:“多美的顶卡花!”后来,两人结为夫妇。

在丈夫的帮助下,那位毛南族妇女把“项卡花”编得更加精美了。从此,顶卡花就在毛南山乡流传开来。毛南族妇女把花竹帽看成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51234.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