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豪迈的白族酒文化,你了解吗

来源: 最后更新:23-08-22 10:01:55

导读:

1、豪迈的白族酒文化,你了解吗?
2、一起来了解一下白族婚俗文化
3、你对白族的丧葬习俗了解多少?
4、你对白族绕

文章目录:

1、豪迈的白族酒文化,你了解吗?

2、一起来了解一下白族婚俗文化

3、你对白族的丧葬习俗了解多少?

4、你对白族绕三灵文化了解多少?

5、白族建筑文化,你了解多少?

6、猜你喜欢:

1、豪迈的白族酒文化,你了解吗?

酒在中国的有着很长的历史了,尤其是生活在气候寒冷地区的人们更是对酒非常的喜爱,可以说是无酒不欢。一天要是不喝上一两口的话,晚上就睡不着觉。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白族大都喜饮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项主要副业。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家酿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热情好客的白族人,先客后主是他们的待客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着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在白族发音中“六”与“足”相同,方言“六”与“禄”谐音,所以送礼讲究“六”,如送酒要六斤或六瓶。

您可能还喜欢:

纳西族庄重高雅的白沙细乐

东巴画是纳西族文化艺术的一项

东巴纸是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纳西族“热美蹉”的起源及特色

2、一起来了解一下白族婚俗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婚俗习惯,也正如白族文化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婚俗习惯。独具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的白族婚俗,不仅有趣,而且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白族,至今依旧保持着原生态的文化习俗,这是一种珍贵的文化,我们应该保护。

白族维系一夫一妻婚姻制,同姓同族不通婚。订婚要测算生辰八字,财礼较厚重。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新娘要依次先后敬苦茶、甜茶、泡酒,蕴含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次日新婚夫妇回门,女方

3、你对白族的丧葬习俗了解多少?

说到丧葬习俗,中国可是有着很多不同的呢。有的民族会崖葬以保证人死后灵魂能升天。有的民族会选择入土为安。想不想知道白族的丧葬习俗是什么呢?跟小编一起去白族文化看一下吧!

春秋战国时代,白族先民的“滇僰”墓葬形式,有竖穴土坑墓葬、瓮棺葬、圆坑墓葬多种。祥云大波那已有“干栏”式重型铜棺;弥渡苴力已有大量石板墓。

住在碧江的白族,死后不用棺,把死者放在一块木板上,覆以屋上的茅草,上盖土,垒成坟状;再在距死者头部两三尺的地方竖一个八九尺高的双杆栗木坊,除挂土锅和盛有祭物的两个麻布袋外,还悬挂死者生前用物,如男的挂弩箭,女的悬织布架等,以示悼念。后一年内,以石片、石块垒墓。墓头留一孔供死者灵魂出入。那马白族约在明代前实行火葬,以火焚尸,取骨入罐,再埋于家族公墓地。明后,受汉影响,渐改土葬——棺葬。

大理、剑川的丧葬也有变化过程。明代以前因受佛教的影响,盛行火葬,以后则改为棺葬。男子死后一般即行装殓,女子死后则必须等候娘家人亲临。停柩在堂三天左右即行择地安葬;停柩期间,一般请道士念经,“超度”亡人。

大理海东地区,人死后由族长主丧,族长根据死者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决定丧事规模的大小。出殡前一般有出帛、诵读韵律严整的白语家祭文等仪式,有的还要“祭方向”,为死者开道。

墓葬的型式很多,一般名为“一层轿”或“两道花门”,穷苦人只堆土为坟;而富家则竖“三碑四柱”、“城门洞”式的墓道,并立有石人、石马、石狮等。

4、你对白族绕三灵文化了解多少?

你对白族文化了解多少呢?白族最传统最隆重的绕三灵你听过吗?绕三灵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白族游春祈雨的盛会,每逢这个时候,到处都是人海茫茫,绕三灵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祝福祈祷的好日子,那么,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白族绕三灵文化吧。

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是农闲时节白族民间自娱性迎神赛会,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每年农历4月22日至24日,春秧插上,稻田翠绿,洱海周围上百村寨的白族男女老少,浓装艳抹,以村为队。

从大理古城出发,至洱海边的河矣村终止,历时三天,

5、白族建筑文化,你了解多少?

白族的建筑在我国属于较为独特的一种,白族的建筑中不仅有着建筑文化,还融合了照壁文化、木雕文化等一系列文化。从而形成了白族现在所居住的建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一、白族民居的建筑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这里山高谷深,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绝大部分。白族和云南的其他少数民族不同,她是一个定居的农业民族,并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产活动。因此,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的平坝地区。由于水稻种植需要水源,因此,白族居住地区一般都有湖泊、河流分布,水利灌溉较为便利。另外,也有少量白族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

从总体上说,白族以村镇为单位居住。白族村镇内一般都有广场、戏台、本主庙等。民房相互毗连,沿街巷修建。如果村中有多个姓氏,同姓的人家一般都分布在同一街巷。村镇入口处建有风水照壁,并种有一至两棵枝叶繁茂的大青树作为风水树。村内有若干口水井,有的人家则在自家庭院中凿有水井。在大理,苍山十八溪水注入洱海,沿途所经村寨多将支流引入作为生活用水。青瓦白墙的白族村寨如珍珠般分布在苍山洱海之间,有如人间仙境,又如世外桃源,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白族民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白族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艺术上,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大理、洱源、鹤庆和剑川等聚居区的白族民居,就是白族居住民俗的集中体现。

白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或石木结构的三开间两层楼房。整座民居的左、右、后三面都用一尺见方的石头砌成两米左右的墙基,其上用土基砌成墙体。有的地方(如大理海东)土质较硬,夯成的土墙十分坚固。而大理海西一带,富产青石,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区取材,广泛采用青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民间“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的俗语即指此。石头不仅用来打基础、砌墙壁,也可用作门窗头的横梁,美观坚固。用石头作建筑材料,在大理由来已久。

据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民居的屋面用筒板瓦覆盖,前面重檐,形成前出廊的格局。木结构部分,屋架四柱落地,在排间之间和楼板照面枋的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木枋,称为“穿枋”。穿枋是白族木匠的一项杰出创造,它把整幢房屋的排架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极强的抗震能力。木柱脚多设有柱石,以防潮湿。在整幢民居中,双层重檐是主要的特点,科学实用。

您可能还喜欢:

仡佬族的吃虫节:每年的六月初二

佤族文化特色:佤族人的婚恋习俗

奇特、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十二年一祭的水族“敬霞节”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51083.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