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各地过花山节的习俗盘点(花山节的来历和风俗)

来源: 最后更新:23-08-13 02:11:29

导读:

1、各地过花山节的习俗盘点
2、盘点世界各地圣诞节的习俗
3、上元节各地有什么习俗?
4、中元节的各地习俗有哪些?

文章目录:

1、各地过花山节的习俗盘点

2、盘点世界各地圣诞节的习俗

3、上元节各地有什么习俗?

4、中元节的各地习俗有哪些?

5、盘点国内各地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6、猜你喜欢:

1、各地过花山节的习俗盘点

正如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苗族这个民族中,他们过花山节的习俗也是不同的,每个地方的苗族综合了地方的差异,也有自己的特色习俗。本期传统节日中,小编带大家了解各地过花山节的习俗都有什么?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5月1日前后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五月一日,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

从此后,每年五月一,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在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

“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来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彩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

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打“芦笙架”(用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样结友的美好时机。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用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云南南部的苗族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期间过节;昆明市、楚雄州、昭通地区的苗族则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过节,而兴文石海的花山节则是在每年的5月1日左右,花山节期间,除了举行跳芦笙舞、斗牛、绩麻比赛等各种娱乐活动外,要注意长幼辈分之分。一般在老人面前,年轻人不得对唱情歌;对歌只能选与自己同辈的人,小辈不能与长辈对歌。

节日期间活动丰富,老人们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青年们唱歌、喝酒。但最主要的是青年男女互求配偶的活动。在黔西北、滇东北,小伙子们在唱歌、跳舞中找到理想的姑娘后,便迅速解下腰间横背的雨伞,向意中人罩去。

如果姑娘有意,她就会随着小伙子去;否则就绕着圈子躲开,小伙子只好收起雨伞走开。类似的活动在川东南则以“抢手帕”代替,手帕中都包着写有姑娘姓名、住址的纸条。

此外,如象山区的苗民在节日中的斗牛活动,滇南屏边县的跳狮子、爬花杆比赛等,也都是当地的特色习俗。所以,踩花山节对苗族青年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迷人的。

你可能会喜欢:

2015年黄道吉日查询一览表大全

2015年结婚吉日一览表

历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

每年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

2、盘点世界各地圣诞节的习俗

再过不久就快要到圣诞节了,它是西方传统的节日,因为是庆祝耶稣的诞生,所以也叫做耶诞节。那么你们知道在过圣诞节的时候各国都有怎么样的习俗吗?本期的民风民俗,为你解析。

英国:他们认为圣诞节必须吃得痛快。所以圣诞大餐极为丰富,包括猪肉、烤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等。家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礼物,连仆人也有,礼物都在圣诞节的早晨分赠。有时逢唱诗班逐门逐户唱圣诞歌时,他们也会被主人请进屋里,招待茶点或赠予小礼物。

法国:在圣诞节前夕都要到教堂参加午夜弥撒。弥撒后家人同往年长兄姐家中团聚共享圣诞餐,并分享一年来家中要事。偶有家人不和之事,亦常因圣诞欢聚而尽释前嫌,言归于好。故圣诞节在法国人眼中,视为仁慈和睦的日子。

意大利:在意大利,每逢圣诞节,大家都喜欢在家中安置一些关于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圣诞的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参加圣诞弥撒,然后大家去访问亲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礼物。在圣诞节意大利有一种好风俗,孩儿为感谢父母一年来的教养,会在未吃圣诞大餐前将他们的作文或诗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后便将它取出朗读。

西班牙:该国的孩童常将鞋子放在窗口或门外,以接受圣诞礼物。在许多城市中,男孩子也常备有许多高级礼物,要送给美丽女子。“牛”在圣诞节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当地有一传说:“耶稣降生时,曾有一只牛向他吐气,使他得到温暖”。

瑞典:在圣诞佳期中,瑞典人非常好客,每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来访,甚至连陌生人都可以进来吃东西。他们将各样的食品都摆在桌上,任人自由选择。

瑞士:该国的圣诞老人穿白色长袍,戴假面具。它们往往由贫苦人装扮,成群结队向富人讨取食物和礼物,散队时才平分所得物。

丹麦:最先出版圣诞邮票的国家。这种圣诞邮票的发行是为筹措防痨经费。丹麦人寄圣诞贺卡、邮件,都喜欢贴这种邮票。

智利:该国在庆祝圣诞节时,必备一种“猴子尾巴”的冷饮。这种饮料是用咖啡、牛奶、鸡蛋、酒及已经发酵的葡萄制成。此饮品为何叫“猴子尾巴”已无人知晓。

挪威:在圣诞节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寝前需将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认为家人如此做可以在未来的一年里得到和睦与安宁。次日早晨,家人见面就互唱最喜爱的圣诞歌曲。

爱尔兰:该国的家庭在圣诞前夕,会将一支蜡烛或灯放在窗门架上,表示欢迎圣婴降生。

苏格兰:圣诞节前需将家中借来的物品一一归还原主。礼物是在新年的头一星期赠给小孩及仆人。

荷兰:该国人赠送圣诞礼物往往出人意外,礼物甚至会藏在布丁、羊肠里呢!

德国:圣诞树的发源国。基督徒的家里定会放置一颗美丽的圣诞树,圣诞饼亦多款且讲究。

美国:一个自由且多彩的国家,圣诞节是他们快乐狂欢的日子。美国的民族复杂,所以其庆祝方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部分室内都有别致的布置,门外悬挂着美艳的花环及绮丽的饰物。

3、上元节各地有什么习俗?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是一个民间多彩多姿的传统节日,也是春节最后的一天,自此以后一切恢复常态,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祝。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的中元节有着什么样的习俗。

各个地区的上元节习俗

北京

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您可能也喜欢:

详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平安夜的由来,平安夜的习俗有哪些?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冬至的7大习俗: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4、中元节的各地习俗有哪些?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纪念,在每个地方有着不一样的民俗文化。这一天主要是祭祀祖先,虽然我们各个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不一样,但是在中元节这一天我们也是围绕着“祭祀”过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元节各个地方的习俗都有哪些?

中元节的各地习俗

河北省:荐新

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面人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广西省:多杀鸭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您可能也喜欢:

农历腊月二十五都有哪些习俗?

南方春节习俗都有哪些?有什么不同?

大年初四习俗和禁忌

盘点大年初三的习俗和禁忌

5、盘点国内各地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结婚,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开启人生另一里程碑的开始,是我们人生升级的起始点。而在每一个同地区的婚礼上都会有一些固定的行为习惯,我们称之为习俗。而我国地大物博,民族更是多,且每一个地区的婚礼习俗都有所不一样。那么,国内哪些地区的结婚习俗有哪些呢?一起去看看吧!

国内各地结婚习俗

宁波: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客人,新人倒酒时会有人出节目,会有人敲竹杠,宴后每人有糖和烟。

温州:新人不必在门口等,酒席上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每人一百元

6、猜你喜欢:

标签: 世界各地  世界各地建筑  世界各地时间  世界各地的美食  世界各地的节日  世界各地的英文  世界各地美景  世界各地美食  世界各地英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48448.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