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最后更新:23-08-03 04:06:21
1、彝族火把节吃什么:坨坨肉不能少
2、与众不同,从不过火把节的彝族支系
3、节日民俗大观:彝族火把节特点有哪些
4、彝族支系侎俚人的火把节怎么过
5、漫谈古今,彝族火把节的过去与现在
6、猜你喜欢:
彝族火把节,流行与贵州、云南、四川等彝族地区。传统节日中的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习俗,也有与节日相关的美食。就比如说端午节吃粽子,那么,坨坨肉也是彝族火把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彝族必不可少的美食!
坨坨肉
坨坨肉,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原料:鸡、猪、羊、牛活体新鲜瘦肉型为坨坨的肉,木姜子根粉,精盐,辣椒粉,花椒粉,味精,蒜泥水。
制作:将刚宰杀的鸡、猪、羊、牛等鲜肉砍成拳头般大小的坨坨肉;往一口大铁锅里备好山泉水,并开始加燃火力;把砍成拳头般大小的坨坨肉倒进锅内凉水中开始煮;鲜肉在锅内凉水中煮开时,再加大火力继续沸煮大约半个小时,之后火力开始减慢(煮牛羊肉时间要延长半至一小时左右);后煮至血水泡沫全部消尽而肉汤清白后两三分钟时,即可捞起坨坨肉放在用竹子编织的簸箕内;在簸箕内趁热就开始给坨坨肉撒上适量精盐,搅拌后待汤水滴尽至肉不冷不热;将坨坨肉分装在盘子内端上桌食用。
酸菜土豆汤
土豆:土豆含有较多淀粉、蛋白质、胶质、柠檬酸、乳酸、钾盐等,土豆是低热能、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是理想的减肥食品。每100克土豆含钾高达300毫克。专家认为,每周吃5~6个土豆可使中风几率下降40%。同时土豆对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有良好效果,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优质保健食品,还可以降糖降脂,美容、抗衰老等。
原料:酸菜,土豆,食用盐,色拉油。制作:酸菜应冲洗干净;土豆切好后用水泡上,否则会变色;汤汁要清澈,酸菜不宜过多;土豆不宜久煮,以煮软为佳。
火把节是彝族先民自远古时期就建立的火崇拜的体现,同时它也寄寓着先民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不过在彝族的众多支系里,却有一支名唤白倮的支系,他们从来不过火把节,那么白倮人过什么节呢?
城寨白倮人虽属彝族的一个支系,但他们却从来不过彝族传统的节日火把节,而是过一种颇有纪念意义的荞菜节。
据说,白倮人的荞菜节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白倮人的生活十分落后,生产方式也很原始,辛勤劳作一年的果实还填不饱肚子。有一年,一场无情的大火把全寨的房屋、农具和粮食烧了个精光。
正当大家为找不到粮食绝望时,有一个人发现在废墟的地上倒扣着一只碗,翻开一看,碗下竟罩着一些荞籽。白倮人欣喜若狂,以为是祖宗在冥冥之中保佑他们,赐给他们一碗救命的荞籽,于是便捧起荞籽播种到地上,荞芽出土后见风狂长,到四五月份青黄不接时就成熟了,使倮寨度过了灾荒。
于是,白倮人为了感谢祖先和荞籽给他们带来的生命,把每年4月第一个属龙的日子定为荞菜节。白倮人把荞菜节视同过大年,节日期间,村里杀鸡宰牛,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饭菜祭祀神灵,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汇集到村口龙树下,跳起荞菜舞、铜鼓舞、喜亲舞、竹竿舞等舞蹈。
荞菜节这一天,白倮人组织人员到菜地里喊“荞魂”回家,送到楼上,请祖先和“荞魂”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平时多规矩的倮寨妇女、儿童,在荞菜节这天,也可以与男人一道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
彝族火把节是流行于云、贵、川等彝族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源出上古先民对火的自然崇拜,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彝族火把节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在今天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那么彝族火把节特点有哪些呢?
你可能喜欢》》凉山彝族火把节选美
1、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2、彝族传统火把节历史悠久,富含深厚的人文内涵。纵观火把节文献记载、民间口头传说,以及节期举行的各种习俗活动,均围绕着敬天祭祖、占田祈丰、烧虫逐疫、叫魂赎魂等民俗特质展开。
3、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
彝族美女要求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俊男则要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4、火把节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侎俚人是彝族支系的一支,居于云南省新平县一带。侎俚人常因其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朝山会”而受到外界的关注,但作为彝族支系,火把节也是他们一年的节庆之中不可缺少的重头戏。那么就来了解,侎俚人的火把节怎么过。
每年六月二十三日,彝族支系侎俚人家家户户忙个不停。有的在舂香面,有的在捆干蔑把,有的在料理香面挂包,人人喜笑忙碌,为了火把节做准备,一直忙到六月二十四日天黑前。
六月二十四日,当最后一缕晚霞从天边消失的时候,一个盛开火花的节日降临了。家家门前擎起了用山竹捆在长竿上的干蔑笆,点着了一朵朵红艳艳的火。树的火柱点起,标志着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开始了。
早准备好了的青年小伙,左手执着火把,身挎装有香面的挂包,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村头寨尾,边走边抓出大把大把的香面,扑撒在火把上。酷似火药的香面在火把上“噼噼噗噗”,爆发出朵朵焰花,映红了夜空。
一个个欢跳着的小伙子,从四百八方汇拢而来。姑娘们成群结队站在道路两旁,祝贺火把节,迎接火把。如果火把阿哥见到自己心爱的姑娘,说声:“给阿妹驱赶脚上的蚊蝇”,他的香面就在姑娘的脚边爆放出火花。传统认为,阿哥撒火把,消灭蚊蝇,是给阿妹家带来芬芳和幸福。
若是姑娘情投意合,就会拿起火把和香面与阿哥应战,一直追出村外;要是姑娘邀约别的小伴与他迎战,说明她已有意中人,示意请火把阿哥另找幸福伴侣。浓郁香馥的香面味笼罩了村寨,那些害人的蚊虫也一个个从空中和墙壁落在地面上和水面上。
侎俚人的火把节,据说是为了纪念带领族人抗击强人劫掠、最终殉难的阿波李万椿而设立,而火把节这天,人们点起火炬,用朽木香面驱赶了害虫和烟瘴,带来了幸福安康;同时,狂欢的火把节之夜,也成了年轻情侣在火光树影下吐露情丝、憧憬未来的美好夜晚。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同胞一年一度的重要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六月二十七举行。火把节到来之际,是彝族人民共同欢庆的盛典,而说到火把节的历史,在彝族内各个支系里,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各地也有不同的历史记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彝族各支系几乎是自有其说,地方史志的记载,也各执依据。例如,民国《昭通县志稿》中就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会与滇中各处相同,乡中燃炬照田祈年,以火之明暗,占岁之丰歉,此为近理,至于吊古,则知者鲜矣。”这段话将火把节的来历简单地划分“近理”(祈田丰收)和“吊古”。
“燃炬照田祈年”的“近理”大家都能够理解,那么“吊古”又是什么呢?据史志中关于火把节起源的记载,所谓“吊古”,是祭奠死者的意思,这就要涉及到彝族关于火把节的那些动人的历史故事了。
这些流传已久的故事,主要有明万历年间李元阳《云南通志》卷十记载的“阿南殉节”、许印芳《五塘杂俎·星回节考》和《滇系》中都有记载的“武侯南征”,和《南诏野史》所记的慈善夫人殉节故事,也就是着名的“火烧松明楼”。
而关于彝族支系间的传说,据《彝族文学史》的记载,有《撒梅人的火把节》、《撒尼人的火把节》、《阿细人的火把节》、南涧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双柏罗婺支系《喜鹊姑娘》火把节的传说,以及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等,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火把节起源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都很多,讲的都是发生在各地的历史事件或各地各支系自己的故事,大都略有相似之处。对于火把节的目的和性质,也有着祈求丰产,除恶务尽,祭吊先贤等诸多说法,但其本质实际上是一致的,也即是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
清人许印芳对此有公允评说:“夫南诏国灭,星回之节已废。火节之兴,原于服忠武之威,表贞烈之德,历久不废。而逐疫祈年,祭先讲武,诸事乘乎其间,岁守民安,相与饮食,歌舞备靓。泰平之象,亦可见滇人神游化宇,不复知有蒙段烟月矣。”
而到了今天,火把节则更多地被赋予了时代特征,一改往日的“醉饱歌舞”、“叩头送福”、“敬天祭祖”等旧习,为招商引资、物资交流和发展本地经济服务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今彝族人民过火把节,其实正是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行动。火把节作为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进步。
彝族的火把节介绍彝族火把节介绍
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 帮朋友化妆帮同学化妆最高日入近千?浙江大二女生冲上热搜,彩妆,妆容,模特,王
2023吉林省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政策解读 2024张杰上海演唱会启东直通车专线时间+票价 马龙谢幕,孙颖莎显示统治力,林诗栋紧追王楚钦,国乒新奥运周期竞争已启动 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全世界都被吓了一跳是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