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民族文化:圣纪节的来历(回族圣纪节的来历)

来源: 最后更新:23-07-25 04:01:11

导读:

1、民族文化:圣纪节的来历
2、民族文化:傣族泼水节的来历与传说
3、东乡族圣纪节的习俗与文化
4、端阳节的来历,

文章目录:

1、民族文化:圣纪节的来历

2、民族文化:傣族泼水节的来历与传说

3、东乡族圣纪节的习俗与文化

4、端阳节的来历,端阳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5、圣纪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6、猜你喜欢:

1、民族文化:圣纪节的来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又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回族的古尔邦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回族有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据说,回族过圣纪节,表现的是回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精神。本期传统节日带大家了解圣纪节的由来是什么?

圣纪节节日的由来

相传,先知穆罕默德于伊斯兰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古莱什部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取名艾敏(诚实的人),号穆罕默德(受赞美的人)。伊斯兰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病逝于麦地那,终年63岁。

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历三月十二日,故中国穆斯林习惯将其诞辰与逝世合并纪念,统称“圣纪”或“圣忌”。国外穆斯林一般只过“圣纪”,即诞辰,而对忌日则知之甚少。

为了纪念穆斯林

中国穆斯林讲述先知历史事迹主要由当地清真寺开学阿訇承担,其内容一般比较浅显粗略,缺少学术内涵。中国穆斯林的纪念活动主要以诵读《古兰》、朗诵赞美先知的诗篇和聚众食饮圣餐为主,俗称办“圣会”。

办“圣会”的费用通常由清真寺从其自身相关收入中列支,但当地穆斯林在参加圣会时常常要向清真寺馈赠一些食物和资金,以弥补清真寺费用之不足。

中国境内的穆斯林多为伊斯兰逊尼派教徒,逊尼派穆斯林的圣纪节日是伊斯兰历3月12日,而什叶派穆斯林的圣纪纪念日则是3月17日。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生前常常在自己出生的日子(星期一)进行斋戒,但逊尼派穆斯林过圣纪节并不斋戒,而是准备丰富的食物和宏大的场面以示纪念,这是与什叶派不同的地方。

你可能会喜欢:

节日查询:2016年节日大全

2015年每日财神方位查询表

节日大全: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

关于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2、民族文化:傣族泼水节的来历与传说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泰国、缅甸等地的传统节日,跟过年一样隆重。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泼水节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不知道哪个是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傣族文化中的傣族泼水节。

起源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文雅的则用树枝蘸水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除有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有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云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装与游客一起欢度泼水节。

传说

版本一: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

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

于是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

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版本二:

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侍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追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干净,以后就演变为了泼水节。

版本三:

“桑勘比迈”,是傣语,意为傣历新年。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关于傣历新年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玛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

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苗枯死,人畜遭灾。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英达提诉拉,说人间的灾难。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层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时”,不慎撞在天门之上,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他变成一位英俊小伙子,佯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的父亲降灾人间之事以后,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

她们想尽办法探明了父亲的生死秘诀。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一张“弓赛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遗臭。据说这就是人们在新年期间,相互泼水祝福的来历。

版本四:

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魔王已有11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个姑娘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

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落在地。

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为免除灾难,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清明节后第7天,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姑娘们泼一次清水,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泼水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猜你可能也喜欢:

浅谈壮族的起源是怎样的

畲族建筑特色与特征

惟妙惟肖的畲族舞蹈文化

揭秘景颇族的起源与历史

3、东乡族圣纪节的习俗与文化

东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许多传统文化都融合了多方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而在东乡族最着名的节日就是圣纪节,圣纪节是一个用来纪念穆罕德的诞生和逝世的节日。下面的东乡族文化为您带来圣纪节的习俗及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因居住在河州(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族、汉族及少量的蒙古族等逐渐融合而成。东乡族人口515000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纪念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节日,在伊历3月12日或13日举行(诞生日和逝世日相差一天)。过圣纪节一般的纪念方式是举行各种形式的家会,诵读《古兰经》。过圣经一般要宰羊、宰鸡,大家共食。有的聚众在清真寺、拱北里过,有的则在自己家里办。阿守拉节:“阿守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省“10”即伊斯兰教教历的1月10日,相传,真主在这一天造化了人类的始祖阿丹和唉哇;阿丹和唉哇分散了若干年后,在这一天重新相会。

东乡族大部分人也很重视阿守拉节。在东乡,阿守拉节主要是妇女儿童们聚会的节日,每年由各家主妇轮流操办。一个村里,哪位掌家的妇女吃上鸡头,就轮到她操办,其余各家各户只出一些小麦和清油。男人们念过经,作过祈祷仪式后,简单一吃就走了。剩下妇女和儿童,边吃边说边笑。对东乡族妇女来说,“阿守拉”还有粮食节的寓意,寓有对当年的粮食丰收,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这一点与宗教无关。

4、端阳节的来历,端阳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可以说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之中,别称最多的一个了,不同的别名,都代表着人们对端午这个节日不同的理解,“端阳节”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端阳节的来历是什么样的。

你可能喜欢》》端午节的歌曲集锦

端午节之所以又叫做端阳节,有这么几种说法,其一是说我国古人用十二地支对应月份,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五”、“午”相通,于是端午也叫做端五,又因为古人认为五是阳数,所以又叫做端阳。

还有一种说法出自于《荆楚岁时记》,据其中的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而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我国也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则据说是为了除秽驱邪。

我国各朝代咏端午的文学作品中,“端阳”这个别称也并不少见,如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这首诗描绘了贫穷人家过端午时的境况,买了应景的樱桃。桑葚,还买了驱除晦气的菖蒲,雄黄酒就不用说了,还在门上贴了辟邪的黄纸符,然而却还是怕债主找上门来。幽默之中却带着点点苦涩,十分有味,令人读来叹息。

时至今日,端阳节也即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5、圣纪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大家可能对圣纪节不怎么熟悉,但你知道吗?圣纪节是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在这个节日里,都要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到清真寺礼拜。圣纪节,也叫做“冒路德”节,那么这个独具特色的圣纪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呢?都会有哪些活动呢?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阿拉伯语称“冒路德”节,相传,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年)的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历3月12日,穆斯林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遂在他诞辰和逝世的这天举行宗教集会,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之一。节日活动通常由当地清真寺伊玛目主持。届时,穆斯林听阿訇念诵《古兰》启示,讲述伊斯兰历史和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的丰功伟绩。

中国回族穆斯林是过圣纪节的主体民族。但各地回族穆斯林在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巨大差异。

西南地区穆斯林圣纪节日这天首先要集体到清真寺诵经、赞圣、听讲先知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然后宴请各方穆斯林同胞分享节日圣餐。而华东地区的一些穆斯林则习惯先一天晚拜后到清真寺诵经、赞圣。然后在清真寺门口、大殿以及周边地区张灯结彩,悬挂标语、横幅,第二天才正式聚会,纪念先知穆罕默德。

西北地区的穆斯林过圣纪节则侧重纪念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其形式犹如中原汉人给先人亡人过周年忌日一般,在诵念《古兰》的同时,集体诵读怀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诗篇《穆赫麦斯》,其声调悠扬婉约,充满悲凉之气。

圣纪节是中国回族穆斯林三大宗教节日之一,隆重程度仅次于开斋节。总之,中国回族穆斯林过圣纪节是一种集体诵经、集体赞圣、众人捐散、合伙吃饭的节庆形式,表现了回族人民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主义值得人们传扬的精神。

你可能会喜欢:

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

节日查询:2016年节日大全

世界微笑日的意义是什么

历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是什么

6、猜你喜欢:

标签: 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作文  傣族泼水节图片  傣族泼水节的传说  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傣族泼水节的资料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  傣族泼水节视频  傣族的泼水节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42657.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