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宋代重阳节习俗简介 重阳节 古代

来源: 最后更新:23-06-15 10:01:10

导读:

1、宋代重阳节习俗简介
2、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
3、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4、宋代重阳节习俗 花样繁多的重阳糕
5、宋

文章目录:

1、宋代重阳节习俗简介

2、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

3、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4、宋代重阳节习俗 花样繁多的重阳糕

5、宋代重阳节习俗 即使不便也要登高

6、猜你喜欢:

1、宋代重阳节习俗简介

宋代是古代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兴盛繁荣的时期,此时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尽皆硕果累累,不论是皇室还是民间的文化氛围都非常浓厚,遇到传统年节时,欢庆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体现了优雅富足的朝代性格。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宋代重阳节习俗。

宋人孟元老十分具体地描述道:“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曰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日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诸禅寺各有斋会,惟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

2、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古人认为数字“九”为老阳,农历九月初九乃是所谓“两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10月28日,人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重阳节的习俗与禁忌。

重阳节的禁忌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形成,传说与汉代学道成仙的费长房及弟子桓景有关,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从壶公入山学仙,能医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尝学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

3、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传统节日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演变,重阳节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等活动为重阳节增添了气氛。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简介。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一)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二)

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三)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4、宋代重阳节习俗 花样繁多的重阳糕

每年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我国民间有登高、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重阳酒等富有趣味的习俗,这些节俗基本上都经过数个朝代的丰富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宋代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

宋朝的重阳糕分为很多种:最简单的叫“面糕”,用面粉拌糖,烫面蒸熟,切成菱形大块,最后用胭脂点色;稍复杂一些的叫“黄米糕”,一半面粉,一半糜子,加糖,加豆沙,分层铺放在模子里,洒上水,洒上油,上笼蒸熟,最后用柏枝装饰。

还有一种“枣栗糕”,用米粉、面粉、枣泥、栗黄(板栗煮熟

5、宋代重阳节习俗 即使不便也要登高

九月九的重阳佳节有登高的习俗,而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重阳登高多以登山为主,但万一是地势平坦的地方,例如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重阳没有高山可登怎么办呢,就不登了吗?并不是这样,遵行传统的宋朝人,该往高处走还得往高处走,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宋代重阳节的登高习俗。

重阳节登高,是古来就有的习俗,不独宋朝为然。以大唐长安为例,每年重阳节,必有成千上万的市民头插茱萸,爬到乐游原上登高望远。乐游原是长安城外的一片高地,位于大雁塔东北,爬上去一瞧,半个长安都在脚下。

可是宋

6、猜你喜欢:

标签: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色彩鲜艳花样繁多的成语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登高  重阳节登高图片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重阳节登高的来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36610.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