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雨水节气可以做什么(雨水节气可以做什么呢)

来源: 最后更新:23-06-05 10:10:51

导读:

1、雨水节气可以做什么 雨水节气三候特点
2、雨水时节的天文现象 雨水三候
3、节气与物候:春分三候是什么
4、雨水

文章目录:

1、雨水节气可以做什么 雨水节气三候特点

2、雨水时节的天文现象 雨水三候

3、节气与物候:春分三候是什么

4、雨水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5、雨水三候是什么意思,雨水节气分为哪三候

6、猜你喜欢:

1、雨水节气可以做什么 雨水节气三候特点

雨水时间,大地回春,降雨量增多,大地受到降水的滋润,万物萌动!那么大家对雨水节气宜忌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和老黄历来看看雨水时节可以做什么及雨水三候的特点吧!

雨水节气可以做什么?雨水节气宜忌

不宜剧烈运动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以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2、雨水时节的天文现象 雨水三候

古时候,人们以节气中气象的变化来判断未来天气如何,雨水节气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那么大家知道古代人雨水时节怎么观天文现象吗?雨水三候又是什么意思呢?且随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雨水时节的物候现象

《大戴礼记·夏小正·第四十七》:“正月启蛰(雨水)。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未。初岁祭来始用。囿有见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田鼠出。农率均田。獭献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在下。柳稊。梅杏他桃则华。堤缟。鸡俘粥。”这一段话。

3、节气与物候:春分三候是什么

我国古人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为十五天;又将“五天”称为“一候”,故一个节气就划分为三候。古人将每一候根据期间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现象进行了概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其中之一的春分三候是什么。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交立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天。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方,东方正是春天的方位。此时虽然天气仍然很冷,但“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过后,天气也就在慢慢回暖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立春第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送暖,开始化解大地上的寒冷与冰冻。

立春第二侯:蜇虫始振

潜伏在地下的各种小虫感受到早春的生发之气,开始动了,也就是在睡梦中动一动,还没有苏醒过来。

立春第三侯:鱼陟负冰

陟是上升的意思,鱼儿因为水温渐暖,就竞相浮游到水面,因水中仍有未融化的碎冰,在岸上看来就如同鱼儿背负着冰块在水中游。

立春日沐浴方

《云笈七签》曰:“以立春日清晨,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汤沐浴,吉。”

4、雨水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湿暖的天气很容易招来感冒、头痛、鼻炎等疾病,并由此导致许多的并发疾病,注重健康的市民们在这个节气的时候都会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和相关的养生工作。那么现在就跟小编来看看雨水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吧!

雨水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 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相关文章:大寒时节吃什么养生?

24节气之小寒时节话养生

小雪节气吃什么可以养生?

霜降吃什么水果可以养生?

5、雨水三候是什么意思,雨水节气分为哪三候

我国农历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大概有十五天,而又因为古人将每五天称为“一候”,故每个节气都有“三候”,每一候对应着当时的气候特征或一些特殊的物候现象。那么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雨水三候是什么意思。

雨水在二十四节气中位居第二,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到来。雨水节气开始,意味着人们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我国古人将雨水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其中一候对应的花信为菜花,二候为棠棣,三候为李花。

一候獭祭鱼,指的是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了,捕捉到鱼后它们会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二候鸿雁来,指的是五天过后,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指的是再过五天,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但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大地回暖。

6、猜你喜欢:

标签: 春分节气的特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35197.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