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下元节的饮食 下元节食物

来源: 最后更新:23-05-29 02:15:29

导读:

1、下元节的饮食 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2、下元节的别称 下元节又叫什么节
3、什么是下元节 下元节的意思是什么
4、

文章目录:

1、下元节的饮食 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2、下元节的别称 下元节又叫什么节

3、什么是下元节 下元节的意思是什么

4、关于下元节古诗有哪些

5、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有哪些传统饮食

6、猜你喜欢:

1、下元节的饮食 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是祭水官的日子,逐渐演变成祭祀祖先的节日,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人们逐渐淡忘了这个节日,但是还有些地方保留着这个节日的饮食习俗。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糍粑

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下元节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糍粑质地细

2、下元节的别称 下元节又叫什么节

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和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合称为三元,这三个节日都是道教节日。相比其它节日,下元节逐渐被淡忘,不过依然有的地方有过下元节的习俗。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下元节又叫什么节。

下元节的别称:下元节又叫什么节?

农历十月十五被称作下元节,祭祀祖先的“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而“三元”是“三官”

3、什么是下元节 下元节的意思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下元节,也是“三元节”之一,从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看,老百姓们都还很重视这个节日。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什么是下元节?下元节的意思是什么?

什么是下元节?下元节的意思是什么?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

4、关于下元节古诗有哪些

虽然下元节是一个民间的传统节日,但是很多人现在都不过下元节了,慢慢的被人遗忘了。但你知道吗?在古代,下元节被大家称作是消灾日,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所以在古代有很多的文人墨客为下元节写了很多诗句。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下元节古诗。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观宝林寺——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鸣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鄱湖渔歌:下元节五八初度

虚龄称甲子,初度值霜天。沧海帆方满,瑶池月正圆。

逍遥知鹤性,淡泊占松年。可望期颐酒,霞杯醉寿筵。

下元节(好词句原创)

良露初冬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天地水府风调顺,消灾降福国民安。

七绝·下元节

路人拂晓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

送上纸衣能取暖,阴间先祖也知寒。

诗寄下元节

馅是秋风皮是诗,情濡香糯意犹痴。

杆头旗飐红尘梦,应是三官眷顾时。

你可能会喜欢:

立秋是几月几日,2016年立秋是什么时候?

愚人节的由来和习俗

2016年是第几个护士节,你知道吗?

2016小年是几月几号,2016年小年是哪一

5、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有哪些传统饮食

下元节是传统节日之一,而在每个不同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不同的饮食习俗,那么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品呢?有哪些传统饮食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下元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麻腐包子

闽西客家地区下元节也称为“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人们吃麻腐包子,据说这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下元节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

6、猜你喜欢:

标签: 下元节出生  下元节出生的女孩  下元节出生的男孩  下元节是什么节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下元节禁忌  十月十五下元节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32703.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