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抛花包活动的由来及介绍 抛包是什么意思

来源: 最后更新:23-05-14 02:15:29

导读:

1、抛花包活动的由来及介绍
2、苗族节日介绍之赶秋节有什么活动内容
3、节气活动介绍:小满风俗特点都有哪些
4、古

文章目录:

1、抛花包活动的由来及介绍

2、苗族节日介绍之赶秋节有什么活动内容

3、节气活动介绍:小满风俗特点都有哪些

4、古代清明的活动之一:蹴鞠比赛规则介绍

5、流传甚广的有关立秋的民俗活动介绍

6、猜你喜欢:

1、抛花包活动的由来及介绍

瑶族文化形式多样,源远流长。就拿瑶族的一个娱乐活动来说吧,它也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而不是单纯的娱乐。瑶族的抛花包是瑶族特有的一个娱乐活动,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大家想知道是什么传说吗,赶紧随小编一起看看抛花包活动的由来及介绍吧。

抛花包是富宁县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形式,瑶语叫“武多”。瑶族的花包用红、黄、蓝、白四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活动人数不限,男女各为一方,每人都握两个花包,距离约一丈,左手接来右手抛去,男女对掷,往复循环,一时满场彩花飞舞。

传说从前有对青年相爱,男的叫盘阿思,女的叫刘三娘。瑶族头领想讨三娘为妾,被三娘拒绝,转而逼迫盘阿思,要盘阿思一天以内制一件五色凤凰衣,否则不准与三娘结亲。阿思历经艰辛,连一只鸟儿也没有猎获。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仙女为阿思的精神所感动,送给阿思一件凤凰衣。

阿思和三娘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打死了瑶族头领,结成了夫妇。为了纪念仙女的恩情,三娘按凤凰衣的颜色,绣了四个花包,保留了红、黄、蓝、白四色,摒弃了黑色,以表示冲破黑暗、走向光明。自此以后,便有抛花包的活动。

富宁瑶族的抛花包活动,是青年男女的一种交际活动,许多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抛包活动结为终身伴侣。在瑶族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能同床共枕,新郎慨地让出自己的床位,由陪伴新娘来的同胞姐妹、知心女友与新娘同床共枕,说说知心话。

新郎让出床位后,便邀请未婚青年男女到村旁彻夜对唱山歌,其内容主要是与未婚青年话别,说明自己已成家立业,肩负家庭责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跟大家一起玩耍,并希望同龄青年尽快找到心上人,早日成家立业。新郎要待第三天早上新娘返娘家回来以后,方能进入洞房与新娘共度良霄。

您可能还会喜欢:

延续根脉的:畲族族谱

盘点畲族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惟妙惟肖的傣族孔雀舞

以动物名字命名的傣族舞蹈

2、苗族节日介绍之赶秋节有什么活动内容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立秋节气时举办,是苗族同胞们欢庆丰收的日子,青年男女们也借此机会开展交往。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苗族节日赶秋节有什么活动内容。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赶秋节时,秋场上热闹非凡,人们唱苗,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热闹异常。八人秋形似纺车,高约8米,以粗木支撑,上设八个秋千,每处可坐l一2人。八人秋以人力转动,当转动一阵停下来谁居于最高处时,就由谁唱歌。

传说在远古时代,苗族先祖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取谷种,教苗民种植,使人们有五谷食用。所以,湖南花垣县麻栗场至吉首市矮寨一带的苗民,每年立秋日到来前,要过赶秋节,把神农派去取谷种的一男一女称为秋公秋婆,以此纪念神农的恩德。

又因为农历立秋日到来之前,水田、旱地作物正在黄熟,由于神农的护佑,丰收已成为定局,因此,赶秋节如同动员会一样,四面八方的苗民都去赶秋集会举行对歌、跳鼓、打秋千及其他娱乐活动,纪念神农先祖与秋公秋婆。

后来,赶秋节插入英雄美女的爱情传说,使赶秋节成为了具有祷念神农取谷种伟业和歌颂自由爱情意义的群众性娱乐节俗活动,花垣县麻栗场的赶秋节,每年参加的群众达七八万人之多。可见苗民对神农派人取谷种之崇拜。

3、节气活动介绍:小满风俗特点都有哪些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每年进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节气,一般在每一年的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来临。

那么,小满时节,民间都有哪些风俗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此时,农事活动的重点是防治虫害、预防暴雨。此时民间也有不少应时习俗。

其一是吃苦菜。在小满节气,必吃的一道菜就是苦菜,俗称苦苦菜。这是因为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以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而苦菜正是一种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功能的应时蔬菜,它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美味又健康。

其二是抢水与祭车神。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

而祭车神亦为农村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旧俗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其三是小满动三车。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从“小满动三车”这一习俗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其四是蚕神诞辰。小满节相传为蚕神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我国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也很热闹。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是宝,及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这个节日便充满着浓郁的江浙地方风情。

结束语:小满时节,在农事生产和应时饮食上都有着独特的习俗,充满了浓郁的汉族特色,文化内涵丰富而有趣,值得人们去深入了解。

4、古代清明的活动之一:蹴鞠比赛规则介绍

古代清明节时,除了扫墓祭祖之外,民间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

蹴鞠,就是其中的一项,它在我国流行的时间很长,还曾被作为军队的训练方式。

那么,蹴鞠比赛规则都包含什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蹴鞠,又名“蹴球”、“筑球”等,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运动。蹴鞠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蹴鞠,从汉代开始,它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

到了宋代,民间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虽然在其后的明清时

5、流传甚广的有关立秋的民俗活动介绍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孟秋时节的开始。每个节日节气都有属于自己传统故事和习俗。那么立秋节气的民俗活动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吧。

秋忙会

立秋都有哪些习俗,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结束语】以上的内容,就是那些有关于立秋的民俗活动。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28441.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