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带有信仰色彩的莆田妈祖文化 带有信仰色彩的莆田妈祖文化是什么

来源: 最后更新:23-04-16 06:24:09

导读:

1、带有信仰色彩的莆田妈祖文化
2、具有宗教色彩的台湾妈祖文化
3、莆田妈祖文化节在哪里举行,妈祖文化节的时间
4

文章目录:

1、带有信仰色彩的莆田妈祖文化

2、具有宗教色彩的台湾妈祖文化

3、莆田妈祖文化节在哪里举行,妈祖文化节的时间

4、神圣信仰,妈祖文化的祭典流程

5、妈祖信仰研究,妈祖文化的外延

6、猜你喜欢:

1、带有信仰色彩的莆田妈祖文化

提起妈祖可能很多的北方人不太清楚,可若是福建一带的沿海地区确实非常信仰这位妈祖娘娘的,小编小时候也去过妈祖庙是十分的壮观的,也有着关于妈祖娘娘的电视剧等。本期小编就带你去莆田文化看看这位传奇的妈祖娘娘。

莆田妈祖娘娘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只。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岛屿,传

2、具有宗教色彩的台湾妈祖文化

妈祖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文化,在我国南部临海十分受到推崇。妈祖在民间被认为是海上的神灵,能保佑出海平安。而在台湾,由于特殊的条件形成的妈祖信仰文化既具有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特点,也具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文化,看看具有宗教色彩的台湾妈祖文化吧。

妈祖是台湾的主要民间信仰之一。清康熙五十九年台湾县志关于妈祖的记载有四条:一为大妈祖庙,即宁靖王故宫改建的妈祖庙;二是小妈祖庙,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间,位于西定坊水仔尾;三为鹿耳门妈祖庙,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前殿祀妈祖,后殿祀观音;四是澎湖的妈祖庙,那时这一地区各港口几乎都建有妈祖庙。

各种史料记载,清康熙五十年以后的台湾妈祖庙多分布在水路要道,尤其是在各个港口比较普遍。日据时期,尽管日本侵略者控制较严,但妈祖信仰早已深入民间。

20世纪50年代以后,妈祖信仰在台湾持续发展。从台湾妈祖庙的分布来看,由南向北中心点分别为台南市的大天后宫、云林县的北港朝天宫、彰化市的南瑶宫、台中县的大甲镇澜宫等,构成了一条妈祖信仰的中心线。从妈祖信仰在台湾的发展历史来看,台湾民众中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祭奉仪式也愈来愈繁杂;妈祖庙的规模不一,有民间的小寺小庙,也有颇为壮观的宫院;妈祖被誉为“天上圣母”,又被视为“东方的维纳斯”。

台湾各地妈祖庙宇名称不一,主要有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天后寺、圣母坛、文元堂、朝天宫、天后祠、安澜厅、双慈亭、纷丽殿等名称,又因各地祭奉的妈祖神像来自大陆的不同地方而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来自湄洲的称“湄洲妈”,来自泉州的称“温陵妈”,来自同安的称“银同妈”。

台湾妈祖信仰热潮在清代福建移民大量入台后就逐渐形成,此后呈日益增长的趋势。在近百年的间里间里,仅台湾大甲一地的进香团便从数十人发展到5万多人。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指出,妈祖信仰随闽粤汉族移民入台后,以若干源始的庙宇为中心形成很多信仰圈与祭祀圈,并且因而盛行进香,割香的仪式活动,至今仍是台湾民间信仰的重要现象。

古时候人们在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情况下常求神灵保佑。在海上或海边生活的人们面对的是反复无常、威力无比的异己力量,因而,他们特别希望冥冥之中有力量更为强大的神灵在危险之际来拯救自己、保佑自己。险恶的自然环境及这种环境背景下的人们心理状态为妈祖信仰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而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儒士对妈祖的褒封颂扬使之更为神化,又助长了妈祖信仰文化的形成与播行。

总的看来,台湾妈祖信仰文化的形成是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与特殊社会环境合力作用的产物。

猜你可能也喜欢:

古色古香的广西酒文化

流传千年的广西丧葬文化

广西特色文化都有哪些?

历史悠久的辽宁红山文化

3、莆田妈祖文化节在哪里举行,妈祖文化节的时间

一直都听说在莆田每年都有一个盛大的节日,那就是妈祖文化节了。但是就是一直都不知道妈祖文化节这一天,这个活动会在哪里举行。妈祖文化节的时间又会是什么时候。你是不是也跟小编一样想要了解呢?让我们一起到下文的妈祖文化看看吧!

妈祖是航海保护女神,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信仰的女神。妈祖家乡在湄洲湾,位于福建省莆田市。

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3月23日出生在湄洲湾的港里村,她悉医术、熟水性、乐施好善,经常救助海难,但不幸28岁时英年早逝。人们十分敬仰她的博爱胸怀和美好的品德,就尊之为女神。妈祖逝世后,后人敬仰她的功德为她修建了妈祖庙,在之后的1000多年里,妈祖庙经过多次修复扩建,形成了今日近万平方米的妈祖庙建筑群。

妈祖庙依山而建,庄严肃穆,气势宏伟,香火鼎盛,从古至今历年都有大量渔民、航海者、信徒进香参拜,祈求平安。至今妈祖传遍各地,并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妈祖庙,除大陆之外,台湾妈祖庙有800多座,世界各地还有1500做,信徒多达2亿人。

每年的3月23日为妈祖文化节,举行的祭祀活动形成了独特又浓郁的妈祖文化,平时就有不少人前来进香或观光,而在3月份更是人山人海,香火旺盛,其中不乏台湾赶来进香和探亲团队。两岸还经常共同举办妈祖文化节,为第三产业做出了贡献,促进了两岸文化的发展,在和平之路上更进一步。

【结束语】看完本文之后,是不是已经了解到了自己所需的问题答案了呢?妈祖一直都是人们的女神,她一生做尽好事,确实值得后人的敬佩。

4、神圣信仰,妈祖文化的祭典流程

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文化,是信众的一种精神寄托。由于妈祖文化的开始是源于旧时的海神信仰,因此在妈祖的诞辰和羽化升天之日的祭典都与海洋文化有关。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了解关于妈祖的祭典流程吧。

1、仪式

祭典由主祭一人、与祭若干人、司仪、司香、读祝文等各一人主持,还有司钟、司鼓、司乐、司僚等执事。祭典在鸣炮、鸣钟、奏乐中开始,主祭、与祭等各就各位,虔诚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最后“焚祝文、焚宝帛”,又在香烟缭绕、钟鼓齐鸣、炮声震天中礼成。

整个祭典过程,雍容肃穆,瑞气氤氲。各地妈祖庙(宫)的进香团队,以及本地妈祖信众,好几万人聚集在湄洲祖庙之前,虔诚上香、膜拜、祈福,人山人海,秩序井然,真是一瓣心香到湄洲。

2、卤簿

妈祖“出游”(或“出巡”)时,有“銮驾”和“卤簿”等两者兼而有之的执事和仪仗队。

所谓“銮驾”,就是妈祖“出游”时所坐的神舆。所谓“卤簿”,就是仪仗队。

仪仗队包括:龙头杖、大锣、长管铜号、铜镜、红灯、彩旗、“天上圣母”街牌、“肃静”牌、“回避”牌,以及金钅戊、玉斧、大刀、画戟、驱妖牌、斩怪刀等器械仪仗;有由人装扮的开路神、八班、御林军等神曹;还有吹笙、车鼓、十音、八乐、马队、妆阁等队伍;最后是香亭、“鲎扇”和凉伞等拥护着妈祖的神舆。

“卤簿”的缘由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卤”,就是大盾。“出游”时兵卫以大盾为前导,其余仪仗队排列的次序,都记在簿籍里,故叫“卤簿”。一是说:“出游”时以卤水洒道,使路面不会马上干,可以清除尘埃。仪卫在簿籍里明明记载着:“以”卤开头,故叫“卤簿”。

3、船模

因为古代木帆船在海上航行时,主要依靠风力,如遇到狂风骇浪,则有生命、货物之危,所以出海渔民及航海商人往往寄托于海神妈祖的保佑。如化险为夷,则是妈祖的神功,就要按照被保护的船为模型制作一只小船,供奉在妈祖庙里,并求今后能继续得到妈祖的保佑。

山东长岛县庙岛天后宫,为宋代福建人所建,原有船模350多只,其中有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赠送的“威远号”军舰模型。可惜这些已在“文革”中被破坏了。庙岛天后宫已辟为长岛县航海博物馆,馆内陈列几十只船模,其中有关东船、东海船、沙船、机帆船等。

香港白堂天后宫正殿中门,悬有木刻航船。正殿天后神位前、桌旁左右、墙边,各有一只中国式帆船模型,长约2米多,船上装有古炮及天后圣像。

澳门妈祖阁的船模,是仿明万历间一只遇风漂流来澳门的闽人货船而制作的。殿边还有一只用巨石雕刻的石船,与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颇相似。

厦门忠仑神霄宫分灵于厦门何厝顺济宫,现位忠仑公园(原忠仑苗圃)内。历史上修建数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从高处看神霄宫,被绿树所环抱,四周绿树成荫,百花齐放,走进神霄宫仿佛走进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使人心旷神怡。

4、祭海

涵江霞徐天妃宫于妈祖诞辰和羽化升天之日,都由地方人士和商绅主祭:宫中正殿挂起“天后圣迹图”,偏殿正中挂上“天文星图”。宫内外点灯结彩,神坛前安放一只装满五谷的大海螺壳,宴桌、鲜花,灯火辉煌,香烟缭绕。午后涨潮时,还在海滩上排好宴桌,以全猪、全羊为祭品,祭祀妈祖及其父母、兄嫂,称为“祭海”。这是莆田独特的祭典。

5、妈祖信仰研究,妈祖文化的外延

自古以来,妈祖文化在社会中就有十分广泛的积极影响。直至现今,妈祖文化仍然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成为我国文化研究中重要的学术文化课题之一。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关于妈祖文化的外延,看看都有哪些相关课题。

妈祖文化的外延指的是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

一、妈祖文化与中外关系史

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

6、猜你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2056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