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高山族丧葬习俗,你知多少? 高山族的风俗

来源: 最后更新:23-03-30 10:09:44

导读:

1、高山族丧葬习俗,你知多少?
2、高山族过春节的风俗知多少
3、高山族在中秋的习俗文化是什么?
4、解析:高山族

文章目录:

1、高山族丧葬习俗,你知多少?

2、高山族过春节的风俗知多少

3、高山族在中秋的习俗文化是什么?

4、解析:高山族过年习俗文化

5、高山族收获节传统习俗知多少

6、猜你喜欢:

1、高山族丧葬习俗,你知多少?

在许多民族的观念中,死亡是很神秘的事情,高山族也不例外。高山族人认为,非自然死亡者是“恶死”,对“恶死”者尸体葬法与“善死”者不同。本期小编就带你去高山族文化了解高山族丧葬习俗。

1、裸葬。高山族的一种随葬习俗。人死后,脱去衣服,用鹿皮包裹,亲属四人将尸体抬至山顶,打开鹿皮,使尸体置于其上,再把死者生前所穿衣服盖在身上以殉葬。俗认为,这样还“洁”而去,尸体虽裸露,但灵魂却穿了衣服;人死后尸体无关要紧,无形的灵魂却可以离开肉体而存在。

2、恶尸葬。高山族丧葬风俗。高山族人认为,非自然死亡者是“恶死”,对“恶死”者尸体葬法与“善死”者不同。泰稚人把战杀、自杀等非自然死亡的视为恶死者,将其尸在发现的地方就地掩埋。

妇人在室内难产死亡或无亲属送终而死者也视为不吉,将其埋于屋内,视为禁忌之地,插上稻草作记,家人弃屋而另建新室。赛多人发现横死、战死等非自然死亡者,即告诉死者亲属,就地掩埋,并举行火葬,堆石于掩埋处,以示禁忌。富人则将自杀、他杀、路毙、火亡的就地埋葬。

3、祭灵。人死后在家停灵三天,出殡前举行盛大的祭灵仪式。祭灵时一般要杀马或牛。杀马时把马拴在灵前。长子跪于马前,在马蹄上撤酒后杀掉。祭灵时,由一长者诵祭文,其内容包括死者姓名、年龄、籍贯、得病和亡故的日期、送葬祭灵的物件等等,其他人在棺前或灵位前脆着,当晚以牛马肉招待亲友,称之为“告灵饭”。对辈高年长的死者家祭灵尤为隆重,娘亲一般要带一口活猪当场杀了献祭,其他人一般也带祭品前来参加。

2、高山族过春节的风俗知多少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沿袭了中华文化,高山族也过春节。高山族过年的习俗和大陆地区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食俗方面还是民俗活动都有较大的区别。现在就来了解下属于高山族独特的春节习俗吧。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3、高山族在中秋的习俗文化是什么?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而在高山族文化中,中秋有着更特别的习俗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背篓会

高山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风俗盛会,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月亮升出后举行。会前,“卡吉达安”(主持人)将社内情窦初开的姑娘和开始长绒须的小伙子们召集到槟榔树林里,背篓会开始,头人将红布一晃,未婚男女就迅速散开,在欢呼声中,小伙子们就拥向槟榔树,开始采撷这象征着长青、爱情和预示生活幸福的槟榔,姑娘们则在一片欢笑声中,背起用红、黄、蓝、白各色花纹图案编织的轻巧雅致的小藤篓跑开了,小伙于在后面追逐。

月光下,互相追逐嬉戏,年青人边舞边唱。穿着开满花朵彩色衣裙的姑娘们,在人群中穿梭,小伙子们在后面追逐,将槟榔投进姑娘的藤篓里。姑娘回头瞧那投槟榔的人,如果不是自己看中的小伙子,就带着歉意笑着将篓里的槟榔抖落出来,又唱着跳着向前跑去;如果投来槟榔的人是自己意中人,便带着羞色笑着地掏出绣荷包,送与小队子,然后牵着他的手,向长吉达安跳去。

长吉达安就向他们敬酒祝福,姑娘跪下双膝,小伙子弓身半跪地同声感谢他,接着酒杯同饮而尽;然后手拉手地跳进那神秘的槟榔林里,向美丽的月姑娘送去他们心中最优美最柔和的歌声。对那些在这次求情盛会中一时还没有找到意中对象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长吉达安又送给他们安慰,勉励他们在明年使“心中爱情的种子萌芽,开花”。背篓会通宵达旦,在月落日出之际结束。

托球舞

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集在“日月潭”边,在银辉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相传古代,大清溪边有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花姐,靠捕鱼度日。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都不见了,天昏地暗,禾苗枯萎,花果不长,虫鸟哭泣。大尖和水花决定要把太阳和月亮找回来。他俩在白发老婆婆指点下,用金斧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阳的公龙;又用金剪刀杀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龙。他们还拿了大棕榈树枝,把太阳和月亮托上天空。为了征服恶龙,他们永远守在潭边,变成了大尖和水花两座大山。这个大潭,人们就称它为“日月潭”。

所以,每逢中秋,高山族同胞想念大尖和水花夫妇的献身精神,都要到日月潭边来模仿他们夫妇托太阳、月亮的彩球,不让彩球落地,以求一年的日月昌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解析:高山族过年习俗文化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节日,代表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了。在春节期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你的一定也参与过很多春节活动,体会一些习俗,那么你知道高山族是如何过春节的吗?让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高山族文化吧。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5、高山族收获节传统习俗知多少

高山族是对居住在我国台湾省的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在福建和东南亚等地也有族人分布。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高山族同胞们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族节日,今天就让小编为你介绍,高山族的收获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高山族收获节又称为“丰收节”、“丰收祭”、“丰年祭”等,是高山族一年之中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祭典,在每年秋收季节举行,为期一周左右。高山族之中的众多支系,如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等都要庆祝丰收节。

布农族的丰年祭

布农族的丰年祭称为“丰收节”或“收获节”,很有特色。布农族的主食为小米,收获节于小米成熟时举行,具体时间由构社或族老商定。按照布农族的传统习俗,小米成熟收割前的十五日内,家庭成员不得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非外出不可,外出前不得吃青菜、香蕉、甘薯、玉米、盐、糖之类食物,只能用红、绿、树豆及无盐肉食充饥。

祭日前一天,各家各户去自种的小米地撕下两根粟穗,送至村社的司祭家,入到公共粮仓中,待第二年播种时领回播种。祭日当天,司祭家杀猪并煮新米饭招待各家家长。当天晚上,各户杀猪煮新米饭吃。出嫁的女儿或姐妹一般也应回娘家过节,她们也可以分一份肉带回。吃了新米饭,即可全面开镰收割。

鲁凯族丰年祭

以小米为主要农作物的鲁凯族,在每年农历八月中前后举行收获祭,作为一个年度的终止,并迎接新的一年。离乡在外的鲁凯族人回到家乡共襄盛举,感谢上天赐予作物的丰收,祈求平安。祭祀前,浓厚的节庆气氛笼罩着村落,家家户户忙着缝制传统舞衣,用稻米掺小米酿造甜酒。

祭典当天,迎灵、献祭、山地歌舞、秋千大赛、抛物比赛等传统民俗活动轮番登场,一直到深夜才结束。收获祭中,烤小米饼(“烤饼占卜”)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将小米面团带到特定地点(通常都在村外野地),地面上铺石板,烧热后将小米面团放在上面,再覆以香蕉叶,再压一个石板,三十分钟左右后,拿开上面的石板和香蕉叶,用烤出来小米饼,作为当年农作与狩猎的卜问。 推荐:高山族的风俗习惯

如果饼烤得太干,预示着当年可能雨水较少;烤得温润,表示当年的雨水丰沛。烤小米饼的仪式只限男性参与。此外,还有“引灵报信”、“保佑灵魂祭”、“男人祈富祭”、“洒圣水祭”等祭典仪式。过去收获祭长达七至十五天,后来大都集中于一天举行,各部落举办时间大都集中在八月中旬。后来只有少数部落仍然保存传统的“烤饼占卜”,大多数的部落已改为歌舞比赛等活动。

卑南族丰年祭

卑南族集中居住在台东县卑南乡。早期的卑南族跨年祭是当时卑南八社对报佳音、猴祭、狩猎祭、凯旋祭、部落丰年祭、联合丰年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丰年祭是跨年祭的最高潮。跨年祭于十二月下旬,持续到新年,因此而得名。

部落丰年祭在凯旋祭之后。狩猎队伍回来后,在会所广场前,大家围着营火共舞,跳传统年祭的舞蹈。槟榔、米酒中混合着歌声舞蹈,非常热闹。最盛大的联合丰年祭在元旦举行,集合南王、宝桑、知本、建和、初鹿、槟榔、泰安、利嘉等八社部落联合举办,活动内容包括表演传统舞蹈、技艺等,是全卑南族人共聚之日。

后来的卑南族丰年祭在每年七月间举行。进行准备工作之后,在开幕仪式上大家共享民族风味佳肴,观看青年跳勇士舞,晚间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最后一天由祭司长向祖灵祭祀祝祷,丰年祭至此圆满结束。

6、猜你喜欢:

标签: 中华传统习俗  中秋节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有哪些  元旦传统习俗  冬至传统习俗  春节传统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xingzuo/fenxi/15232.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