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来源: 最后更新:22-09-22 06:53:45

导读: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到了端午节有很盛大的庆祝活动,端午节是几月几日?最近手头有些紧,端午节可以借钱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到了端午节有很盛大的庆祝活动,端午节是几月几日?最近手头有些紧,端午节可以借钱吗?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龙舟赛、放风筝、挂艾草、挂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传统民俗文化,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可以借钱吗

有需求的话可以借。

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逢年过节是不借钱的,过节的时候借钱有一种欠债很久的感觉,而且,过节的时候别人家里也要置办物品,这时候找人借钱有些欠妥当,所以,如非必要,还是不要在过节的时候借钱。

关于端午节的禁忌

1、不吃娘家的粽子

在我国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闺女出嫁了,在端午节的时候不可以回娘家过的,不然的话,会有走霉运的时候。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信则有不信则无。

2、不游泳

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端午节到来时,一些“不祥之物”都是最凶恶的,它们想要找替身来为自己还阳,要过重新的生活。所以,在我国的有些地区,是不会让孩子们在这天里游泳的,因为有些地方出现过溺人的事故,所以更加的忌讳起来。

3、小孩子戴的香包小心保管

民间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小孩子的香包不见了,那么会在一整年里会有着灾难的时候的;到过了端午节之后,孩子们可以直接把自己所佩戴的香包顺手扔到河里或者水里,这样就可以避灾。

4、忌恶月、躲午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五月份就是一个恶月,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有了一些躲午的习俗;如果是在周岁以内的婴儿,会被直接送到外婆家避灾。

端午节干什么

1、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2、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5、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6、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7、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8、游百病

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端午节高速路不免费通行,自己开车回家要备好零钱方便快速通过收费站。

我国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了每年高速路免费通行的节日安排,其中:春节、清明节、劳动节以及国庆节这四个法定节日期间高速是免费通行的。而端午节虽然是法定节日,但是并没有在高速免费的范围中,也就是说:端午节高速路不免费通行。

标签: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生活常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shenghuo/shenghuo/48299.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