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德·席尔瓦的人生回眸(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地位)

来源: 最后更新:22-07-02 05:04:44

导读:德·席尔瓦的人生回眸

在汽车设计这门高深的艺术工作中,持续用前卫创新的作品开拓我们的视野,并打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设计师可谓少之又少,德•席尔瓦是这样一个。

●1952年2月27日,德•席尔瓦(Walter Maria de'Silva)出生于意大利科莫,在他21岁的时候,也就是1972年末,德•席尔瓦在菲亚特风格设计中心开始了此后长达近40年的汽车设计职业生涯。

●1975年,他加入了米兰的Studio Bonetto,主要工作是负责内部设计项目。1979年,德•席尔瓦回到都灵,进入著名的乔治亚罗Italdesign设计工作室。在此期间,他主要负责菲亚特品牌内饰设计。

●1986年,德•席尔瓦被阿尔法•罗密欧招致麾下。当时,为阿尔法•罗密欧设计车型是很多设计师的梦想,因为阿尔法•罗密欧才是意大利美感的代表。意大利评论家伍波托•依可曾说:“如果其他国家创造了设计理论,那么意大利创造的就是设计的美学。在这个设计的国度中,盛产的是性感的时装、家具、顶级跑车,杰出的设计使汽车不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成为梦想的象征物、超越平凡世界的入口。在这其中,阿尔法•罗密欧无疑是佼佼者。

●1998年,166诞生随之诞生。就是在这个时期,阿尔法•罗米欧凭借自己独具魅力的设计,宣布自己的荣耀回归。1998年,德•席尔瓦凭借阿尔法•罗密欧出色的表现被雄心勃勃的大众集团挖了过去,负责大众子品牌西雅特(SEAT)的设计工作。德•席尔瓦到来后,让过去一直活在菲亚特和大众阴影之下、完全没有灵魂的西雅特焕发了青春,使其树立了独树一帜的年轻动感风格。毫不夸张地讲,是德•席尔瓦造就了后来西雅特的辉煌。

●1999年,时任大众集团总裁的费迪南德•皮耶希将德•席尔瓦带到大众集团,担任旗下子品牌西雅特的主任设计师,代替何歌特(现在奇瑞“观致”品牌设计总监)。德•席尔瓦给西雅特带来活力与动感的设计基因。德•席尔瓦将品牌设计理念传递给西雅特之后,推出Leon更多升级版(Cupra,Cupra R和FR),而Alhambra和Arosa得到升级,随着第三代Ibiza和第二代Cordoba下线,德•席尔瓦几乎完成了对西雅特全系车型的改革。

●2002年,由于西雅特出色的表现加上彼得•希瑞尔入主大众集团,德•席尔瓦接手奥迪设计部门,同时监管兰博基尼、西雅特等品牌的设计大权。在此期间,德•席尔瓦才真正被中国车迷接受并认识,众所周知,奥迪是一个强调技术和机械的品牌,其产品质素向来不比奔驰和宝马差。但是在当时,奥迪在外形设计上的存在感并不强,这也导致它无法提升在高端消费群体中的形象。大众集团深信德•席尔瓦能够为奥迪的外形设计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后来,事实证明德•席尔瓦做到了。

德•席尔瓦在奥迪首款设计作品是2004年日内瓦车展问世的奥迪A6,新奥迪A6是德•席尔瓦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杰作。尤其是可以形成经典的盾形“大嘴”中网格栅,奠定了之后奥迪家族样貌。德•席尔瓦是一位重视品牌设计基因的大师,他在阿尔法•罗密欧和西雅特时都曾通过重新设计格栅来改变车型甚至整个品牌的设计风格。

●2007年1月,德•席尔瓦被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任命,代替居纳克(Murat Günak)接任大众集团设计总监,负责大众集团所有乘用车品牌的整体战略,包括斯柯达,西亚特,大众,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和布加迪等。德•席尔瓦认为,设计在奥迪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我认为我所带领的奥迪设计团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它设计语言更加鲜明、更加独特。我的任务就是创造一种全新的、改良后的设计语言。”在他的带领下,奥迪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我们有目共睹,尤其是特点鲜明的“大嘴”格栅,让人可以清楚地辨析出奥迪的风格。

德•席尔瓦塑造了“最美”的大众,他成功的将意大利人激情、浪漫和感性的一面带给这个以严谨而出名的德国品牌。随着德•席尔瓦荣升为大众集团设计总监,大众新车纷纷褪下居纳克(Murat Günak)时期浮夸的造型,再次披上了低调、内敛又不失个性的“横向”家族脸谱。

标签: 席尔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qiaomen/qichebaoyang/186311.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