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24米17岁的她,完胜日本队

来源: 最后更新:24-06-27 04:37:18

导读:2.24米17岁的她,完胜日本队,国青,亚洲杯,奥运会,张子宇,中国女篮,中国女排

日前在深圳举行的国际篮联U18女篮亚洲杯赛,年仅17岁的中国女篮中锋张子宇三场小组赛面对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日本分别砍下19分7篮板、36分13篮板、44分14篮板的恐怖数据。

在与日本队的关键一役中,清晰的展现了张子宇在球队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虽然日本女篮多次利用速度和三分球给国青女篮制造威胁,但张子宇始终是她们无法逾越的大山,日本运动员跳起来都无法干扰张子宇的投篮。

首次亮相国家队洲际比赛的张子宇,成为这届U18女篮亚洲杯中的最大亮点。因为比赛中的惊人表现,身高达到2.24米的张子宇被球迷和媒体称作中国女篮的“下一个姚明”。

为了更好地指导张子宇,国青女篮选派名宿陈楠担任助教。身高1.97米的陈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因为此前自己从未接手训练过如此身高的运动员,自己曾经踩上一个板凳,试图站在和张子宇相同的高度去思考问题。

“张子宇是多年以来难得一遇的人才,会给中国女篮带来更多的希望。”陈楠说。



张子宇面对日本队防守持球进攻 图/国际篮联

降维打击

在已经进行过的三场U18女篮亚洲杯的小组赛中,中国新闻周刊多次在现场感受到了张子宇对于对手的“降维打击”。

张子宇的打球方式,即便不懂篮球的人都能轻易看懂。队友将球高吊到篮下,张子宇高举双手利用身高优势接球,对手的身高根本无力形成干扰,张子宇则完全不用起跳,一抬手就可轻松将球放进篮筐。

国青女篮助教陈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目前比赛来看,张子宇的确是对手无法也无力解决的点。

不起跳的得分方式对于张子宇很省力,只要她自己不发生失误,命中率就会有绝对保证。三场比赛,张子宇合计51投45中,命中率高达88.2%。

而在防守方面,张子宇也几乎不用起跳,张开双臂就是一道屏障,对对手形成强大威慑。在篮下区域,对手接球后即便做了假动作也很难形成投篮或上篮出手,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

据中国新闻周刊现场观察,张子宇绝非是一名只靠身高和“蛮力”打球的球员。她的投篮手感非常柔和,并且能够按照球队的既定战术策应队友,随后再伺机深入篮下取得有利位置。

另外,张子宇在接球后,也会先观察队友位置再判断是否自己发动进攻。三场比赛中,一些大范围的传球助攻队友投篮得分,也足以显示张子宇有较为出色的球场大局观。

在U18女篮亚洲杯小组赛的过程中,一位国际篮联的工作人员在交谈中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张子宇的比赛视频已经在国际上广泛传播,甚至在部分时段的热度超过了正在参加欧洲杯的法国足球运动员姆巴佩。

由此,张子宇也引发了众多世界体育媒体争相报道,知名度迅速扩大。但张子宇并不为之烦恼,她说:“生活是一段美妙的旅程,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我把身高视为送给我的礼物。”

而每次被反复问及与姚明的对比,张子宇也并没有回避,“既然大家说我像姚主席,我也会去努力地向他看齐。”

“我没有姚主席高”

就在U18女篮亚洲杯前,国青女篮曾在秦皇岛集训。训练营中,中国新闻周刊曾向张子宇求证确切身高。

“如果不穿鞋的话,我的身高大概在2.23米到2.24米之间,没有超过姚主席的2.26米。”张子宇说。



张子宇在中国篮协媒体日接受采访 图/叶珠峰 摄

张子宇的父母都曾是职业篮球运动员。父亲张磊曾是原济南军区男篮球员,身高达到2.13米;母亲于瑛曾是山东女篮主力中锋,身高是1.98米。

山东当地媒体早就“盯上过”张子宇,相关报道显示,出生于2007年5月的张子宇,在小学一年级时,身高就达到了1.60米,并且以平均每年超过10厘米的速度长高,小学毕业前已经超过了2.10米,以至于课桌、床铺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专门定制才能使用。

张子宇的母亲于瑛多次入选过各级女篮国家队,退役后也曾在山东女篮梯队任教,还曾在2013年出任U19国青女篮的助理教练,对于女篮运动员青少年阶段的培养有着丰富的经验。

早年间,于瑛曾对媒体表示,在张子宇幼年时期,外界就有不少声音希望让张子宇走专业篮球路线。但作为母亲,于瑛始终很谨慎。

于瑛的态度是,如果张子宇喜欢篮球,家里会支持她接受业余训练,但是学业不能荒废,能否最后走职业,要结合每一步发展去判断。所以在张子宇的成长阶段,于瑛每一步都在理性、冷静地进行判断和选择。

虽然小学毕业后,张子宇一度前往篮球名校清华附中就读初中,但此后考虑到训练、生活和学习的平衡,于瑛还是将张子宇带回到济南市体校初中部。而在初中毕业后,张子宇又以篮球特长生的身份升入了山东省实验中学,在山东省青年队进行训练并兼顾学业。

在本届U18女篮亚洲杯的比赛现场,于瑛一直拿着纸笔在记录着球队和比赛细节。对于女儿受到的热捧,于瑛也非常谦虚,“这是子宇第一次代表国家队打洲际比赛,重点还是要检验训练成果和全队配合的情况。她毕竟只有17岁,多少还是有些稚嫩。”

交流中,于瑛并不希望外界过早地把光环强加在女儿身上。在她看来,一名年轻运动员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如果收获了太多外界的赞誉,造成的影响或对未来发展不利。

对此,本届国青女篮主教练王桂芝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和张子宇曾经单独交流过如何应对外界关注和压力的问题,但张子宇表现得很平静,她知道自己的身高一定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关注,所以心态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比赛间隙,张子宇的一位队友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不少天赋高的运动员在性格当中多少会有些强势和骄傲,但是张子宇身上完全没有。“她很有礼貌,性格也很友善,队里都很喜欢她。”

队友透露称,张子宇因为身高,训练内容确实比较特殊,不少时间是单独跟随训练师练。但除了训练以外,张子宇并没有和队友任何的不同,除了球场上必要的大声呼喊,张子宇日常总是很温柔。

“我们总会想去抱抱她,也希望被她抱一抱,感受一下她带来的温暖。”队友笑着说。



性格上,张子宇也是球队的“开心果” 图/国际篮联

前途无量

中国女篮的历史上,2.09米的陈月芳、2.06米的郑海霞以及如今2.11米的韩旭,都是值得信任的内线支柱。而世界范围内,郑海霞、澳大利亚女篮运动员坎贝奇、美国女篮运动员格里娜都曾在女篮领域构建了极强的统治力。

公开资料显示,曾经世界上最高的女篮运动员是2.18米的波兰运动员玛戈·戴德克。张子宇的身高,放眼世界范围内也是难以寻觅,因此她身上的想象空间大得出奇。

不少国家队层面的专业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张子宇的身高决定了她的下限已经不低,未来的发展决定了她的上限将到达何处。

一位中国篮协的青训教练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青年比赛和成年比赛因为运动员发育阶段,训练强度的区别,比赛内容有很大不同:“在青年组比赛中,张子宇的身高优势体现得更大,后续随着年龄增大,参加对抗更激烈,防守更有针对性的成年队比赛,优势或许会逐渐缩小。不过张子宇在成年后,也可以通过逐渐增强力量训练来提高对抗性。其身体机能的支撑,如腰、膝盖、脚踝、心肺的负荷,在后续发展中都非常关键。”

“未来,只要张子宇能在国内成年女篮比赛中呈现出上佳表现,毫无疑问下一步就是冲击世界舞台。从目前中国女篮国家队的年龄和构架来看,如果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她最快能赶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该教练表示。

但篮球毕竟是集体项目,需要5人协作,倘若未来的中国女篮以张子宇为核心搭建球队,那么还需要在其他位置的训练和培养上“加快节奏”。

此外,克服伤病,也是大个子们需要直面的困难之一。在比赛现场,中国新闻周刊观察到,张子宇在目前的比赛中,需要穿上厚实的护膝,小腿也需要戴上护具保护胫骨,赛前热身准备环节有专职体能训练师负责,训练内容与全队有所区别。

从过往负责过张子宇训练的教练们表述来看,对其训练普遍是“呵护”为主,围绕张子宇构建的比赛风格也主张“扬长避短”,力争其有上限更高,跨度更长的职业生涯。

例如,山东女篮青年队主教练栾明杰曾对媒体表示,只在安全无对抗的状态下训练张子宇的弹跳,但是比赛中不允许张子宇起跳。原因是张子宇不跳,别人也摸不到其手肘,张子宇跳起来反而有受伤崴脚的风险。另外,栾明杰认为张子宇的跑动能力肯定不如小个子球员,但在大个子球员中也属正常范围内,因此不必对张子宇的跑动能力过分担心。

本届U18女篮亚洲杯前,张子宇曾对外公开表示,自己除了要在本届亚洲杯和队友一起争取冠军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就是希望自己能在国际赛场上扣一个篮。

但三场比赛后,张子宇展现了统治级别的能力,扣篮反而是一件次要的事情了。

作者:叶珠峰

编辑:胡克非

标签: 国青  亚洲杯  奥运会  张子宇  中国女篮  中国女排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467384.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