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一个县城的供热“争夺战”:投资过亿,30年特许经营权5年被收回,非法抢夺还是合法接管

来源: 最后更新:24-05-23 11:01:05

导读:一个县城的供热“争夺战”:投资过亿,30年特许经营权5年被收回,非法抢夺还是合法接管,供暖,岷县,宏源,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协议


▲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丨韦星 发自甘肃岷县

编辑丨何先锋责编丨李彬彬

“他们这是非法抢夺,令我心寒。”5月20日,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源公司”)董事长张永告诉红星新闻,被剥夺供热权前,他已为岷县的供热项目投入3亿多元。

“宏源公司的供热,可以说群众、部门以及与之合作或提供服务的相关公司都极为不满意。”5月22日,岷县住建局副局长刘明珠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我们聘请评估公司对宏源公司的资产评估显示,其资产为1.22亿元,但目前宏源公司仅在定西市、岷县的法院,涉诉金额就高达1.6亿元,已出现资不抵债。”

相互指责中,宏源公司和岷县住建局的“蜜月期”也成往昔,进入剑拔弩张阶段。据红星新闻了解,目前宏源公司起诉岷县政府行政协议一案已获甘肃省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孰是孰非,将见分晓。

从2018年的“蜜月期”到如今“闹离婚”,宏源公司和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恩怨”,得从六年前说起……

“蜜月”

为期30年的“特许经营权”

5月20日,甘肃。红星新闻记者见到宏源公司董事长张永,他向记者提供的《岷县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建设项目合作投资协议书》《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协议》等材料显示,2018年8月,岷县政府授权岷县住建局(甲方)与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乙方)签定《特许经营协议》,甲方授予乙方在该协议有效期和规定地域内,独家享受供热业务的经营权利。

《特许经营协议》显示,乙方,即宏源公司享有在岷县老城区(含迭藏河东岸)、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的独家供热经营权利,时间为2018年8月24日至2048年8月23日。

张永之前是河南省江苏商会会长,2018年3月一天,商会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说,岷县有个供热项目招商。张永深知,供热项目前期投入较大,但一旦建好且有足够经营期,后期回报也会不差。

为此,张永和朋友来到岷县实地考察。张永说,当时和岷县谈得比较投缘,合作框架协议在2018年5月就拟好了,之后在兰洽会上签了合同。


▲相关《特许经营协议》

2018年6月27日,宏源公司在岷县的供热项目剪彩动工。宏源公司提供的材料称,此后公司以1500万元受让109亩国有土地使用权,投资近1.6亿元建设了热源厂1座,安装116MW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及辅机、环保设施、电器自动化控制、烟囱、煤棚煤库、输煤廊、中控室、办公大楼等,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此外,为解决岷县城区大部分老旧小区供热设施严重老化的问题,公司投资约2亿元建设更新了覆盖全城区域的管网合计40余公里,建设改造换热站20余座。”张永介绍,通过升级改造后,基本保障了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的需求。

2023年7月6日,宏源公司在给岷县政府《关于岷县住建局收回我公司供热特许经营权并由县城投接管有关问题的专题汇报》中称,运行5年期间,其投入约3.7亿元。

“投入约3.7亿元后,突然收回我公司的特许经营权,转给城投公司旗下公司运营,我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张永说。

“供热价格是政府定价,但煤炭价格是按照市场运行。”张永告诉红星新闻,2018年刚接手时,当地煤炭价格为580元/吨,随后一路上扬,到2020年,价格更是一度飙升到1900元/吨。

“供热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收慢,且接手不久就遭遇疫情冲击,五年累计亏损1.165亿元。”张永说,“随着疫情退去,公司开始步入正轨,但特许经营权被收回,公司被封。”

“离婚”

被提前中断的“特许经营权”

2023年6月13日,甘肃一家律所的律师来到宏源公司张贴关于解除《特许经营协议》的律师函。

该律师函称,鉴于贵公司(宏源公司)涉诉多、负债高、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供热资产被查封,存在被司法拍卖的风险;供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不能维持供热公司的正常运营;设备维护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诚信经营;群众投诉量居高不下,对供热现状极为不满,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等,依据民法典、住建部等相关法律规定,贵公司已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构成根本违约……贵公司违法、违约行为已严重影响岷县供热保障,危及公共利益,且会导致《特许经营协议》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据此,岷县住建局委托前述律所发出的这份律师函称,“自贵公司收到本律师函之日起,解除岷县住建局与贵公司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并收回集中供热经营权”。张永表示,公司对此不能接受。

岷县住建局向红星新闻证实其委托律所发出这份律师函的存在,原因正是前述律师函中提到的问题。


▲岷县住建局有关通知

2024年5月22日,岷县住建局副局长刘明珠及县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接受了红星新闻采访。岷县住建局向红星新闻出示《2022-2023年岷县城区集中供暖期部分群众反映问题及入户测温图片》资料,“这主要证明宏源公司供热质量不高。”刘明珠说。

岷县住建局还向红星新闻提供了2023年5月8日由岷县信访局给该局发出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供暖信访工作的提醒》。该文件显示,自2020年以来,群众关于供热方面的投诉有100余件(不包括向住建部门的投诉),其中网上投诉11件,来到信访大厅投诉45件,群体信访22次,赴省市信访3件……

刘明珠表示,群众通过电话等向岷县住建局的投诉更是多达上千件,但去年城投接管后,整个县关于这方面的投诉量降低了96%。

此外,岷县人社局于2023年5月24日形成的《关于岷县宏源热力有限公司欠薪投诉有关情况说明》称,2018年以来,该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21件139人,金额为253.799万元,人社局多次督促,对方拒不支付。

岷县城市建设投资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5月9日给岷县住建局的报告中称,2018年8月,岷县宏源清洁公司、岷海热力公司(张永任高管)负责城区供热后,存在以下问题:宏源公司使用通源供热公司部分资产,拒不签订协议、支付租赁费用问题……按设施设备残值倒推租赁费3416.18万元;城投公司借给其的3000万元,截至2023年5月9日仅归还利息114万元,剩余本金、应付利息、违约金3681.6万元尚未偿还;拖欠岷县城区供水公司水费,截至目前累计应付水费1166440.25元。

2023年5月12日,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岷县住建局发出的《建议函》指出:消费者对宏源公司的投诉举报问题突出,诸如供热温度不达标;存在随意停止供暖;要求缴纳不符合实际的滞纳金……

《建议函》最后,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宏源公司问题多,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民生问题突出,为从根本上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为岷县2023-2024年度供暖季提供更好供暖环境,建议贵局严格加强监管,对出现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必要时更换供暖供公司经营主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为顺应民意,最好由政府直接管理供暖民生工程。”

“哪家公司、特别是服务企业能保证不被别人投诉?何况有不少还是恶意投诉。”张永告诉红星新闻,“从日期上看,包括相关部门对我司的投诉都集中在某个时期,这背后真是巧合?”

官司

案件已获天水中院受理

2023年7月12日上午9时许,岷县城区集中供热问题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率队进入宏源公司接管并封存宏源公司资产。

同年7月27日,岷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告:为满足岷县城区集中供热需求,确保2023-2024年度供热安全、平稳、有序运行,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同意县住建局解除与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签订的《岷县城区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并收回其特许经营权。


▲岷县人民政府公告

“《特许经营协议》的签订,地方政府会给投资方一定优惠条件,以此调动投资者积极性、保护其合法权益。”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张永的代理律师认为,这类协议具有契约性,而契约性特点是合意性、互选性和灵活性,即遇到问题时,双方可以谈判和商量,这点在协议中也已写明。

记者注意到,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第十三章关于“特许经营权的终止”部分载明:因特许经营协议任意一方认为有必要时,经过甲乙双方协商可以提前终止本协议,并签订提前终止协议。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时,按照争议解决机制,终止前任意一方都有义务继续履行本协议的义务不得擅自提前终止本协议。

该律师表示:“你认为我做得不好,可以商量好才接管,而不是一纸律师函就直接解除或收回特许经营权,进而进行所谓的临时接管,这实际上侵犯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红星新闻了解到,今年5月,宏源公司起诉岷县政府行政协议一案已获甘肃省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5月22日上午,岷县住建局局长焦维忠也向红星新闻证实了这一消息,“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

岷县住建局副局长刘明珠说:“张永说他为此投资3.7亿元,但我们请的第三方评估公司评估是1.22亿元,谁是谁非以及我们的相关措施是否合法等问题,我们相信法院,也尊重法院判决。”

标签: 供暖  岷县  宏源  特许经营权  特许经营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457245.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