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中央督察通报“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赴现场督导

来源: 最后更新:24-05-19 11:05:43

导读:中央督察通报“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赴现场督导,尹弘,鄱阳湖,省委书记,江豚,长江

(原标题:中央督察通报“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赴现场督导)

5月18日消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了“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典型案例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5月18日,省委书记尹弘深入南昌县和鄱阳湖湖区,调研督导典型案例通报有关问题整改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采取有力举措,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

中央督察通报“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江西省委书记尹弘赴现场督导

3月24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省领导任珠峰、陈敏随同督导调研。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南昌县大沙坊矮围面积达4万亩,圩堤没有拆除,水体严重污染,为劣V类”问题。尹弘直奔问题现场,实地察看大沙坊湖矮围面积长度,了解形成原因和问题症结,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要对督察指出的问题认真反思、主动认领、立行立改,抓紧制定整改方案,确保问题尽快整改到位。现场挖掘机正在作业,当地即知即改着手拆除矮围。尹弘强调,要全面梳理自查,将鄱阳湖内各类矮围全面摸排清楚,对非法矮围依法依规进行整治,确保鄱阳湖水系健康。

来到朱港码头,尹弘乘船深入鄱阳湖湖区,察看了解鄱阳湖禁捕退捕和江豚保护情况。他说,这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我省“禁捕和江豚保护不力”的问题,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实,重点水域禁捕和水生生物保护落实不到位。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长江江豚保护,持续巩固长江及鄱阳湖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成果。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南昌县磨盘洲存在“围湖造田”等问题,尹弘通过无人机传输画面察看现场情况,与省直有关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研究整改工作。他强调,要坚决扛起整改责任,全面梳理排查问题,坚持科学精准、依法依规、系统整改原则,统筹解决好磨盘洲“围湖造田”等问题。尹弘指出,鄱阳湖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鄱阳湖流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保护,守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尹弘在调研中强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现的是党中央权威,是对我省工作的把脉问诊。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扛好生态环保和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主动认领问题,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实效。要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和水平。(江西日报)

相关新闻

中央督察组暗访发现小江豚被困油污 当地官员:绝对不可能是江豚 它是大青鱼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5月17日集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江西省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西省发现,南昌、九江、上饶多地的鄱阳湖区仍然存在大量人为建造的矮小围堤,同时还有盗鱼团伙用拉网、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2022年至2023年,鄱阳湖内发现有5头江豚死于渔网或渔网线缠绕。九江庐山市砂石码头违规非法施工,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督察组在现场暗访时看到一头小江豚正在一片油污中拼命挣扎。督察组还发现,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当地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工作不力,导致鄱阳湖保护修复中的相关问题长期存在。

《中国环境报》披露了此次暗访经过。

据报道,今年3月24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疏浚船只发生漏油事故,一头小江豚被困油污区域。

“是江豚!”督察人员不敢相信眼前的画面。在距离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2.7公里的水面上,一头小江豚在油污里转圈、挣扎,想找到逃离油污的路,但都失败了。


2022年至2023年鄱阳湖内有5头江豚死于渔网或渔网线缠绕 视频截图

九江庐山市有关部门的一位同志对此说,“绝对不可能是江豚!它只是条大青鱼。”

“怎么可能是青鱼,这么明显的江豚特征,没有背鳍。需要立刻救助!”在督察人员纠正后,这位同志随即又说那可能是黑鱼或者水獭。

经过督察人员反复说明,这位同志终于承认这是一只小江豚,并解释,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据报道,小江豚被发现后,由于当时没有救助条件,督察人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只能请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驱离,引导小江豚游出油污区域。

督察人员发现江豚的位置是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建设现场,该项目位于庐山市星子镇沙山村。2024年3月督察组暗查发现,该工程正在进行疏浚作业。3月22日和24日,疏浚船只两次发生漏油事故,建设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既未报告也未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放任油污污染周边湖面。

这里距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仅2.7公里,项目建设是否考虑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对鄱阳湖重要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影响专题论证报告》,详细评估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提到了对江豚的影响。同时表明,工程水下施工应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3—6月)及鱼苗摄食育肥期,选择12月—次年2月的枯水季节进行,但要主要观察江豚的迁移情况,避免对江豚造成伤害。因此,该工程在3月进行疏浚作业属于违规操作。

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检验长江大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曾经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影响,江豚濒临灭绝。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2022年,长江江豚数量达到1249头,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而这千余头江豚,有接近一半生活在鄱阳湖。2022年的调查显示,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约为492头,分布范围逐步扩大。这也说明鄱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江豚保护措施有力有效。小江豚被困油污事件说明,其生境保护工作是存在漏洞的。

报道显示,督察人员在当地取证非法捕捞时,还遭遇了威胁。

督察人员回忆,当时在九江庐山市湖区特别是长湖圩内,有十几人的盗鱼团伙用拉网、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督察人员想用无人机拍照,被盗鱼者阻挠。

与督察人员对话的人态度恶劣,在督察人员坚持拍照取证后准备离开时,他还趴在督察人员车窗处威胁。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该典型案例时指出,江西省有关部门和南昌、九江、上饶沿湖三市对“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不够,监管缺位、工作不力,攻坚克难力度不足,导致鄱阳湖保护修复中的相关问题长期存在。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5月17日,江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省委书记尹弘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江西省第一个典型案例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这次曝光的典型案例指出了“鄱阳湖保护修复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有的地方对贯彻落实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监管缺失、工作不力。要认真反思、照单全收,主动认账领账,分析原因、厘清责任,坚决抓好整改整治。要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抓紧制定整改方案,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完善举措,确保整改实效。要坚持举一反三,系统整体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切实守护好一湖清水。

标签: 尹弘  鄱阳湖  省委书记  江豚  长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455596.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