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洋奶粉大力“进攻”中国市场 国产品牌压力山大

来源: 最后更新:23-12-06 12:36:22

导读: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让众多母婴用品相关行业再次看到了“光芒”。尤其是奶粉行业,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让众多母婴用品相关行业再次看到了“光芒”。尤其是奶粉行业,二胎政策刚刚落地,一些商家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作好了大力“进攻”二胎市场的打算。

在这些企业当中,除了国产的几个大品牌之外,从未进入过中国市场的洋品牌,也纷纷“涌入”中国市场,都希望在里分得一杯羹。

据媒体报导称,2016年开年就有多款洋奶粉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日前,来自瑞典的老牌奶粉企业Semper在天猫网站开设旗舰店,打开官方销售渠道;原装原罐的荷仕兰奶粉也宣布在中国市场推新品,打开中国内地多渠道销售格局。

实际上,目前进口奶粉已经占到国内奶粉消费量的一半,未来这个比例更有提升空间,洋奶粉的进入会不断挤压国产奶粉的生存空间,国产奶粉2016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新一轮“中国布局”来了

如果说,在过去五年之内全球性的乳粉企业已基本完成“中国布局”,那么在2016年一些在区域市场享有盛誉的外资乳粉也将开启全力开拓中国市场之旅。

2015年12月29日,瑞典Semper奶粉宣布在天猫国际开设其首家官方旗舰店,由此进驻中国市场。据介绍,作为北欧领先的婴幼儿食品公司,Semper已经拥有近80年的历史,该品牌的奶粉也通过海淘、海外代购等渠道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

无独有偶,荷仕兰(香港)乳业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自2016年起该公司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两款从澳洲原装进口的中高端婴幼儿奶粉。资料显示,荷仕兰是欧洲奶粉品牌,由香港海丰控股、香港洪桥投资等共同出资组建,目前主要在香港和澳门市场销售。

在业内人士看来,瑞典Semper以及香港荷仕兰的进入也只是2016年洋奶粉冲刺中国市场的开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中国市场在本就具备增长力的前提之下,焕发了更加巨大的潜力。

据有关专家预测,“全面二孩”放开后,每年新出生人口大约在300万~800万之间,估算将每年增加8万~21万吨纯奶粉的需求,而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年需求量为60万吨。

洋奶粉整体量增价跌

增量21万吨的奶粉市场,令所有企业垂涎,但是谁又能成为最后的王者?在业内人士看来,2016年国内乳粉配方注册制度的推进将会使得国产乳粉迎来一轮大洗牌,这恰恰又为洋奶粉的进入提供了契机。

此外,在国家空前严厉的监控之下,2015年又有国产奶粉多次登上质量黑榜,消费信任还未真正建立的环境,对于国产奶粉的发展依旧不利。“

实际上,国家对于奶粉质量的把控和奶粉企业的清理是从洋奶粉开始的,2014年5月1日起,未在国内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该政策对洋奶粉进行了一轮洗牌,而今年有望实质性推进的配方注册制度,会对国产奶粉产生前所未有的淘汰效果。”行业人士如是介绍。

除了上述政策原因之外,国外进口乳粉的价格不断下滑又为洋奶粉增添了优势。 有乳业专家认为,2016年国产奶粉的压力会非常大,由于定价有了一定的空间,洋奶粉将进一步渗透至三四线城市,这更将直接挤压国产奶粉盘踞的市场空间,2016年国产奶粉与洋奶粉之间的争夺战不可避免。

国产奶粉的应对之道

按照乳粉行业的统计,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年需求量为60万吨,2015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进口量已经达到了20万吨,据行业人士的保守预测,2016年这一数量将增至30万吨,几乎会占到市场供应量的一半,换句话说,国内消费者每消费10罐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5罐都来自于国外。这对于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

据北京商报报道,实际上,在电商渠道开放之际,有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人士便表示出了经营的难度,不过由于该品牌区域性较强、服务半径较短,一定程度上能够自给自足,但是该企业人士也表示,已能够深切地看到消费环境的变化,即从线下门店到线上网店、从区域品牌到选择国外奶粉品牌。

乳业专家认为,国内乳粉企业压力空前,首要的应对方式是完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提升行业的集中度,将资源和优势集中在一起,以强制胜。此外,差异化竞争和转型也是企业生存的出路之一。

就这一方面来讲,似乎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感知到了这一点并付诸行动。就在2015年,贝因美牵手韩国每日乳业,发展特殊用途奶粉;合生元则收购澳大利亚保健品公司,从单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向多元化的家庭营养品提供商转型。这一转型的背后,就是国产乳粉在现实难题前提前寻找合适的出路。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400401.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