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关于天地的四字成语 关于天地的四字词语

来源: 最后更新:23-11-26 09:05:21

导读: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在中华优秀文化中,真心诚意的心性,已成为人们对真善美价值追求的人生信仰。我们既为《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在中华优秀文化中,真心诚意的心性,已成为人们对真善美价值追求的人生信仰。

我们既为《二十四孝》的故事所感动,又为《列女传》母仪精神所打动。

我们既为孟姜女哭倒长城的真诚爱情故事所打动,又为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喜鹊搭桥相聚的真挚故事所感动。

俗话说,真诚所至,感天动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达致感天动地、金石为开之影响和作用,莫过于修养其心意,做到真心诚意。

汉语成语的“真心诚意”,实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期道家和儒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真”为道家思想所偏重,“诚”为儒家学说所偏爱。“真”与“诚”内涵相近,皆言纯粹而无凿伪之义。汉语词语的“真诚”,就是两派思想融合的体现。

人生价值观上言,真心真意或诚心诚意,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同时是人生修为的境界。

心之真,在道家是人格境界;意之诚,在儒家是人品修养。心性不真,方有真之修的工夫;意念不诚,方有诚其意的工夫。

人生方法论上言,诚心诚意或真心精诚,既是内在自得的心灵体验,又是对外在发挥作用和影响的道德功夫。

在道家看来,精诚内于心,则神气动于天;在儒家看来,至诚有诸己,则所过者化。

就如两种不同语言的翻译一样,“真”与“诚”虽为不同思想流派的核心价值内涵,然相互可以解说和界定。

人生的修身正心,有真与诚的说法之别。

在早期道家看来,心之真得自于修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身之真,是“道之真以治身”(《庄子·让王》)。身真则心真,真心则身真。心与身一体,相互证验其真。

在早期儒家的思想中,修身在于正心,正心本自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大学》)。“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诚,就是“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自谦。

儒家所言的“诚意”,在老庄思想中就是德真的无伪。“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庄子·渔父》)。真体现于人理上,是“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此岂非真诚之至?

相较而言,儒家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之诚,与道家“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之真,达到了异名而同义,皆是纯而无杂、无伪的意旨。

从人性禀赋上言,早期道家认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而早期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源自道或天,诚本自天之道,皆为人性本有禀赋。

至诚或德真之性,体现在“素其位而行”(《中庸》)上就是“不愿乎其外”的“无入而不自得”。行为纯而无伪,不诱惑于外,自能真诚不已。

人性的感动化人,有真与诚的德化之别。

真心诚意作为人性价值观念,之所以为人们所认可和尊崇,既在于它为人生作为的修身之本,又在于它有感动化人的影响和功效。

在儒家的思想中,认为“至诚而不动者, 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儒家思想重视以诚动化于人,认为“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故有心悦诚服之说。

与此相类,道家注重精诚之真的动化人之作用。“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精诚之真的动化功能,体现为“以天心动化”(《文子·精诚》)上。“精诚内形”,必是“气动于天”。

相较于儒家的“未有至诚而不动者”思想而言,道家认为“精诚形乎内,而外喻于人心”是“不传之道”。以道御民者,若是“精诚弗至”,则民众弗从。

早期道家的外王理想是:“至人精诚内形,德流四方”。见“天下有利”,则是“喜而不忘”;见“天下有害”,则是“忧若有丧”。既能如此,就会使天下无哀民,而各得其所。

早期儒家的外王之道是:“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则未有不成王道者,“所过者化”。

人生的真心诚意,皆为求诸己之修为。

不论是道家“真心”学说,还是儒家“诚意”思想,皆为求诸己而以修身为本的价值意旨,体现了以追求真善美为旨归的价值理想。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认为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反求于身,是求诸己之为。“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反身而诚”,是求诸己而诚身。以修身而诚身为本,就能达致“至诚”。

求诸己而尽己性,就是至诚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而尽人之性,进而尽物之性,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中庸》)至诚无息,自能博厚高明,悠久无疆。

在《老子》思想中,求诸己而修身,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溥”。此正如儒家以诚身达致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思想。

修为的推及扩充,就是功夫的由浅至深,真诚不已。“深行之谓之道德,浅行之谓之仁义,薄行之谓之礼智”(《文子·上仁》)。古者,修礼智正一乡,修仁义正一国,修道德正天下,此正如孟子的诚心推恩之意旨。

至诚之极,可以感天动地。至诚者,参赞天地化育,而令天下为之化,“所过者化”。

精诚所至,必是金石为开。德真者,神气动化天地,而令天下为之化,“无远弗届”。

没有真诚,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真实的精神世界,丧失了感化和获得人心的道德利器。

拥有真诚,既是一种乐趣,获得童真之乐;又是一种享受,得享天伦之乐

做真实的自己,就会黑白分明,真挚纯洁。

做真诚的自己,就会做人老实,待人诚实。

做真正的自己,就会坚守真理,付诸真情。

ps:【项目】淘宝项目邀请用户即可获取收益

ps:【活动】支付宝大额红包点击扫码领取

ps:【本站主题】自适应资讯类的网站主题

标签: [db: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398741.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