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台积电海外建厂为何麻烦不断 台积电海外工厂

来源: 最后更新:23-09-02 10:09:35

导读:台积电海外建厂为何麻烦不断,美国,德国,工厂,台积电,张忠谋,英飞凌

本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作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台积电的一举一动备受岛内外关注。自2020年5月,台积电启动在美国的建厂计划,目前正赶工兴建;日本厂区随后开工,有望在2024年启用;至于在德国的工厂,一般预料会在2025年至2026年之间完工投产。但台积电的海外布局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麻烦不断。归根结底,台积电在美国的建厂计划并不是单纯从商业利益出发,而是美国与民进党当局共同施压的结果。

美台两边互相指责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于2021年动工,位于凤凰城北郊,占地超过445公顷。最初计划投资120亿美元,2024年投产5纳米工艺。不过,在美国的高压政策之下,台积电不得不在去年宣称投资将增加到400亿美元,工厂增加到两座,其中一座工艺升级到4纳米,另一座则将在2026年直接投产3纳米。当初台积电派遣上千名工程师携家带口前往,美国总统拜登还亲自出席移机仪式,台美媒体更是大肆报道。结果没过多久,台积电与美国厂的矛盾,就像连续剧般一出接一出上演。



台积电

今年7月,台积电坦承美国亚利桑那厂因熟练装机的人才不足,4纳米制程量产时间将由原定的2024年年底延至2025年。董事长刘德音表示,须从台湾调派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培训当地技术员工。结果引发亚利桑那州工会的强烈反弹,该州建筑业工会(BCTC)会长巴特勒称,当地劳工40年来为英特尔建造和装配晶圆厂,拥有技术及经验,台积电将建厂延误归咎于美国工人,只是想引进低薪工人的借口。BCTC是亚利桑那州最大工会之一,代表超过1.5万名建筑劳工。他们已开始请愿,要求联邦议员挡下这些台湾人的签证。

这一幕不禁让台媒回想起,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多次提到的美国工会问题——去年12月台积电赴美设厂移机典礼(上图)上,拜登高喊“工会回来了”,张忠谋7月在一场活动上坦言,当时听到这句话觉得很刺耳。台积电美国厂总裁哈里森受访时解释说,从台湾派过来的工人负责安装极紫外光设备,而美国很缺这类专精的工人。况且从台湾找工人去美国工作,除了要支付公平的工资,还要负担搬迁、住房与其他费用,成本反而更高。

但事情显然不会这么容易就告一段落。8月4日,台积电与亚利桑那州州政府签署一项职场安全协议,为期两年。台积电同意接受该州对建筑工人高于联邦标准的安全监督与审查。这些额外的安全措施包括对工人提高透明度、接受亚利桑那州职业安全与卫生局更密切的监督,以及加强对领班及全体员工的培训。8月下旬,英美媒体又开始新一轮直指台积电的操作。美国《商业内幕》称,一名亚利桑那州工厂工人表示,台积电工地安全违规现象很常见,有一次数百磅的重物松散地悬挂在工人头顶上方,“这是很严重的安全违规行为”。他还提到,现场许多台湾工人都穿着网球鞋而不是靴子,且没有戴护目镜或手套。另据英国《卫报》报道,内部人士透露,美国厂承包商管理层组织混乱,而且台湾老板缺乏美国安全规范与法规的相关知识,“如果你不同意,他们就会威胁把你的工作转交给别人”,但在现场却从未见过负责推动或执行安全法规的人员。一名前台积电员工告诉《卫报》,他们很多人都觉得台积电只是尝试着和工会打交道,目的在于取得《芯片法案》的补助,而美国只是担心在与大陆关系紧张之际,需要有更多微芯片在美国生产。

对于美国工人的指责,台湾舆论也不服气。“怎么可能?”前“立委”蔡正元8月30日在节目上称,台积电不是“一般工厂”,有一律非常严格的管控。旅美工程博士徐纪高则认为,台积电选址就是个错误,因为亚利桑那州位于科罗拉多河最下游,缺水缺工问题严重,但因美国要求其去凤凰城,台积电因此妥协。有评论称,亚利桑那州除了土地便宜之外,其他硬件条件并不完备,先前动员来此的员工也在社交媒体上大倒苦水,不仅承诺的绿卡难以兑现,美国当地员工更难以接受加班文化,人事管理成本飙升。而且台积电在巨额投资之外,申请美国补助却面临“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



拜登现身工地

在德国面临更强势的工会

美国厂的麻烦没有解决,台积电8月8日又宣布,与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计划共同投资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ESMC),提供先进半导体制造服务。ESMC总投资金额超过100亿欧元,目标是在2024年下半年建厂,2027年底开始生产。台“中央社”称,届时月产能约4万片12英寸晶圆。筹备中的合资公司经监管机关核准并符合其他条件后,将由台积电持有70%股权,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各持有10%。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分析称,同样是西方国家,在美国要掌控台积电核心技术的当下,台积电却毅然决然转头向德国抛出了橄榄枝,很难说这不是在给美国使脸色。

不过德国现在技术工人相当缺乏,这也成了台积电的一大难题。英国《金融时报》示警称,台积电在德国设厂将面临劳力短缺问题。萨克森州经济厅厅长马丁透露,德国正面临严重技能短缺和人口老化,预计工作年龄人口将在未来10年内减少20万。德国《经济周刊》8月31日称,萨克森州经济部长表示,英特尔在马格德堡获得10亿欧元补助,台积电在德累斯顿获得50亿欧元补贴,德国政府对这两家芯片制造商的补贴,恐进一步加剧当地技术工人的短缺,使中型公司和初创企业备受冲击。报道提到,德国正庆祝英特尔能够在马格德堡创造3000个就业机会,但问题是劳动力从哪里来?德国经济研究所根据职业介绍所推断出职位空缺数量,其中在萨克森-安哈尔特/图林根地区,每100名失业人员就有252个MINT(数学、IT、自然科学、技术)类型职位的空缺,显示这是一个巨大的技能和劳力需求差距。

第二大难题是工会。半导体设备业者分析称,欧美工会态度强悍,将是台积电海外扩产的最大变量。美国厂的事情只是前菜而已,接下来工作法规冲突像薪资福利、人事制度与24小时轮班等考验接踵而来。台学者刘佩真直言,台积电赴美国建厂已有文化差异问题,未来在德国将面临更强势的工会。不过,台积电德国厂采取合资模式,可与当地业者分担风险。

“谁来拯救中小企业?”德国《图片报》最近称,德国给台积电的补贴,是柏林和汉堡之间铁路线改造成本的50倍。“联邦政府不能再代表大型外国公司的利益”,中小企业老板克里斯托夫·阿尔豪斯对《图片报》表示。《图片报》引用德国民调机构INSA的调查称,47%的受访者认为德国政府给台积电的补贴是错误的,超过35%的支持者。

“该离开时就离开吧”

台积电过去主要的芯片生产都在台湾进行,境外的12英寸晶圆生产只有2016年获批在南京设立的厂区。近年来,台积电将产线延伸到美国亚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和德国德累斯顿3地,一举形成横跨欧、亚、美的全球布局。除了在美国和德国外,日本熊本厂即将在2024年正式启用。熊本县8月17日公布,预计未来10年将投入总额1140亿日元用于当地基建,其中包括建设新铁路、道路与确保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大量水源等项目。


台积电

值得关注的是,台积电德国厂还没建,就已在当地引发争议——在德国设厂多年的芯片代工大厂格罗方德因不满德国政府对台积电的巨额补贴,扬言将向欧盟提出申诉。格罗方德法务长艾萨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称,补贴就像是“用类固醇喂养最大一只老虎”,只会增强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势力。格罗方德已向欧盟执委会提出异议,要求负责竞争的部门审查对台积电的补助是否合法。报道称,格罗方德在欧洲最大生产基地也位于德累斯顿,并在当地建厂长达25年,然而其所获得的补贴却不及台积电的一半。

台湾《商业周刊》称,台积电的竞争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台湾劳工,而美国劳工薪资不但较高,又不愿意加班,“这就是全球化的代价”。台积电在全球建立新厂,很可能造成台积电未来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资深媒体人陈凤馨对于台积电和亚利桑那州政府签署职场保护协议感到震惊,内容隐含着“亚利桑那州政府认为台积电是个坏老板,所以要为了当地工人好好监督”。她表示,台积电目前在美国陷入困境,主因是美国政治太过复杂,所以才掉入“死亡陷阱”。

台湾前“经济部长”尹启铭撰文称,台积电赴美投资完全是为了配合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不仅未能得到应有的协助,却得如此屈膝卑躬地应对各方需索和强悍态度对待,“不禁要呼吁台积电:该离开美国的时候就离开吧!”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是美国方面的要求,而台湾方面从一开始就是不情不愿的。然而这种做法并不符合真正的市场规律,是美国希望控制核心技术而产生的政治需要,而美国的政治期待和台湾民众、台积电,是有矛盾的。

不过,台积电真的能“离开”吗?张文生认为,美国不太可能轻易让台积电就此放弃在美国建厂,一定会试图让它在美国形成产业链。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又“有求于美国”,还是会在这种矛盾之下继续建厂。“台积电还是带有我们东方企业的管理思维”,这样在这种不情愿的情况下建设,台湾承包商和台湾的技术工人也面临严重的水土不服,自然就会麻烦不断。

标签: 美国  德国  工厂  台积电  张忠谋  英飞凌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361190.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