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观察|参会国翻倍,吉达会议能否为乌克兰危机带来“窗口期”?

来源: 最后更新:23-08-08 11:59:18

导读:观察|参会国翻倍,吉达会议能否为乌克兰危机带来“窗口期”?,外交,乌方,乌克兰,俄罗斯,拉夫罗夫,吉达会议


当地时间8月6日,40多个国家代表在沙特吉达参加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在会后合影。

乌克兰危机持续至今逾530天,各国对于尽快开启政治解决危机的呼声始终高涨。

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于当地时间8月5日至6日在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举行,共计42个国家的国家代表受邀参与此次会议,其中不仅包括乌克兰与美欧等西方国家,还有中国、印度、巴西、南非、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吉达会议是继今年6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平会议”之后,举行的第二次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国际会议。两次会议的显著差异体现在出席国家的数量,派代表出席或连线参加吉达会议的国家数量是哥本哈根会议的两倍多。备受外界关注的是,上次受邀参加哥本哈根会议却未派代表参加的中国,此次向吉达派出了代表团。同时,乌克兰与部分西方国家也认为会议的成果与中方的参与颇具“建设性”。

8月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也特别提到了“国际多边场合”,王毅强调,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在任何国际多边场合,都将秉持独立公正立场,发出客观理性声音,积极推动劝和促谈,致力寻求政治解决途径。

拉夫罗夫则表示,俄方高度赞同中方提出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立场文件,赞赏并欢迎中方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乌克兰欲借助此次会议争取到除西方国家以外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持中立立场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而作为乌克兰危机的另一关键方,俄罗斯在一开始便被排除在外,这也决定着会议成果的局限性。俄方也对这一未受邀的会议发出了“复杂的信号”。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7月31日表示将“密切关注”该会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则表示,这次会议是个“骗局”。

“吉达会议从参会方来看更具代表性,众多发展中国家和中立第三方参与并发声,成为未来吸纳俄罗斯参会以及举行领导人级别‘和平峰会’的重要基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赵隆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称,但需看到,俄乌双方在战场上仍保持较强的取胜意志,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几乎不存在妥协空间。因此,利用多边会议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第一步,取决于能否通过某种政治安排,将乌克兰和俄罗斯这对危机直接参与方同时纳入。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万青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则表示,举行此次吉达会议的时间节点值得关注,即会议是乌克兰和美西方高调反攻无果的背景下举行的。因此,相对于上次哥本哈根会议,乌克兰的立场出现“软化”,乌方也不再排斥与‘中立’的非西方国家之间直接对话,这意味着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时机正慢慢出现,但变数犹存。

考虑到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力量对比以及国际多边平台上各方的利益博弈,此次会议能否为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窗口期”的到来奠定基础,还只是昙花一现仍有待观察。

中方参会的“建设性作用”获肯定

在俄乌冲突的解决上,中方始终强调的立场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中方代表参与此次在沙特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也可视为落实这一立场的具体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会议上,中方的“建设性”角色也得到了乌克兰与西方国家的肯定。《华尔街日报》8月7日发布了题为《有中方出席,乌克兰和平问题磋商略有进展》的报道,文中援引西方国家外交官的观点称,中国在这次会谈中总体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乌克兰的一名高级官员也表示,此次会议取得了成效。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还透露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纽兰(Victoria Nuland)在会谈间隙会见了中方特别代表李辉。该美国官员称:“有中方代表参与这次会谈非常好。”

谈及中方参与此次会议的考量,万青松向澎湃新闻分析称,中国主动参与国际危机的解决,但并不制造冲突(不同于西方的参与制造冲突,然后解决冲突),打破了西方对乌克兰危机叙事的垄断权,反击其对中国角色的抹黑。“这次中国继续派出李辉特别代表参会,西方舆论明确表示这是一个 ‘重大转变’,也说明中国以外交方式努力解决乌克兰危机更加得人心。”



李辉 资料图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此次会议地点选在沙特也有一定“象征意义”。数名西方外交官员向《华尔街日报》透露,考虑到沙特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选择沙特作为主办国的部分原因是希望邀请中国参会。

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密切关注中方对俄乌冲突以及和谈的看法。在西方看来,中国被视为推动俄乌和谈的关键,并可能提供一种方式,将莫斯科的一些红线和关切纳入讨论之中。因此,沙特最高领导层和乌克兰都极力推动中国出席会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吉达会议上,中方再次介绍了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停火止战、开启和谈”的12点建议。今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不过,报道称,参与此次会议的部分欧洲国家对该计划持不同立场。

尽管如此,一名了解磋商情况的人士认为,“各方(的看法)在现场得到了反馈,这是一种很好的交流。”路透社援引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的分析称,中国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俄乌冲突,“但北京也知道,在目前阶段,西方不太可能接受中方提出的和平倡议”,但另一方面,“北京也不想缺席由非西方国家领导的其他可信和平倡议”。

各方意在缩小分歧,危机解决变数犹存

尽管参与吉达会议的各方未发表共同宣言或是出台后续进一步促谈措施,但不少参会国家的外交官员认为,各方的分歧已经较上次的哥本哈根“和平会议”有所缩小。

在上次哥本哈根会议中,乌克兰曾力促主要发展中国家接受该国总统泽连斯基提出的和平计划,该计划以俄罗斯完全撤军为前提。多个发展中国家对乌克兰这一主张并不认可。不过,《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此次吉达会议中,乌克兰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似乎更希望达成共识。一位欧洲高级官员表示,乌克兰没有再次敦促其他国家接受其和平计划,其他国家亦未坚持要求基辅放弃该和平计划,在俄罗斯是否应从乌克兰撤军这一问题上也没有出现“口水战”。



当地时间6月24日,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乌克兰问题会议与会者合影

赵隆也分析称,与6月2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和平会议”相比,吉达会议更加具有建设性。在尊重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共识的前提下,各方并未就某一具体的“和平方案”进行选边站队,而是利用此次会议缩小分歧,缓解乌克兰危机长期化的负面外溢效应。

相比于哥本哈根“和平会议”时较为强硬的态度,乌克兰在此次会议中的立场为何出现变化?万青松分析称,其背后原因与乌克兰的反攻行动并未根本性改变战场形势,战局依然胶着有关。“实际上,在这次会议前后,乌克兰的立场相对软化了,至少泽连斯基言辞上不再过于激烈,乌方也不再排斥与‘中立’的非西方国家之间直接对话。这意味着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时机正在慢慢出现,但依然存在不少变数。”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由于乌克兰危机的直接方——俄罗斯并没有受邀参与到此次吉达会议,也决定着会议成果仍相对有限。针对这场未受邀参加的“和平会议”,俄罗斯方面回应称,没有俄方参与、不考虑俄利益的乌克兰问题相关会议“毫无价值”,但同时称俄罗斯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问题持开放态度,愿意接受“严肃认真的提议”。此前,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还向塔斯社表示,金砖国家参加吉达会议可向乌克兰及西方传递一些理智观点,鉴于此,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国代表与会“可能会带来某些益处”。

目前,关于乌克兰问题的第三次国际会议的日期尚未确定,但赵隆提醒道,无论哪一国主办此类“和平会议”,如果不涉及如何为乌克兰提供长期、可靠的安全保障,如何解决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不通过“一揽子”双边和多边谈判解决各方诉求,特别是针对领土主权问题的制度设计,即便能够达成某种临时协议,其后续执行问题和乌克兰的持久和平也难以保障。

标签: 外交  乌方  乌克兰  俄罗斯  拉夫罗夫  吉达会议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350487.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