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四问“指鼠为鸭”

来源: 最后更新:23-06-17 08:12:06

导读:媒体:指鼠为鸭人员面临何种处分?

(原标题:四问“指鼠为鸭”)

中国新闻网消息,鼠头还是鸭脖?近日舆论聚焦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事件,终于有了结果。

6月17日,江西发布通报称,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根据通报,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

下一步,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并在全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源头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虽然官方调查结果证实异物确是鼠头,但此事依然有很多待解之问,此前校方发布的调查声明为何不见了?鼠头被发现,那鼠身又去哪了?指鼠为鸭者,该如何问责?

四问“指鼠为鸭”

截图: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情况通报

食堂除吊销许可证外还要面临哪些处罚?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蓝天彬告诉中新网,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污秽不洁、混有异物的食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蓝天彬表示,本事件中,食物中混有鼠头,可见卫生条件较差,食堂应当被吊销营业执照。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涉事企业主管人员如何处罚?

蓝天彬介绍,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违反法律规定,拒绝、阻挠、干涉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其中,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还告诉中新网,按照规定,违法经营的食品货值超过1万元,可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直至吊销许可证,公安机关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四问“指鼠为鸭”

网络视频截图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人员是否会被处分?

蓝天彬介绍,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对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配合,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造成不良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蓝天彬认为,本事件中,市场监督管理局涉嫌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指鼠为鸭,社会影响恶劣,应对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甚至给予开除处分。

他还表示,涉事学校指鼠为鸭,社会影响恶劣,也应对相关人员记过、记大过或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甚至给予开除处分。

学生能否要求赔偿?

蓝天彬介绍,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夏海龙认为,当天所有的食品都受到了污染,当天所有在该食堂用餐并购买涉事食品的学生都可要求相应赔偿。不过,这一情况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具体污染食品的范围和天数可能很难精确的查清,但至少当天和前后几天销售的食品应该都受到了污染。”他说。

延伸阅读

以“鸭脖还是鼠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谁能想到都21世纪了,一个鸭脖居然能搅得网上沸沸扬扬。

从某校学生在食堂就餐时发现饭菜里有一颗疑似“老鼠头”的视频在网上发布,到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微通报“食堂吃出老鼠头”事件确认异物为“鸭脖”,学生也发布视频澄清,再到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再次确认是“鸭脖”,6月以来“鼠鸭事件”相关的词条就没有下过热搜。

鼠鼠鸭

这不,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笔者一大早打开微博,“高考”果然是最热话题,但第二位又是这一事件的一个新话题“高校鼠头事件涉事窗口几乎没人去吃饭”。

四问“指鼠为鸭”

微博热搜

本来相关各方都已经回应是鸭脖了,这事照理说应该就可以圆满收场了,但大众的不满和怀疑却并未平息。舆论持续发酵,网友们更是开始了造词游戏,继“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之后,又出现了“鼠鼠鸭”这一“全新物种”。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发展脉络——

6月1日,网曝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吃饭吃出了老鼠头。“这是老鼠啊,老鼠的牙齿,看得出来不?”视频内容显示,该学生告知食堂工作人员吃出了老鼠头,但工作人员坚持这是鸭肉,“你说这哪来的老鼠嘛”。

6月2日,学校餐饮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已经看到视频了,会去调查核实处理。

6月3日晚,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布通报称,学生本人已确认“异物”为鸭脖,并澄清了视频内容。

6月4日,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称,6月1日当天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派人去核实,“拿去专门的检测机构送检,有时候看东西形状很像,但是经过工作人员核实,确实是鸭脖”。

在笔者看来,各方都证实是鸭脖,为什么仍有大量网友不相信?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是校方的处理方法。为了尽快平息舆论,送检结果还没出来,学校就自己先通报得出是“鸭脖”的结果,还拉着当事学生一起表态。这样的处理显然会引发大家的猜测,毕竟学校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更何况学生在学校面前有着先天的弱势。

四问“指鼠为鸭”

学校通报

加上网友们查询资料发现,该校不是第一次出现“老鼠事件”。早在2021年,学校食堂清洁间曾因出现过老鼠,被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当时学校的表态和处置方式,曾经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

这无疑又加重了网友们对同类事件敏感的神经,认为学校此次辟谣就是在打马虎眼,无非是又一次自说自话的表演,缺乏相当的可信度。

学校应该先固定住证据,找第三方调查公布结论,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其次,基于最朴素的认知,如果学生第一次发布的视频没有经过任何技术的处理,是“所见即所得”,那大家都看见了异物疑似有“牙”和“须毛”之类的东西。试问谁家的鸭脖子长牙、长胡子?昨天,某高校一位从事啮齿类动物研究30多年的专家也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不管是长度、形状,而且正好是上下两颗,从他的经验看,“如果图片真实的话,哪怕不是很清楚或者只有一个角度,我大致80%(概率)认为那是个鼠头”。

四问“指鼠为鸭”

视频截图

既然舆论已经发酵到一定程度了,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愿意出来背书,那就应该将整个鉴定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而不是指着图片辨认。没有完整的证据链条,那网友们怀疑送检物事前被调包或是别的什么手段,也是合情合理。

最后,公众关心异物是鸭脖还是老鼠头,其实是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和敏感。退一步说,大家都相信这确实是鸭脖了,那这个鸭脖就挑战了人们的生活常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鸭脖变异?其中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守住舌尖上的安全?也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此释疑。

四问“指鼠为鸭”

正常鸭脖 网络图与此事无关

此外,已经有鸭脖品牌的股价在6月5日开盘后闪跌,截至收盘共跌3.06%。股民纷纷调侃其为“鼠头”受害股。

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已经在详细调查。6月5日下午,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等市里的调查全部完成,“后期对外公布的话会给大家一个严谨的答复”。

在等待结果期间,笔者好奇,如果请今天的考生以“鸭脖还是鼠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奇思妙想,能否给证明“酷似鼠头的鸭脖”是“鸭脖”提出更好的建议。

标签: 违法  食品安全  记大过  记过  责任人员  媒体:指鼠为鸭人员面临何种处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338025.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