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美记者赫什:拜登去年6月就想炸“北溪”,但最后一刻感到恐惧而推迟

来源: 最后更新:23-02-15 01:47:40

导读:美记者赫什:拜登去年6月就想炸“北溪”,但最后一刻感到恐惧而推迟,赫什,白宫,美记者,科学家,法学家,美国总统,乔·拜登,美国政治人物


拜登 资料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15日报道,美国著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称,美国总统拜登出于恐惧,将轰炸“北溪”的行动从2022年6月推迟到9月,许多行动参与者认为这是疯狂举动。

这位记者解释说:“是的,他们(美国水雷手)在演习结束前行动了。但在最后一刻,白宫紧张起来。总统说他不敢这样做。他改变了主意,发布了新的命令,使他有可能在任何时候远程引爆这些炸弹。”

根据赫什的说法,拜登“下令在9月进行”,此次行动的许多参与者在“情报部门担任高级职务”,他们反对这个项目,“认为它是疯狂的”。赫什称,由于推迟行动,八枚炸弹中只有六枚爆炸。

这名记者补充称,美国领导人担心,在乌克兰冲突中如果形势对西方不利,德国可能退出对莫斯科的制裁,所以他决定安排一次破坏活动。赫什称:“北溪2号是德国自己暂停的,而不是国际制裁,美国担心德国会因寒冷的冬天而取消制裁。”



北溪管道被炸 资料图

2月8日,美国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发布了其调查“北溪”爆炸的文章。文章中称,2022年夏季在北约“波罗的海行动”(Baltops)演习期间,美国潜水员在“北溪”下面放置了炸药,三个月后,挪威人引爆了炸药。美国总统拜登在与国家安全问题团队进行了9个多月的秘密讨论后,决定破坏“北溪”。五角大楼随后表示,美国与2022年“北溪”爆炸事件无关,白宫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美国国务院呼吁相信美国的立场。

俄媒称,从美国官方表态后,这件事在西方几乎没有受到媒体关注。

2月1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了一份呼吁联合国就“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进行国际调查的草案。俄罗斯国家杜马预计将于2月16日对此草案进行审议。

草案内容显示,2023年2月8日美国记者西摩·赫什的调查结果证明,美国和挪威军队对波罗的海的“北溪”天然气管道进行了犯罪破坏。下达该命令的拜登政府应当负所有责任。这次犯罪行动破坏了俄罗斯、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地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长期不利影响,更对该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环境破坏。草案呼吁联合国对此进行国际调查。

延伸阅读:

美名记再爆料:"北溪"管道被炸 伯恩斯疑发挥重要作用

中新网2月14日电 在爆料“美国总统拜登批准、美国军方参与实施”炸毁“北溪”管道事件后,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再次发声,称美国炸毁“北溪”管道系“搬砖砸脚”,“愚蠢至极”。他还指出,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疑似在炸毁“北溪”管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觊觎下一任美国国务卿之位。



伯恩斯 资料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赫什在接受Radio War Nerd电台采访时说:“(炸毁“北溪”管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超越智力的愚蠢行径,是犯罪。白宫愚蠢至极。”

他还表示,美总统拜登专注于乌克兰危机。他称:“这对(拜登的)支持率有好处……拜登下了很大赌注,向俄罗斯展示……美国可以对抗俄罗斯。”

赫什还爆料称,伯恩斯想成为下一任美国国务卿,但质疑他疑似在炸毁“北溪”管道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否能助力其实现这一目标。

赫什在接受电台采访时称:“我知道伯恩斯想在新政府里担任国务卿……但我不确定这扇大门是否会为他打开。”



俄媒报道截图

另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赫什表示,“北溪”管道被炸毁背后的故事“并不难找到”,整个国际管道行业都知道“谁做了什么”,并指出“明显有一些北约国家参与其中”。

赫什称,主要新闻媒体并未发布很多有关俄乌紧张局势持续的报道,并感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许多媒体都已成为白宫和拜登政府的掩护。

赫什是美国知名记者、普利策奖得主,他于2月8日发布了有关“北溪”管道爆炸的调查文章。

文章称,拜登在与美国国家安全问题团队进行了9个多月的秘密讨论后,决定破坏“北溪”管道。美国潜水员在2022年夏季的北约“波罗的海行动”演习期间在管道下放置了炸药,三个月后,挪威人引爆了炸弹。

RT报道称,这篇文章的消息来源至今仍保持匿名,但赫什拒绝透露任何关于匿名消息的细节。他指出,他需要保护他的消息来源,并在文章发布之际承受因此带来的压力。

对此,美国和挪威方面紧急否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称,赫什文中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虚构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发言人也作出类似评论。挪威外交部也明确否认挪威政府支持美方行动,称“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回应表示,对“北溪”管道的袭击是“危险的先例”。佩斯科夫称,“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危险的先例。如果有人做了一次,那么他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点做第二次。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可以搞这样的阴谋破坏。”

佩斯科夫还表示,赫什的文章发表后,美方尚未与俄进行任何沟通。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赫什  白宫  美记者  科学家  法学家  美国总统  乔·拜登  美国政治人物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317640.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