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抗中神剧!美国拍的这版“长津湖”真是给我整笑了

来源: 最后更新:23-01-23 08:17:32

导读:抗中神剧!美国拍的这版“长津湖”真是给我整笑了,长津湖,美军,志愿军,空军,战机,战斗机

《军武次位面》作者:L-分队



▲视频截图

爷就是玩,没别的!

最近一段时间,一部美国战争电影《忠诚》(2022版)悄然在中国的互联网当中火了起来,这部讲述美国首位黑人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的电影由于将半部时长都放置在了朝鲜战争当中,并且重点刻画了长津湖之战时的景象,因此也被国内网友戏称为“美版长津湖之战”。



▲电影海报

冲着这个“美版长津湖之战”的噱头,我也看了一下。看完什么感受呢?答:这部电影里美军和志愿军的战斗场面,着实给我整笑了。



▲资料图

下面就让我们结合真实历史当中,志愿军防空部队的作战记录和当时朝鲜空战的具体情况来细品一番这部电影。

美帝“电风扇”暴杀红星米格

对于纯军事爱好者来讲,电影前半段是比较冗长的,没什么精彩刺激的看点。进入朝鲜战争的戏份已经是后半段的事情了。

该片战争场面的开端,是主角团们驾驶战机从航空母舰上出发,空袭鸭绿江上的桥梁和朝鲜新义州中朝一方的物资囤积点与防空炮。在执行任务前的简报环节,美军还特意强调了一番“不得攻击鸭绿江中国一侧”的纪律要求,显然,这是在凸显美国在当时对维护地区局势与和平所作出的“极致努力”。



▲美军的战前简报,要求所有飞行员不得攻击中国一侧的目标

对照真实的历史,这些台词当然完全是在搞笑。



▲1950年遭美军轰炸后的我国平民

在空袭任务开始之后更是槽点满满,电影中的主角杰西·勒罗伊·布朗 (Jesse Leroy Brown)作为美国军队历史上的第一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驾驶的是一架F4U“海盗”螺旋桨式战斗机,这也是真实历史当中布朗的座驾。



▲历史上的布朗在航母甲板上的留影

他们的任务是为执行对地攻击的A1“天袭者”攻击机提供护航,电影演到这里,一切还算正常,然而随后出现的一架米格15战机就实在是让人“绷不住了”。



▲单看美军的部分,还是可以的

这架孤零零单挑整个美国海军航空兵编队的米格15机翼上赫然喷涂着一枚红五星机徽。



▲电影当中出现的“红星米格”,这个红星应该是比照苏联空军的机徽制作的

相对历史而言,这架米格15和这个红五星都十分的突兀。在真实的朝鲜战争当中,朝鲜空军在战争爆发时虽然组建了一定的空中力量,但是其战机都是雅克3、雅克9、伊尔10这样的老式螺旋桨战机。



▲朝鲜人民军的雅克9战机,这是朝鲜空军建立时的主力

在战争初期,这些战机还能为朝鲜人民军提供一定程度的空中支援,但是当美军大规模介入朝鲜战争之后,随着大量先进美军战机和精锐飞行员的参战,朝鲜人民军的空中力量便被迅速消耗殆尽。

在美军越过38线,攻入北朝鲜纵深时,朝鲜空军实际上已经处于全军覆没的状态,甚至于美军的飞机,一度把北朝鲜境内值得一炸的目标全打完了。大家在电影《长津湖》中看到的,美军飞行员因为一时找不到值得空袭的目标而拿地上的死尸比拼枪法的剧情,实际上还是比较还原的。



▲电影《长津湖》当中美军飞行员拿死尸练枪法,打中了潜伏中的志愿军

朝鲜空军掌握米格15战斗机,并且重新组训恢复战斗能力重返北朝鲜,是1953年停战之后的事情了,这时候即使有漏网的个别朝鲜战机发起反击,也不可能是米格15。

而如果是中苏空军对美军发起反击,则不可能只出动这么一架飞机孤零零的抵挡整个美军大编队。按照现在苏联的解密档案显示,苏联空军第一次投入朝鲜战争,是在1950年的11月1日(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同美韩军爆发地面战斗),那一天,苏联空军的米格15从沈阳和鞍山两个机场各起飞8架次, 在“安东-新义州”上空同美军交战,苏军在空战中一共击落了2架美国飞机,除此以外,中苏一方的高射炮还击中了2架美军飞机,苏方在该次空战中没有损失。

因此,在电影中出现的这架米格15着实是缺乏现实依据,并且,虽然中、苏、朝三国空军使用的机徽都带有“红色五角星”元素,但是这三军的五角星都是不一样的:



▲苏联空军的机徽



▲中国空军的机徽



▲朝鲜空军的机徽

在整个朝鲜战争当中,中苏两国空军的战斗机采用的都是朝鲜空军式样的涂装,苏联空军甚至是穿着志愿军的军服驾驶战机同美军作战。



▲我军战斗英雄王海的座驾,使用的是朝鲜空军的涂装

也因此,电影中那架画着苏联空军红星机徽的米格15,实在是为了艺术而“架空”的产物。

除了本身十分穿越以外,这架米格15的战术表现也堪称“行为艺术”,作为战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当中的杰出代表,米格15相比于当时还在服役当中的那些二战螺旋桨式飞机,拥有两个无与伦比的优势,一个是超强的速度,一个是强大的火力。



▲资料图

作为喷气式战斗机的米格15拥有1107千米/小时的强悍速度,而主角驾驶的F4U只能飞700多千米/小时,也就是说米格15在战斗中对F4U拥有先天的巨大优势,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是米格15驾驶员主动选择突袭F4U机群,那么他会选择利用速度和爬升率的优势,进行“一击脱离”式的战斗。先是高速接近敌人,然后用2门23mm和1门37mm航炮的恐怖组合选一个“倒霉蛋”将其打爆,之后加速脱离,不给F4U机群任何反击的机会,而后找机会再来一次……



▲米格15的火力组合,其37mm航炮原本为对付轰炸机而设计,一发命中就能撕裂F4U

事实上,即使是美军也承认,其F4U机群在朝鲜战争当中在面对朝鲜空军的雅克9战机时还能不落下风的进行对抗,而在面对新锐的米格15时就完全处于下风,唯一一次F4U反杀米格15的记录出现在1952年9月10日,一架米格15错误地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架F4U在混战中进入了盘旋,F4U利用对手的错误才将其偶然击落,而且该架F4U随即就被赶来的其他米格15击落了。



▲朝鲜战争中的F4U“海盗”机群

而电影当中那架米格15的表现完全就是“送人头”,这架米格15在完全没有任何友军掩护的情况下,独自选择和美军庞大的机群进行对抗,在意图阻止美军轰炸地面目标的防空战斗当中,米格15不但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打击A1攻击机上,甚至还和美军的护航机F4U玩起了低空格斗……

在低空格斗当中,米格15作为一款喷气机被速度远远慢于自己的海盗稳稳地拿捏,就稳定地跟在后面放空炮,左边打三发,右边打三发,就是不往主角驾驶的战机上打……



▲哎,爷就是玩,没别的!之所以一个炮弹命中的镜头都没有,应该是米格15航炮的威力不好弱化(夏亚:威力再大打不到就没有意义?)

最终,在完美规避了所有正确战术抉择的情况下,红星米格机被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双机配合完美暴杀……



▲视频截图

讲真,要是中、苏一方空军米格15的飞行员都是这素质,那就不可能有后来朝鲜战场上著名的“米格走廊”了……

用鱼雷机的方式炸鸭绿江大桥

赶跑了在空战当中上演行为艺术的“红星米格15”,紧接着美帝的主角又来了一出对地打击中的“行为艺术”。



▲现实当中的鸭绿江大桥,一座为公路桥,一座为“铁路/公路两用瓶”,公路桥被炸断之后,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路/公路两用桥”一直被我军抢修成功,沿用至今成为“中朝友谊桥”

这两座桥中的一座先被美军的攻击机机队炸断了,要问为什么美军的攻击机都把炸弹集中在了一座桥上?那就只能回答:这不得给主角留一座发挥嘛!

为了凸显主角的“枪法”好,技术高,电影导演在这里上演了一出经典的赵子龙情节,让主角一人驾驶战机单枪匹马闯入中国高射机枪的防空火网当中执行炸桥任务。

这也是整个行为艺术的高潮所在,我个人强烈怀疑这里是导演有关美日之间的海战电影看多了,愣是让主角开着F4U海盗挂载无制导火箭弹,上演了一出鱼雷机超低空突袭日本战列舰的戏码。

在一般情况下,在袭击地面目标时,攻击机都会采用俯冲轰炸或水平轰炸的办法,从上向下投掷炸弹或发射火箭弹,前期即使有低空接近的举动,也是为了躲避敌军雷达或对空观察哨的观察,临近目标时都是要拉起之后再俯冲的。



▲攻击机对地面目标发射火箭弹的真实录影

针对大桥这样的目标一般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桥面在天空中看来是真的一个“面”状目标,被弹面积很大,比较容易打中,攻击的战机炸中目标之后迅速拉起脱离,很快就能逃出地面小口径高射炮或是高射机枪的有效射高范围,自身也安全。



▲电影中的志愿军使用的是高射机枪



▲电影中的主角在袭击企图已经暴露的情况下,选择违背命令,单骑水平低飞闯关

而电影中的这位飞行员,冒着中国军队密集的机枪弹雨,先来个超低空通场,这一举动不但将自己的战机置于数挺高射机枪的火网之中,并且大大延长了高射机枪的射击窗口,使得高射机枪可以全程在低空追着飞机打……



▲在导演的帮助下,中国军队的高射机枪手显然不知道什么叫“提前量”

然后,美军的主角像鱼雷机攻击战列舰那样,对着大桥的桥面平射了火箭弹,这段剧情实在是让人“难绷”,鱼雷机超低空平飞投弹,是因为人家扔的是鱼雷,打得是战舰。



▲鱼雷机这么扔鱼雷是因为那是海战……

鱼雷装药量大且战舰的整个侧面都是可以被鱼雷命中的“实心”部位,所以这样的攻击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换成战斗机和火箭弹就完全不一样了,大桥桥面的侧面积远远不如正上方的面积大,无制导火箭弹飞过去很容易错过桥面打空……



▲主角用两发火箭弹,平射击垮了一座桥

当然,在导演的刻意安排之下,我们志愿军的高射机枪纯粹成了摆设,主角的无制导火箭弹则打出了导弹的效果,轻松地炸断了中朝之间的运输桥梁。至于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桥梁附近,志愿军只有区区几挺高射机枪驻守,那自然是导演的巧妙安排了。

按照我军防空部队的战史,在鸭绿江大桥附近首开记录打下美军战机的是守卫当地的高射炮兵17团,1950年11月1日上午9时43分,高炮17团2营4连观察哨率先发现美制F-51野马式战斗机4架,企图低空偷袭,随后我军高射炮开炮射击,由于这次射击开火距离较远(敌机距我阵地斜距3000米),所以只是将敌机进行了驱离,没能取得击落战果。中午12时50分,设立在鸭绿江入海口附近的我军对空观察哨报告,4架美军F-84E型战斗轰炸机向安东(今日的丹东)方向飞行。



▲对地攻击当中的F-84E

高炮17团2营、3营两个营共六个高炮连在接到通报后随即进入战斗状态,我军2营的4连、6连部署在鸭绿江南岸朝鲜一侧,5连部署在鸭绿江中的岛上,3营的3个连则部署在鸭绿江北岸我国一侧,6个高炮连形成的是一张交叉火网。

冒进的4架F-84E战斗轰炸机在接近鸭绿江大桥的过程当中,陷入了高炮17团的交叉火力当中,4连指战员吸取教训,将敌机放近到了距离阵地斜距只有2500米的距离上,然后4门高射炮集火射击,击落其中一架,随即其他连队也击落一架。美军编队中残存的两架F-84E见状不妙,撤离了战场。



▲守卫大桥的志愿军高射炮

如果当年的电影主角,真的开着F-4U在鸭绿江大桥上这么飞一圈,那么它绝对会成为我军6个高炮连的好靶子……

长津湖的志愿军有坦克和狙击枪

长津湖之战及整个“第二次战役”,作为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从全面进攻转入总撤退的关键一役,在中美的军事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多部影视作品当中,为了给美军的全线溃退找一个“合理”的解释,美国的导演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加强志愿军实力”的办法,在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美国电影《坚韧的刺刀》当中,就出现了“我师对面,共军有两个装甲师”这样的神剧情……



▲不是我军不能打,而是共军太强大

在2022年的《忠诚》当中,为了体现美军被包围在长津湖地区的不容易,也给志愿军部队进行了加强,《忠诚》中一句表现美国海军陆战队汇总志愿军情报的台词是这样写的:“敌军大概一个连,还有坦克两辆。”



▲电影《忠诚》截图

可以负责任的说,假如当年长津湖地区的我志愿军部队在装备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步兵连能伴随两辆坦克支援的地步,那么别说陆战一师了,就是该地区的整个美国第十军加附属的韩国部队也都别想回去……



▲等到苏联援助的坦克在志愿军手中批量形成战斗力,长津湖之战早已结束

为了表现长津湖地区美军的勇敢顽强,志愿军的火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存在。



▲电影中陆战一师与志愿军对射的场面

被包围的美军只有在空中支援来临时才能对志愿军实施反冲击。为了表现最后主角被志愿军地面火力击落的原因,电影导演给志愿军的步兵分队里加强了使用带有瞄准镜的专业狙击手,历史上的主角也确实是由于飞机被轻武器击中损伤而导致迫降的。



▲志愿军狙击手参与对空射击

最终迫降的主角虽然等来了美军的救援直升机,但是却因为严重的机舱变形和低温及失血没能和队友一起返回航母……

电影中的美军救援直升机也是一个不小的看点,在抗美援朝战争当中,美军比较大规模的运用直升机执行了搜救与伤员后送任务。由于救援直升机的批量应用,使得不少坠落在美军控制区以外的飞行员得到了救援。在我军防空部队的记录当中,对这种之前并没有见过的新鲜飞机也给予了深恶痛绝的评价。



▲电影中的直升机救援

1952年5月23日,我军高炮部队击落的一架F-4U战机坠落在我军高炮511团2营附近,在敌机坠落之后,2架美制F-51战斗机随即赶来,在坠机地点上空来回盘旋并不时用机枪扫射四周,我军判断,这是在为营救坠机飞行员作准备于是准备迎敌。

美军随后派来直升机准备营救飞行员,我军随即组织高炮对空射击,但是尴尬的情况出现了,我军高炮部队射手在当时均没有见识过直升机,也没有培训过对直升机的射击要领,这使得我军高炮配备的指挥仪无法测出敌人直升机的速度,也就无法为高射炮装订正确的射击参数。2营4、5两个高炮连的几轮射击均无法击中敌直升机,而我军派出意图近距离射击敌机的的高射机枪小组,也被敌军F-51战机纠缠,最后只能目送美军直升机搜救成功之后飞离战场……留下了一个小遗憾。



▲图片来自《抗美援朝防空作战实录》

美军历史中的黑人与电影中的“政治正确”

作为一部主打黑人在美军中奋斗立足的电影,2022年的这部《忠诚》自然也是充满了“政治正确”的信息,在电影当中黑人飞行员布朗被塑造成了一个近乎标准的优秀海军航空兵军官形象。



▲历史上真实的布朗

他训练刻苦,善于在飞行中探索战斗机的极限性能;在战斗中勇敢机智,勇于冒着危险完成其他人完成不了的任务;在生活中照顾家庭,是优秀的父亲和丈夫;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团结战友,和不少白人飞行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习上进,会说法语,是黑人士兵努力的标杆……可以说,电影中的这位布朗中尉,堪称任何一个国家军队的英雄模范。



▲电影中的布朗飞行技艺高超,训练刻苦

作为展现黑人奋斗历程的一部电影,该片当中也表现了美军在那个年代里歧视黑人的场景,不过其表现手法十分的巧妙。



▲电影主角自述曾经遭遇过的不平等待遇

电影中歧视黑人的很多场景,有些是通过主角的自述讲出来的,还有些是通过一两个固定的反派角色表现出来的,与之相对,每当黑人主角受到某位白人反派角色的歧视时,他的其他白人好友们还会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黑人战友的权益。



▲主角战友怒打白人种族主义者



▲白人女电影明星伊丽莎白·泰勒,邀请主角参加派对,以此展现对黑人飞行员的平权支持

通过这些场景,电影不但展示了那个年代存在的种族歧视,更展示了美国海军作为一个“大家庭”团结向上,整体向好的一面以及当时社会进步力量对黑人的帮助,这也算是好莱坞式正能量的一种。



▲资料图

不论战争立场,作为个人,杰西·勒罗伊·布朗 (Jesse Leroy Brown)能在当年的美国社会当中,奋斗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当然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人生经历。但是更多的黑人并没有逃脱当年种族歧视的迫害泥沼。



▲视频截图

在美军当中,大量黑人曾长期刻意被派去从事杂役和伙夫等后勤工作,一些精锐的战斗单位比如电视剧《兄弟连》所取材的第101空降师就曾禁止黑人加入。二战前后,美军一些由黑人组建的战斗单位,使用的是“全黑人编制”,他们被刻意与白人美军隔离开来。



▲朝鲜战争中的第二游骑兵连(2nd Ranger Infantry Company )他们就是一支全黑人连队

在种族歧视的大背景下,一些黑人连队饱受友军欺凌,这也导致了一个著名事件的发生:1950年11月26日,美军步兵第25师第24团(黑人团)C连115人,在战局不利被我军包围的情况下,受到我军政治攻势感召,在其连长斯坦莱、副连长阿爱考乌斯·杜尔夫的率领下,在朝鲜云山以南的柴山洞,向志愿军缴械投降。



▲投降后的黑人连队部分成员合影

该连的投降事件,也使得美军内外对奉行已久的军中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反思,最终促成了隔离政策的终结,从某种程度上说,志愿军的英勇战斗也促进了美国社会种族隔离制度的消亡……

作为一部战争影片,其对朝鲜战争的刻画显然是不及格的,但是如果作为一部宣扬政治正确的电影,倒是还有几分可取之处。作为当年战争另一方的后辈,该片的出现也再次提醒我们,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领自然有人占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个题材,如果我们不去拍,我们拍不好,那么志愿军的形象就会被这样的电影所塑造!我们的电影工作,仍旧任重道远。


标签: 长津湖  美军  志愿军  空军  战机  战斗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311398.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