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这1400人,决定从美国回到中国(这1400人,决定从美国回到中国英语)

来源: 最后更新:22-12-26 12:51:17

导读:这1400人,决定从美国回到中国 ,美国,华裔,回到中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顶尖科学家论坛

香港《亚洲周刊》12月25日文章,原题:1400华裔学者离美返华,寒蝉效应“出美国记”

据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美国1400名华裔科学家返华,全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甚至怀疑他们泄露国家机密,不少华裔教授被诬告起诉。报告显示,2021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639人;生命科学专家,478人;工程学与计算机专家,298人。


麻省理工学院

过去20年里,中国变得富裕,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日渐提升,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回国。过去10年,中国一直招募顶级研究人员,但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然而从2020年开始,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急升。一方面与新冠疫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时代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保卫美国科技领先的国家安全,针对华裔学者的刑事案件增加;到了拜登时代,这种刑事调查仍然存在。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中国科研经费越来越充裕,科研实力迅猛增长,吸引了大量科研精英。

随着自费留学生增加,中国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在截至2018至2019学年的前10年里,人数从15万攀升至37万。疫情暴发前,中国学生占美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的35%,贡献159亿美元的学费。

美政府的政策对华裔学者群体造成巨大的寒蝉效应,并影响美国科研的整体水平。由于拜登政府仅仅是暂停而非结束该计划,加上美国国内政治氛围恶化,对华裔群体的伤害仍将挥之不去。

目前正在中国C9联盟高校任职的一位副教授曾在美国完成了博士项目,回国任教。他表示,最终寻求的还是一片最能够让自己的研究自由生长的沃土,而哪里能够提供最优条件,哪里便是最优选项。另一位曾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工作的青年科学家指出,中国近年来兴起许多新兴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有巨大的人才缺口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了大批留美青年科学家“归巢”。

延伸阅读:

补壹刀:在美华裔科学家命运“重大转变”?

还记得陈刚么?

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那位知名华裔教授。在经历美国司法部持续一年多的“间谍调查”后,他在今年1月被撤销所有指控。

半年后,陈刚再次成为媒体焦点。不过这次,他是作为“一种迄今为止最好的半导体材料”发现者之一受到关注。

陈刚作为“功臣”的联合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文,公布了有关立方砷化硼的研究发现。尽管还处在实验室阶段,但这种材料已被业界称为“游戏规则改变者”,“可能找到的最好材料”。

跟这个半导体领域突破性发现同样引起美媒兴趣的,是陈刚作为该领域顶级科学家的命运“重大转变”。

在美国芯片研发和制造领域人才稀缺背景下,陈刚们,也就是更多美国华裔科学家的处境会变好吗?

01

麻省理工学院官网7月下旬发表一篇文章,介绍了一支由麻省理工、休斯敦大学以及其他多个机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一种名为立方砷化硼的材料,在导热和导电两个方面都有比目前业界主力半导体材料——硅有更好的效果。


媒体报道

这个立方砷化硼究竟是啥,它的优异性能出自什么机理?

这些问题着实有点专业,也不是咱今天说的重点,但从业界评价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麻省理工学院称,这种热导效果几乎是硅10倍的材料“可能是一个游戏规则改变者”。研究者们说,它不仅是迄今发现的最佳半导体材料,还可能是该领域“可能找到的最好材料”了。

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刊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陈刚所在团队也对外普及了立方砷化硼的巨大前景,归结为最简单的一句,就是“这一发现可能为更小更快的芯片找到出路”。

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这个发现目前还处在实验室小规模测试阶段,是否以及何时才能实际使用甚至取代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半导体材料,都还有待大量后续研究和实践证明。


资料图

新闻稿说,硅仍然是整个行业的主力,它是科学家们耗费几十年时间的持续开发,才纯化到芯片制造所需水平,即99.99999999%的所谓“10个9”纯度。

相关研究是否能够获得持续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是一个问题。

这个研究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除了立方砷化硼这个突破性科研发现,当然还因为研究功臣之一陈刚的遭遇。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6日一篇报道的标题,直接把关注点放在了这位华裔教授身上,说他在被洗脱间谍嫌疑之后,“帮助发现了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半导体材料”。

作者甚至用比介绍立方砷化硼更大的篇幅,回顾陈刚遭受调查的经历,并称这个研究是陈刚教授“命运的一个重大转变”。还有媒体说,这标志着陈刚作为该领域顶级科学家的回归。

02

尽管陈刚教授的遭遇已经众所周知,但财富杂志还是在报道中详细回顾那个过程。

去年1月,陈刚被捕并受到刑事指控。这是“中国行动计划”的一部分。这项臭名昭著的计划,始于2018年,今年2月被“宣布终止”。它的首要目标就是优先认定所谓“盗窃商业秘密”和“经济间谍”案,并且优先使用司法部的核心工具——刑事调查和起诉。


陈刚

当然,很多起诉,比如陈刚案,不涉及什么“盗窃信息”,而是范围更小的问题:向美国机构申请拨款时没有披露同中国机构的关系。

对陈刚如此毫无说服力的指控,引发美国学术圈的集体批评。

在陈刚被捕后的10天里,MIT校长及160多名教职员工签署公开信,声援陈刚。

MIT校长严正声明,刑事诉讼中引用的“来自中国的1900万美元经费”并非陈刚个人所得,而是MIT和中国南方科技大学进行的一项广为人知合作的一部分。


资料图

2月,斯坦福百余名教职员工致信斯坦福校长和教务长,表示对陈刚的刑事诉讼将一些符合学术界公认规范的学术教学活动作为“不当行为”,对学术自由构成严重威胁,敦促校长和教务长发表公开声明,重申斯坦福大学对国际合作的支持。

之后,耶鲁大学近两百名教职员工更进一步,将矛头直指“中国行动计划”,认为“中国行动计划”有极大比例的指控完全是由于当事人的族裔背景而发生。

一个有力证明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12月发布了包含“中国行动计划”77个案例和150多名被告的数据库,其中被起诉的中国或华裔学者占比88%。

连负责审查“中国行动计划”的司法部助理部长马修·奥尔森都认为,该计划“助长了针对亚裔的偏见和仇恨,侵蚀了司法的公信力,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安全”。

今年1月,美国政府撤回了对陈刚在申请拨款时撒谎的指控。2月,“中国行动计划”也被“终止”。

然而,4月,堪萨斯大学学者陶丰被判处三项电信欺诈罪和一项虚假陈述罪。如此重判,可见美国针对华人科学家的“围猎行动”未见松懈。

03

除了立方砷化硼和陈刚,财富杂志记者还引用专家的话,简单勾勒美国芯片行业的现状。

报道说,美国恢复在研发方面的领先优势,包括在国内重振半导体制造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就是熟练的科学和技术人员不足。有研究说,美国要想取代亚洲成为芯片制造中心,需将芯片制造劳动力增加50%。

但这些人哪来呢?就目前形势来看,美国亟需的这些人才需要来自海外,“其中包括中国”。

一位通信问题专家认为,虽然美媒引用的50%人才和劳动力缺口的数据暂时无从证实,但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确实面临严重的制约。英特尔目前在美国国内的芯片制程主要是10纳米、7纳米以下还没做出来。要知道,美国芯片设计技术占据全球市场半数以上份额,但它自己国内只能生产12%。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现在拼命想把三星等韩企以及台积电等弄去美国建厂。


资料图

在芯片制造甚至设计领域可持续性面临缺口的情况下,美国能主要依靠它国内的什么人群呢?

粗略来看,美国国内科研领域总体处于人才短缺的境遇。

既然美国出于对华竞争甚至遏压的目的,启动了针对芯片和科研领域的产业扶持政策。那么除了钱,还得考虑人才。在此背景下,陈刚这样的美国华裔科学家,接下来的处境可能会有所好转,不会被没事找事了。

不过,另一位专家,国际关系学院知识产权与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对此有着另一番看法。

长期跟踪研究“中国行动计划”的郝敏告诉补壹刀,陈刚的刑事指控今年年初被撤销,不是因为美国司法部有远见,当时就意识到陈刚将对芯片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是因为:一是证据确实不足。麻省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有合作,陈刚只是代表麻省理工,并非个人行为;二是这个案子当时比较轰动,麻省理工的校长亲自发声,这是很少见的;三是,陈刚没有纳税申报方面的问题。


芯片

郝敏表示,虽然“中国行动计划”表面上已经被取消,但针对研究人员的“中国行动计划”相关案件依然有很大的存量,没有因为“珍视人才”而做出赦免或者转为民事或行政案件。

因此,郝敏认为,美国媒体对陈刚团队在芯片材料上实现突破的报道,并不意味着美国将对华裔尖端领域人才高看一眼。相反,从刚刚签署成法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来看,美国将对涉华科研安全、出口管制、信息监控和外国资助方面抓得更紧更严。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美国  华裔  回到中国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顶尖科学家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299813.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