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平江七中关于疫情防控通知(平江县关于疫情的各项通知)

来源: 最后更新:22-10-02 02:22:51

导读:当前山东、吉林等省学校聚集性疫情频发,东莞、深圳等地疫情持续高位,我省、市、县“外防输入”工作压力巨大,为坚决执行上级疫情防控工作紧急指令,学校特再次向大家提出防疫要求

  各位师生、家长们:

  大家好!

  当前山东、吉林等省学校聚集性疫情频发,东莞、深圳等地疫情持续高位,我省、市、县“外防输入”工作压力巨大,为坚决执行上级疫情防控工作紧急指令,学校特再次向大家提出防疫要求:

  一、提高认识,个人服从大局

  团结产生力量

  防疫是全社会的大事,人人有责。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部机器上的一颗镙钉,在疫情面前,必须钉牢在自己的位置,发挥个人应有的作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任性的行为,都有可能破坏防疫整体工作。

  个人安全,大家才安全。

  二、紧密配合,筑牢学校防线

  入校“守制度”

  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

  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扫场所码,进行登记。

  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

  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校,严禁快递进校园。

  严格落实学校常态化核酸检测方案。

  摸排“紧追踪”

  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对于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应暂缓进入校园。

  师生员工在家中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

  学生在家发病就医,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

  出市“须报告”

  师生员工、家属或家长,非必要不前往市外和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前往,要向所在学校、单位报备,并在途中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聚集、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返程后继续关注出行地的实时疫情变化,若14天内出现风险等级变化,主动向社区及单位报备,配合做好相关防控措施。

  接种“应全员”

  师生员工、家属和家长,所有符合条件的,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两剂次),符合加强免疫条件(已全程接种疫苗满6个月的人员)的立即进行加强免疫,做到应接尽接。

  三、积极防护,确保个人安全

  自我健康检测

  师生员工,做好每日的晨午晚检,家属和家长同样须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居家观察,科学就医,及时报告班主任。

  保持个人卫生

  (1)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拿快递后、外出归来后均要洗手。

  (2)洗手时使用洗手液和肥皂,在流动水下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

  注意路途防护

  居家和外出活动期间应切实加强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社交安全距离,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物品。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

  加强体育锻炼

  (1)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保证饮食营养,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3)开窗通风,有效降低空间内的致病因子浓度,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

  疫情防控无小事,慎终如始细落实。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期望,维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职责。让我们团结一心,科学防范,精准施策,共克时艰,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平江县第七中学

  2022年3月16日

标签: 师生员工  疫情  学校  口罩  防护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179477.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