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1年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范文示例

来源: 最后更新:22-09-18 02:19:03

导读:2021年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将在今天下午15点开始直播,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可以从对消防的认知、亲身经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写,详见正文。

  范文一:2021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

  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把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此,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_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对于有些工作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

  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汲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_,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_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i ]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理之堤,毁于蚁_。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范文二:2021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

  通过对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 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消防工作的方针、目的和意义,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

  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当前,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轻视消防作用,是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 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拓展】

  

  

标签: 消防安全  火灾  隐患  工作  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news/jiaodian/122643.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