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秦始皇兵马俑的种类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的种类介绍图片

来源: 最后更新:23-07-20 05:56:44

导读: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类别介绍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物,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先后有200多位世界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兵马俑千人千面,兵种分明,职级明确。下面一起来看看主要的兵马俑类别吧~

  1、立射俑

  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

  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

  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2跪射俑

  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

  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跪射俑鞋底的针脚雕塑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疏密有致,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3武士俑

  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武士俑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最多,可依着装的不同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

  4骑兵俑

  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

  骑兵俑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5御手俑

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御手俑为驾驶战车者,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

  由于中国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御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6车兵俑

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战车上一般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

  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车右俑则右手作持长兵器状,左手作按车状。

  7军吏俑

图:中级军吏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下级、中级之分。

  下级军吏俑头戴单板板冠,部分着便装,部分身着铠甲,但甲衣上没有彩绘花纹;中级军吏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脚穿方口齐头履,头戴双板长冠。

  8将军俑

  ▲图:将军俑(高级军吏俑)

  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

  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从发型和头饰就可以基本判断出兵马俑的类型,以下科普图请收好

  

  ▲不同阶级的军吏辨别图

  

  ▲从左到右依次为:战袍武士、铠甲武士、低级军吏、中级军吏、高级军吏、御手

  

标签: 铠甲  跪射  博物院  战袍  武士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lvyou/gonglve/163135.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