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在哪里

来源: 最后更新:23-05-15 11:48:18

导读: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方寸记忆——奥运史料展”开放中!本次展览展期为2023年5月10日-8月10日,为期3个月展出。

  方寸记忆——奥运史料展

  展出时间:2023年5月10日-2023年8月10日

  开馆时间:周二—周日9:00-17:30

  展览地址:思明区吕岭路2017号(吕岭路与环岛东路交界处)

  展览门票:成人票价50元/人,优惠票价35元/人

  *本次展览包含在博物馆整体门票内,不额外收费。

  展览介绍:

  奥运会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公平竞争、互相理解、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维护世界和平。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奥运会中用运动交流各国文化,并切磋体育技能,目的是鼓励人们不断进行体育运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成功举办,至今以逾百年历史,在这百年中,浩如烟海的奥运史料,值得我们的搜集、整合和回望。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围绕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结合这一主题,2023年5月10日,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举办的“方寸记忆——奥运史料展”正式对外开幕,探寻历史的温度,倾听时代的声音,触碰奥运的心跳,展现体育的魅力。

  一、 奥运· 文献

文中图源: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

  宋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说:“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文献资料作为历史信息的组合体,印证着历史文化的价值和国家民族悠久的历史,是极为重要的。关于奥林匹克的文献记载对于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以馆藏文献资料为载体,通过解读获取文献资料中的信息,探寻发现奥运历史蕴含的巨大能量,能够更好的启迪奥运未来。

  二、 奥运· 中国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并取得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回望我国的奥运历程,从1932年,刘长春一人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的第十届奥运会;到1979年中国恢复了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射落首金;再到2001年中国成功申奥,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4年在中国南京举办的青奥会,2022年在北京再次在举办的奥运盛会,北京成为首个双奥之城。那些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体育瞬间,标注着中国中国不断突破、追求卓越的艰苦探索,不可阻挡的中国奥运之路,它承载了无数家国情怀与功勋荣耀。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回首中国奥运历史,更能读懂体育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从中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历程。

  三、 奥运· 书刊

  漫长的岁月,既毁坏了坟墓,又损坏了墓碑,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将一些重要的人重要的事立书作传,让这些重要的人和事能够经久不衰,无惧光阴永远不会流逝。也是因为如此我们为奥运和奥运有关的人和事制作书刊,以求更好的传播和弘扬奥运精神,更为深刻的记住他们,因为人或物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四、 奥运· 寄情


  从前的时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能看一片风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们也能见到越来越多的风景。而奥林匹克运动会却还是保留了从前那样浪漫的传递方式——用信件、明信片和邮票来传递爱、浪漫和慢慢的情谊。在这些邮品记录着百年奥运的沧桑与辉煌;记录着世界各地的奥运风景;记录着奥运发展中的点滴故事,也流露出在奥林匹克精神下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友爱,成为奥林匹克传承的重要财富。承载着奥运中的小情大爱,成为奥林匹克文化文化现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奥运·影像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保存大量奥运史料视频,包括现代奥运会起源、历届奥运会中发生的大事件、奥运发展历史等,在本次方寸记忆——奥运史料展中,将会循环播放这些珍贵的奥运视频,让大家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奥运。

标签: 奥运  奥林匹克  中国  博物馆  史料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lvyou/gonglve/155533.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