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天津古文化街一日游游玩路线 天津古文化街游览路线

来源: 最后更新:22-07-03 12:21:16

导读: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

  游玩路线:

  天子津渡遗址公园——三岔河口引滦入津纪念公园——古文化街——玉皇阁——宫南宫北大街(通庆里)——民俗博物馆(天后宫)——老城博物馆——鼓楼博物馆——戏剧博物馆(广东会馆)——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天子津渡遗址公园

  天子津渡遗址公园,矗立着燕王朱棣在此渡河南下的史实以及"天津"城市之名的由来。公园标志物"天子津渡"景观石上的"天子津渡"四个大字,是从乾隆皇帝的墨宝真迹中选字拼组而成的。石块采自燕山山脉盘山脚下的花岗岩随形石,长6.6米、高3.2米、厚1.7米,重达62吨,是"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重点项目之一,是准确再现"天津”起源和得名由来的"天子津渡"遗址公园。

  》》》三岔河口引滦入津纪念公园

  引滦入津纪念公园。公园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高的纪念碑,寓意着天津人民喝到甘甜的滦河水,不忘挖井人。

  》》》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系商业步行街,属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的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天津古文化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

  

  (摄图网ID:500305815)

  》》》玉皇阁

  天津市区内仅存的明代建筑,一座道教道院。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1427),在清代有修缮。现仅存主体建筑玉皇阁等,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顶覆绿色琉璃瓦,上层檐下出回廊一周,可凭栏远眺,原供奉玉皇大帝铜铸像,是天津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为古人重阳登高之处;清人有诗云:“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

  》》》宫南宫北大街(通庆里)

  通庆里是1913年建造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用于住宅。原通庆里曾作为银号使用,后来成为居民住房,在整修之前,曾住有72家居民。在巷口过巷楼的入口处上方镶着一副“蝴蝶”状的镂空木雕,“蝴蝶”,即有“福”飞来,吉庆之意。再加上把图案花纹雕刻通透,取通达顺畅之意。合在一起就是“通达吉庆”,取其首尾二字。故名“通庆里”。

  在2003年的天津海河综合开发以及古文化街改造过程中,天津房产总公司在通庆里建筑群的局部墙壁上增加了六幅浮雕,内容分别为:东侧入口为“《黄大门》浮雕”、和“潞河督运图浮雕”;西侧入口为:“文明娶亲浮雕”、“天津卫俏皮话写真浮雕”、“踩高跷浮雕”和“闹龙舟浮雕”。颇为生动有趣,再现了早期天津的婚嫁娶亲等民俗历史。

  》》》民俗博物馆(天后宫)

  是这里最重要的建筑,最早起源于1326年。相传福建林氏之女林默娘,为保一方海域平安的故事。于是妈祖文化在中国古代兴起,成为沿海地区人民的信仰,在历朝历代也得到皇帝的封号。在北方我们习惯称妈祖为娘娘。每到娘娘生辰或者春节,这里会很多人来拜谒。

  》》》老城博物馆

  天津市老城博物馆是天津建卫筑城600周年之际,在经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张仲、罗澍伟等倡议下,天津老城厢鼓楼地区建立的中国首家民间捐赠博物馆。老城博物馆坐落在老城厢东门里大街的徐家大院,原为英麦加利银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建于民国年间,建筑面积二千四百平方米。这套传统民居的三道院西厢房已复原为老天津卫人的居室,再现当年居住在老城里人们的生活场景。

  》》》鼓楼博物馆

  天津鼓楼,位于天津城中心,周围有北马路、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所包围,形成了今天的西北角、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地区,当时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至今留下了北门外大街、南门外大街、东门内大街等路段。

  

  (天津本地宝摄)

  》》》戏剧博物馆(广东会馆)

  清朝时期,南方的商人利用漕运之便,在每年春天季风来临之时,载满货物,结成商船队沿海北上,由海河进入天津经商。天长日久,这些商人便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建立了帮派。当时最早出现的“闽粤会馆”便是闽帮、潮帮和广帮这三个规模最大帮派的根据地。1860年后,天津被迫成为通商口岸,一时间成为了华北地区的工商业重心。广东商人此时已在天津站稳了脚跟,当外国势力和贸易进入天津后,他们与洋商之间的经济往来也随之增加,广帮的势力日益强大。为了方便联络同乡和巩固广帮的势力,当时几位颇有名望的广东商人向同乡筹资,在鼓楼南大街买下23亩地皮,用以修建广东会馆。广东会馆的建筑工程历时三年,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一月十四日修建完毕。

  

  (图虫网ID:795772322348269729)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坐落于河东区大直沽中路51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妃宫又称天妃灵慈宫,元代因漕运而生,为元代中国三大妈祖庙之一。1998年冬至1999年春,天津市考古队对天妃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元代建筑基址和明清大殿基址,出土了大量金、元、明、清各时期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鉴于考古成果的重要性,大直沽被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认定为天津市城市的原生点,天妃宫则是天津城市原生点的标志。2002年,天津市政府在遗址原址建立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2017年博物馆闭馆进行了外立面修缮和展陈提升改造工程,2018年12月重新对外开放。

标签: 天津  博物馆  遗址  鼓楼  浮雕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lvyou/gonglve/14410.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