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西红柿种植苗期常见病害有什么,应该怎么防治

来源: 最后更新:22-08-26 02:17:23

导读:农业知识: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苗期病害需及早防治。番茄苗期病害主要有萎蔫、萎蔫、茎基腐烂、生理性根脱胶等。番茄苗期病害的防治不能仅仅依靠化学药剂,而应在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注意完善栽培管理措施,综合防治各种病害,避免生理病害的发

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苗期病害需及早防治。番茄苗期病害主要有萎蔫、萎蔫、茎基腐烂、生理性根脱胶等。番茄苗期病害的防治不能仅仅依靠化学药剂,而应在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注意完善栽培管理措施,综合防治各种病害,避免生理病害的发生,适时用药。

番茄苗期主要病害

1、紧张症

苗床前期发病率高于苗床前期,苗期子叶耗尽,新根尚未生根时发病率最高;病苗根部开始出现水斑,然后变褐、缩颈、死亡。湿度较高时,菌丝呈白色絮状。

苗床持续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多雨或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和再感染。苗床光照差、通风不畅会加重病情。

2、茄丝核菌

新出土的苗木和大的苗木会受到损伤,尤其是在中后期。病苗茎基变褐,后期病部收缩,茎叶枯萎死亡。播种后5~10d,病苗根部出现暗褐色椭圆形病斑,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

病斑逐渐下沉,并继续扩大。绕茎一周后,茎基部收缩变薄,地上茎叶萎蔫枯萎,不倒伏,立枯。湿度高时,组织腐烂,病变部位形成浅棕色蛛网膜霉菌层。

立枯病与立枯病的区别

症状:比较突出的特征是立枯病。但是,这种病是幼苗突然死亡。这种病开始产生椭圆形和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点。后来,病斑扩大,绕茎,病部缩窄,最后叶片萎蔫死亡。

病害:拔节茄丝核菌幼苗,潮湿时可见浅棕色蛛网霉菌,而枯死的病原菌呈白色絮状。

发病时间:猝倒病一般发生在苗木早期,新出土苗木较易感病;立枯病的发生相对较晚,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

发病温度:15℃左右℃, 很容易引起弹射。立枯丝核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

3、茎基腐病

发病后,茎基部先变褐,然后发病收缩变薄,即发生缩颈现象,然后中上部茎叶逐渐萎蔫下垂死亡。

病苗白天萎蔫,晚上恢复。几天后,当病斑围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萎,不倒伏(根系不腐烂)

4、生理根脱胶

脱胶根是番茄苗期的一种非病原性生理病害(非传染性病害)。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往往导致番茄幼苗不生根,根系褐变腐烂,部分地面萎蔫。加强苗床管理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番茄幼苗病害还包括赤星病菌黑斑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等。多数在苗期发病,后期大面积发病,种植时应注意。

番茄育苗管理要点

1、因地制宜选育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农业技术中心的推荐和多年的生产经验,可在不同地区选择适宜的主要抗病品种。

2、加强苗床管理

1.选择苗床。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通风、平坦、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苗床,不利于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和传播。

2.苗床宜选用新土。如果使用旧土,必须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多菌灵(防治灰霉病)、君和净(防治立枯病)和甲霜灵代森锰锌(防治卵菌引起的猝倒)可用于土壤消毒。

3、控制现场温度和湿度。

注意苗床的通风,这样可以降低苗床的湿度。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用热线加热床土保温。一方面可以调节土壤酸度;另一方面,它可以降低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温度。苗期合理灌溉不宜采用淹水、串灌或过度灌溉。

4、保持园内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和易感苗。

5、防病栽培措施。

建议采用营养钵或塞盘育苗,注意苗床播种不要过密(密植容易导致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选种、精播,覆土不能太厚,建议促进发芽播种。和时间幼苗,分层土壤。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注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施用农家肥要充分分解。

选择无病种子进行种子处理

1、西红柿种子可以用温水浸泡(大约55分钟)℃) 播种前15分钟,可以控制种子上的病菌。

2、药剂种衣剂:药剂的选择应注意防治真菌病和卵菌病,可按说明书使用海美舒唑、多菌灵、甲霜灵、代森锰锌、君和净等药剂。

化学处理

杀菌剂的选择主要有多菌灵、百菌清、瑞芬太尼(甲霜灵)、代森锰锌、恶戊灵、君和净、惠美净、地克森酮、普利克等。

以上是小编整理番茄秧苗的主要病害分析和管理要点。以上化学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标签: 西红柿  种植  苗期  常见  病害  什么  应该  怎么  防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zonghe/538551.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