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江西非瘟污染面较大?上半年生猪存栏仅1530万头?

来源: 最后更新:22-05-31 09:13:18

导读:养猪行情:去年8月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尤其是11月8日江西省发生首起疫情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

  去年8月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尤其是11月8日江西省发生首起疫情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请求,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单位狠抓疫情监测排查、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管控、泔水管理和流通环节监管等关键防控措施,同时强化生猪生产和供应保障,江西省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主要做法

  目前国内外疫情景势重杂,我省周边省份疫情不断,非洲猪瘟病毒已形成较大污染面。我省部分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偏低,我省又是生猪及其产品向东南销区调运的主要通道,基层兽医工作基础、防疫能力、措施落实等方面与防控请求严重不适应,疫情防控压力硕大。我省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席、开展五大举动,降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风险。

  组织实施泔水喂猪专项整治举动

  由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组织实施,抓住餐饮泔水产生的源头和养殖场户泔水喂猪的终端,对禁养区和使用泔水喂猪的养殖场户实施所有清理,对城市(集镇)周边约5公里范围内,高速公卵狯口和交通要道口3公里范围内、大型生猪养殖场和种猪场3公里范围内小散户,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清理,并赠予适当补偿。

  组织实施生猪屠宰专项整治举动

  暨屠宰行业清理整顿

  由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实施,严厉规范屠宰企业检验检疫工作和屠宰经营行为,落实防控责任,重点抓好严厉屠宰企业资格审核清理、严打私屠滥宰、严厉日常消毒、严厉检验检疫、严厉疫病监测等五项工作,保障出厂肉品质量安全,推动屠宰产业转型升级。

  近期,又根据农业农村部有关请求,落实驻场官方兽医检疫监管制度,全面部署屠宰企业清理整顿,将按照光阴节点,全面开展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对生猪屠宰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对未取得排污允许证、不符合动物防疫请求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改,7月1日前整改不达标的,坚毅依法废除定点屠宰资格。

  组织实施猪肉市场专项整治举动

  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实施。严查不合格猪肉产品,消除流通环节疫情传播风险和隐患,对生猪产品流通餐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对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餐饮服务单位、商场超市、寒库等场所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寒库和寒冻肉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近期已部署生猪产品加工经营环节监管工作,全面加强猪肉等生猪产品市场监督检查和排查检测工作。

  实施生物安全提升举动

  针对非洲猪瘟防控中生猪养殖、屠宰、运输等环节露馅出的生物安全防护隐患,支持生猪调出大县建设区域性畜禽运载车辆洗消中央,兼顾大型规模猪场、种猪场运载车辆洗消房、中转台建设等,减少疫情传播风险,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同时,全省大力开展消毒灭源集中举动,发放有关资料,开展技术指导,发放消毒药品,催促指导养殖场户、屠宰场尽善消毒设施,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全力以赴推进屠宰环节

  “两项制度”百日举动

  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请求,近期我省将屠宰环节“两项制度”作为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部署,维持目标导向,狠抓光阴节点,确保“两项制度”落实到位。

  第二、严厉把守“三关”,强化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管控。

  严把生猪出场关

  加大产地检疫工作宣传力度,落实产地检疫申报主体责任,确保调运生猪检疫全笼罩。尽善检疫制度,尽善电子出证系统,规范实施生猪产地检疫,严厉执行检疫程序,强化资料审核查验、临床健康检查等关键检疫环节,规范出证行为,发明疑如非洲猪瘟症状的生猪,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按程序报告。组织开展了动物检疫整顿工作,维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尽善检疫制度,规范检疫程序,堵塞检疫破绽,严肃工作纪律,坚毅禁止隔山开证、倒卖票据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把调运过程关

  严厉实施省际检查立监督检查、跨省调运种猪审批、疫情应急期间点对点调运、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等制度,降低疫病通过调运传播风险。目前在进出我省主要通道设立81个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立,加强部门协作和省际间协作,严厉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环节查验,重点进行“三查”(查产地检疫证明、运输车辆备案情况、生猪健康状况),对过往车辆强化清洗消毒,坚毅消除运输工具传播疫情的风险。

  严把调运落地关

  严厉落实畜禽调运落地报告和隔离察看制度,催促养殖场(户)、屠宰场及时查验生猪产地检疫证明、健康状况和生猪运输台账,非备案车辆运输、来自于疫区和未经检疫或未佩戴动物标识的生猪不得入场,对不符合调运监管规定的生猪及产品严厉销毁处理,确保调运有效管控。

  第三、强化“三基”,构建非洲猪瘟等重要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

  加强防疫检疫和疫情监测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当前我省基层动物防检疫队伍人员不足、兽医实验室建设滞后、财政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重点强化“三基”。

  强化基层防检疫队伍建设

  从队伍配备入手,充实人员,加强培训,补齐短板,催促各地财政足额保障防检疫工作经费,保障基层防检疫人员正常工资待遇,确保与乡镇政府人员待遇一致,使基层防检疫人员引得进、留得住,建设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防检疫队伍。

  强化应急基本保障

  我省不断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尽善联防联控机制,全力做好应急经费、物资、技术和人员等各方面保障。省级财政踊跃落实防控经费,用于疫病监测、应急防疫物资存储、省际动物卫生暂时监督检查立补助等。

  强化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起,省农业农村厅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开展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项目,以“补短板、强弱项”为导向,重点开展乡镇畜牧兽医机构防疫检疫设施设备和县级兽医实验室升级改造,力争通过3-5年建设,实现全省全笼罩,大幅提升基层畜牧兽医体系防疫检疫和公共服务能力。还将组织开展对全省各级各类兽医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和检测能力评估,加强我省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为非洲猪瘟等重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四、压实防控责任,保持非洲猪瘟防控高压态势。

  尽管疫情防控已经持续了八个月,全省始终按照Ⅰ级响应请求,高度器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做到思想上不滑坡、精神上不松弛、措施上不打折、力度上不减弱。省委、省政府高度器重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多次召开防控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通知,科学指导防控工作。

  健全应急指挥体系

  及时调整尽善省突发重要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全省各地均成立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防控组织指挥体系,各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组。省农业农村厅及时印发了《江西省非洲猪瘟应急防控工作方案》、《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规范(试行)》等,进一步尽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严厉落实防控责任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严厉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实行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牵头尽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厉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营造了群防群控的浓厚气氛。我省将重要动物疫病防控纳入了全省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综合督查,省级还建立了由省指挥部7个成员单位副厅级领导带队的挂点驻市督导制度,实行分区包片驻点,通过明查暗访,举报核查等形式,对全省所有个县(市、区)实施督导全笼罩,催促防控责任落细落实。

  严厉问责追责和案件查处

  对不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违抗动物防疫检疫规定和违规调运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第五、加强政策引导,切实稳定生猪基础产能。

  3月初以来,我省生猪价格浮现较快归升,达到盈亏平衡线以上,并呈现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省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同比浮现较大降幅,预计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1564万头,同比下降9.1%,存栏1530万头,同比下降8.2%,能繁母猪存栏138万头,同比下降9.5%。在保障生猪生产稳定方面,我省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着力稳定生猪产能

  在全省实地走访调研,召集正邦、双胞胎等龙头企业和部分大型种猪场、规模猪场、屠宰场企业代表集中座谈,摸清当前全省生猪产销情况,预判产能、价格后期走势,分析存在问题。

  结合调研实际,制定了《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赠的指导建议》,从稳定生猪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疫病防控、畅通流通渠道、强化技术指导、落实政策保障、加大信息宣传等七个方面支持生猪产业稳定发展,恢重养殖信心,稳定生猪基础产能。

  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联合省发改委等八部门出台《对付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从疫病防控、生猪生产、市场流通、市场调节、支撑保障等方面提出21条保供稳价具体措施,并启动了总规模1万吨的省级和市级冻猪肉存储调节工作。

  加大财政搀扶力度

  抓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扑杀补助、无害化处理补贴、动物防疫补助经费、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等资金政策项目落实,支持对规模养猪场、养猪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补助。在此基础上,在省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调度了防御非洲猪瘟、稳定生猪生产“真金白银”资金支持。

  2019年省级财政合计调度22716万元,其中调度生猪暂时救助补助资金1000万元,支持生猪调出大县区域性畜禽运载车辆洗消中央建设,兼顾大型规模猪场、种猪场运载车辆洗消房、中转台、疫病监控系统建设,和支持对规模养猪场、养猪专业合作社贷款贴息补助;调度兽医体系建设资金3000万元,支持县级兽医实验室和乡镇畜牧兽医机构建设;调度非洲猪瘟等重要动物疫病防控经费2000万元,用于非洲猪瘟等疫病监测、应急防疫物资存储、省际动物卫生暂时监督检查立补助等;调度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1338万元、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2420万元、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3200万元。

  畅通流通渠道

  组织开展生猪“点对点”调运,及时清理不合规的限制调运的政策,纠正“一禁了之”粗暴做法,严厉执行农业农村部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政策,畅通合规调运的生猪及其产品正常流通渠道,缓解生猪压栏和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踊跃与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开展产销对接,严厉执行生猪及其产品调运检测制度,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目前我省与销区的对接较为顺畅。

  二、建议建议

  作为行业协会,作为养猪企业的“娘家”,在当前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协会想企业之所想,急行业之所急,动员广大会员,加强行业自律,踊跃参加、配合、支持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全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奉献了力量,发挥了踊跃作用。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建议将非洲猪瘟防控转为常态化长效性状态

  全国非洲猪瘟污染面已广,净化泯灭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议暂停非洲猪瘟I级响应,从非洲猪瘟防控“I级应急响应”状态转入“常态化长效性”状态,推进非洲猪瘟减毒净化工作,加强检验检测,及时发明阳性并规范处置,逐渐实现非洲猪瘟控制并泯灭的目标。

  切实稳定生猪生产

  推进养殖和屠宰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当前生猪产能持续下降的严重形势,高度器重、密切关注,加强生猪产能和产销情况预警分析。建议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资金调度方面赠予倾斜,支持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建设,提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助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建议在屠宰加工企业标准化建设、寒链寒库设施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尽善、一体化经营等方面出台搀扶政策,建设一批标准化屠宰加工企业,提升生猪屠宰加工产能,推进生猪流通方式由“调猪”向“调肉”转变,建立育、繁、养、宰、销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开信息显示,江西已暴发3例非洲猪瘟疫情,但坊间传言更甚!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杨恒先生于《全国防控非洲猪瘟经验交流研讨会》现场分享主题报告,旨在交流江西省非洲猪瘟防控的主要做法,感动杨恒先生!中国转载此文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为目的,当地猪友可留言议论。

标签: 江西  非洲猪瘟  生猪存栏  养猪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zonghe/262944.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