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四川话常用口语搞笑(四川话的方言 常用语搞笑)

来源: 最后更新:24-01-04 08:52:15

导读:最佳答案整:用途广泛的动词。如:整顿方便面。幺:年龄最小的。幺姑娘、幺娃、幺女、幺叔、幺儿。巴适:好、合适、舒服、心满意足。苕气:红苕(甘薯)气味,转义为土头土脑,乡下人样子。稳起:稳住,不要露马脚。

1、整:用途广泛的动词。如:整了顿方便面。

2、幺:年龄最小的。幺姑娘、幺娃、幺女、幺叔、幺儿。

3、巴适:好、合适、舒服、心满意足。

4、苕气:红苕(甘薯)气味,转义为土头土脑,乡下人样子。

5、稳起:稳住,不要露马脚。

6、装神:假装出来的样子,装模作样的样子,演戏给别人看。

7、龙门阵:聊天,摆龙门阵就是进行聊天。  

8、凶:厉害、有本事。如:你娃凶哦。  

9、铲铲:语气词,加深程度。如:你笑个铲铲。

四川话

属汉语西南官话,又称巴蜀方言。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四川话为统称词,因而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四川话发源于古巴蜀语,迄今四川话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的词汇。之后四川话便随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蜀后,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蜀语。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话。

标签: 红苕  甘薯  乡下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zonghe/2031551.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