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注意事项 黑木耳的三种袋栽方式

来源: 最后更新:23-05-22 12:51:30

导读: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是为了定位诱导出耳,开孔方式常见的有v形孔,圆形o形孔,十字形孔、长条i形孔等多种形式,下面介绍v形口和圆形孔o的具体方法。 1 划口工具要求和茵袋处理。划

黑木耳栽培袋开孔是为了定位诱导出耳,开孔方式常见的有v形孔,圆形o形孔,十字形孔、长条i形孔等多种形式,下面介绍V形口和圆形孔O的具体方法。

一、划口工具要求和茵袋处理

划口前必须用1.0%高锰酸钾溶液或0.1%托布津药液用纱布沾药液进行菌袋表面消毒,用75%乙醇(酒精棉球)消毒刀片或钉板。划口时刀片不宜反复使用药水消毒。那样会杀伤菌丝,致使出耳不齐。

二、划口的环境

划口应在栽培棚内环境清洁的地方集中进行,并要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避免培养基被风吹干而影响出耳。室外直接划口下地的湿度条件相对室内不易调控,不利于菌丝恢复。

黑木耳栽培技术

三、划口位置

划口位置要在袋和料紧贴处划口,距地面约5-6厘米,以免出耳时耳片贴地湿度过大造成烂耳。

有下面几种情况可以不划:不要在感染部位划口,不要在培养料和袋分离的地方划口,不要在菌丝没发到的地方划口,不要在耳芽的地方划口,不要在袋内原基处划。

四、划口方式

①v型小口

V型口的边长2-2.5厘米,角度45-55度,深度0.5厘米,呈品字形分布。每袋划口12个或15个,底部v型口距地面5~6厘米。要注意划口斜线不能过长,斜线过长朵型大、耳基比重大、商品质量下降;

当原基形成期间斜线过长造成水分和营养散失,不易形成原基或原基形成大朵难;斜线长,生长速度相对慢致使成熟采摘期延后。对于秋耳当生育积温低时影响耳片的成熟:斜线长穴口过大,培养基裸露面积大,外界水分易渗入袋内,提高了杂菌感染机会。斜线过短,出耳口少,造成营养浪费。

孔口的排列、菌袋划孔的位置和数量根据菌袋的规格和栽培方式不同而不一样。长袋12厘米×55厘米的立式斜放栽培的,每袋划4层,每层3-4个口,上下层孔口呈品字形排列,每袋划14-16个孔口,底层孔口离菌袋底部(离地面)应有5厘米距离。以免长耳时进行喷水管理时泥土溅脏耳片;卧式栽培的,应横向布局划口。17厘米×33厘米短袋的均为立式栽培,可垂直划口3层,品字形排列,每袋可划8-12个口。在实际生产中,对于17厘米×33厘米短袋,建议春耳划15个口、3-2品字形排列,秋耳12个口、2-1品字形排列。

v形孔上大下小,孔的上方薄膜不划破,划口处下方的三角薄膜,由于耳基形成即翘起,似伞一样遮盖于穴口,培养阶段喷水时起到保护伞作用,避免喷水直透穴口,引起杂菌污染。缺点是耳基大,需要进行人工撕片,耳基多被丢弃影响商品性状,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②圆形小孔

近年耳片小、片薄、朵形小的木耳。受到部分消费者的热捧,在市场上的售价高于常规大朵形木耳。在实践中将切割v形口改为刺孔出耳方式,效果不错。小孔出耳的最佳出耳孔密度、直径是孔间距1.5-2厘米、孔径4-6毫米。圆形小孔出耳克服了v型口大孔出耳法的缺点,单耳率高、耳基小、品质高、商品性状好,采摘时不易带木屑,采后处理容易。较v型口出耳不易流耳,转潮快营养利用充分。小孔出耳要注意选择紧实度适中的菌棒,发菌时间要适当不可过长以免造成菌棒的袋料离层,不易打孔。春耳成耳时间较秋耳快,耳片相对易粘连,秋耳小孔出耳的效果更优。

标签: 黑木耳  注意事项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zonghe/1560232.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