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国家此时启动二次收储,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有限

来源: 最后更新:22-05-07 02:33:27

导读:市场分析:今年3月底,为防止生猪行情价格过度下跌,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有关部门启动了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 进入4月以来,随着第一批收储工作的落实,生猪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生猪行情价格止跌企稳。据了解,截至4月30日,全国平均

  今年3月底,为防止生猪行情价格过度下跌,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有关部门启动了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

  进入4月以来,随着第一批收储工作的落实,生猪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生猪行情价格止跌企稳。据了解,截至4月30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行情价格为每公斤11.14元,结束了连续19周下跌的态势,同时猪粮比价为4.64:1,结束了连续16周的回落,较前一周小幅回升0.04个点。

  2014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标于5月8日下午展开,数量为8.8万吨。政府再次启动猪肉收储,首先对猪肉行情价格上涨有利,虽然传导到生猪行情价格方面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以稳定市场信心,也让养殖户心里有了底。

  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日在《4月份猪肉行情价格走势分析》报告中称,猪肉行情价格已进入底部调整期,这与三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政府在3月末收储托市的举措遏制了猪肉行情价格继续下滑的势头,起到了稳定猪价的作用;

  二是国内生猪市场过剩产能已得到释放,前期惜售、压栏的毛猪已经被市场消化;

  三是养殖场对毛猪过低行情价格进行抵制,市场没有了猪肉行情价格下滑初期的恐慌情绪。

  在肉价、猪价回稳的基础上,政府启动二次猪肉收储,会刺激猪价向盈亏平衡点进一步回归,但这个过程估计要经过较长时间,毕竟现在毛猪市场供应仍然过剩,养殖户要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生猪养殖数量,并安排好毛猪出栏时间。

  据悉,五一节日过后,南方猪价首先呈现“报复性上涨”态势。据卓创资讯监测,广东温氏外三元出栏价从5月1日的每公斤10.6元涨至5月8日的每公斤13.8元,涨幅高达30.19%。河南牧原良种猪出栏价突破每公斤14.0元。

  全国各省生猪平均行情价格为12.29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58,涨幅为4.95%;较上周同期猪价(05月01日)上涨1.45元/公斤,涨幅为13.38%。今日猪粮比为4.24: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27,涨幅为5.39%;较上周同期猪粮比(05月01日)上涨0.60,涨幅为12.87%。

  05月08日生猪市场行情与昨日震荡上涨,全国生猪行情价格最高地区为浙江省,生猪平均价为14.17元/千克,最低地区为黑龙江省,生猪平均价为11.09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今日屠宰场生猪主流收购行情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部分屠宰场生猪收购价今日维持稳定。

  继前几日南方涨价态势明显高于北方,昨日北方地区猪价也开始大幅度上涨东北地区开始接近6元/斤,部分地区涨破6元/斤,南北地区生猪行情价格差开始逐步缩小。

  虽一周以来,全国各地区猪价上涨快速,从五一开始至今猪价已经上涨了13.5%,而反观白条猪肉批发价从7.1元/斤涨至8.9元/斤涨幅达到25.4%,白条批发价的涨幅快达到了生猪行情价格涨幅的两倍,在炎热夏季消费低迷且长达5个月猪价低迷4月亏损的背景下,此种情况极其不正常。

  目前仍处于传统消费淡季,但随着生猪行情价格的跳跃式上涨,养殖户“卖跌不卖涨”的压栏惜售心理愈加严重,生猪供应量骤减,屠宰企业收购难度极大,被迫连续上调收购价,其中5月8日吉林长春华正结算价每公斤上涨1.3元,为全国最大涨幅,北京、辽宁及河南大部分企业每公斤亦上调0.5元至1.0元不等。

  据报价员反馈,今日广东地区生猪收购价跌0.5元/斤,福建、湖南地区收购价也相应的下跌0.2元/斤,出现了局部跌价的情况,让近日猪价充满变数。猪价此轮大涨却酝酿了未来更大的下跌风险,屠宰企业尤其是北方企业,为减少收购压力,有协同压价的可能,国家此时启动二次收储,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有限。

标签: 国家  此时  启动  二次  收储  市场  影响  可能  非常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zonghe/137864.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