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3重庆高新区区内户籍入学问题汇总 2021年重庆高新区幼升小政策

来源: 最后更新:23-06-09 02:51:15

导读:为了让广大家长朋友们充分了解重庆高新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的相关要求,现就相关事宜宣传如下:

  本《招生工作问答》中所指的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包括曾家镇、白市驿镇、走马镇、、含谷镇、巴福镇、金凤镇、石板镇、西永街道、虎溪街道、香炉山街道全域,西永微电园L分区7.4平方公里区域内(不含文旅城1.2平方公里)。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户籍以下简称“区内户籍”,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外户籍以下简称“区外户籍”。

  (一)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入读公办小学

  01可从哪些途径了解2023年重庆高新区的小学招生信息?

  (1)手机登录https://cqgxqsmartedu.com/mobile/或扫描二维码(见上图)进入“重庆高新区智慧教育平台”,点击“重庆高新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解;

  (2)关注微信公众号“西部重庆科学城”和各学校微信公众号;

  (3)招生期间查看学校、幼儿园、社区信息公示栏;

  (4)致电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学校招生热线。

  2023年小学一年级入学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凡2023年8月31日(含)前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应当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03若小学一年级新生因身体原因需要延缓至7周岁入学,是否需要提交缓学申请?

  2022年9月1日—2023年8月31日期间年满6周岁,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至7周岁入学的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应当于2023年7月30日前向对口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重庆高新区小学缓学申请书》(家长可登录“重庆高新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采集系统”下载)、提交适龄儿童户口复印件、《医学诊断报告》或《残疾证》复印件等材料,由学校统一上报信息至公共服务局备案。

  04什么叫“就近入学”?

  根据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的有关规定,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此处所指的“就近”意为“相对就近”,而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最近”。公共服务局根据校点布局和生源分布等情况按照“统筹兼顾、相对就近”的原则制定招生方案,确保每个区内户籍适龄儿童都有义务教育公办小学学位。

  05什么叫“三对口”?

  “三对口”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明和实际居住地一致,在对口学校入学。

   适龄儿童可否在多所小学报名?

  根据《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只能在一所学校取得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即适龄儿童只能在一所小学(含民办小学)报名入学。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实行留级制度。

  2023年,入读非学位紧张学校的区内户籍适龄儿童怎样报名入学?

  入读重庆高新区非学位紧张学校的区内户籍适龄儿童按“三对口”原则报名登记入学。各义务教育公办小学于6月15日之前在校门公示栏、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当年招生服务范围。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可关注招生信息,按相关要求完成入学信息采集,经学校现场审核资料及实际调查无误后,完善网上基本信息填报,于7月30日前由学校通知到校领取《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2023年,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入读非学位紧张学校,对其购房、迁户及入住的时间长短是否有要求?

  2023年,仅入读学位紧张学校对购房、迁户及入住的时间长短有要求。入读非学位紧张学校暂无要求。

  重庆高新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有哪些学位紧张学校?

  学位紧张学校的名单根据学位紧张状况动态调整,2023年重庆高新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位紧张学校有: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重庆科学城第一实验小学校、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2023年7月31日前将向社会公布2024年的小学阶段学位紧张学校。

  2023年,适龄儿童入读学位紧张学校,除满足“三对口”原则外,还需满足哪些条件?

  (1)学位紧张学校六年内为同一住房对应户籍户主合法养育的子女提供学位(简称“六年读一户”)

  (2)房屋产权:独立拥有住房产权的,家庭人均面积不低于15㎡(2023年重庆市申请公租房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共同拥有住房产权的,法定监护人、适龄儿童的不动产权份额达到51%(含)以上且家庭人均面积不低于15㎡。

  (3)购房、迁户、入住时限:

  一是入读大学城树人小学。2018年8月31日(含)之前,已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购买二手住房且户籍已迁入的家庭,其适龄儿童入读还需满足购房、迁户、入住满一年(简称“满一年”)的条件。2018年9月1日(含)之后,已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购买一手住房的,还需满足“满一年”的条件;已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购买二手住房的,还需满足购房、迁户、入住满三年(简称“满三年”)的条件。

  二是入读树人思贤小学、科学城第一实验小学。2021年8月31日(含)之前,已在高新区直管园内购买二手住房且户籍已迁入的家庭,其适龄儿童入读还需满足“满一年”的条件。2021年9月1日(含)之后,已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购买一手住房的,还需满足“满一年”的条件;已在高新区直管园内购买二手住房的,还需满足“满三年”的条件。

  (4)不满足以上条件的区内户籍适龄儿童,由公共服务局统筹安排入学。

  怎样理解上述“六年读一户”原则?

  可参考以下案例:

  案例1:李女士在A小区买了一套房,根据当年小学一年级招生服务范围,其第一个孩子正在学位紧张的A小学就读,请问其第二个孩子也可以在A小学入读吗?

  答:若当年A小学的招生服务范围没有发生变化,则李女士的第二个孩子也可入读A小学。

  案例2:李女士在A小区买了一套房,根据当年招生服务范围,其孩子正在学位紧张的A小学就读。期间她将自己的房产卖给了张先生,张先生的孩子可以在A小学入学吗?

  答:不可以。由于李女士的孩子仍在A小学就读,按照“六年读一户”原则,张先生的孩子不能在A小学入学,其学位由公共服务局统筹安排。

  案例3:李女士在A小区买了一套房,其孩子已从A小学毕业,期间她将自己的房产卖给了张先生,请问张先生的孩子可以在A小学入读一年级吗?

  答:可以。李女士的孩子已毕业,张先生的孩子满足“六年读一户”条件。

  上述“满一年”“满三年”是怎么计算的?

  “满一年”“满三年”的截止时间为适龄儿童入学当年的8月31日,起始时间以此推算。

  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购房时间如何确定?

  新建商品住房(一手住房)的购房时间以网签备案时间为准,二手住房的购房时间以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的《不动产登记受理通知书》的时间为准。

  联合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中“不动产权份额”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不动产权属证书上标注的法定监护人(父或母)、适龄儿童本人所持有的不动产权份额合计计算,即“孩子父亲份额+孩子母亲份额+孩子本人份额”。

  怎样理解2023年适龄儿童家庭人均面积不低于重庆市申请公租房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

  “适龄儿童家庭”包括父亲、母亲和孩子(含多个子女)。2023年重庆市申请公租房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是15㎡。若独立拥有住房产权,则该住房建筑面积应不低于“家庭人口数×15㎡”;若共同拥有住房产权,则为“该住房建筑面积×家庭对应产权份额≥家庭人口数×15㎡”。

  适龄儿童户籍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但房产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所有,其父母无自购房,怎样申请入学?

  户籍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的适龄儿童因父母无自购房,自出生日起户籍一直挂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务范围常住的,视为符合“三对口”入学条件。监护人需提供如下证明材料:

  (1)适龄儿童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

  (2)房屋产权有效证件;

  (3)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的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父母双方)无房证明。

  适龄儿童的户籍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但不满足“三对口”原则,怎么入学?

  仅户籍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但不满足“三对口”原则的适龄儿童,由公共服务局统筹安排入学。

  若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很多,但对口学校容量有限,无法全员接收,怎么办?

  对口学校因容量限制导致不能接收全部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按适龄儿童户籍迁入现住址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学位,未能接收的适龄儿童由公共服务局统筹安排入学。

  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如何进行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并申请学位?

  区内户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用手机登录https://cqgxqsmartedu.com/mobile/或扫描二维码(见图)进入“重庆高新区智慧教育平台”,点击“重庆高新区义务教育学校信息采集系统”进行网上信息采集。

  2023年,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含公租房)入读公办小学报名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2023年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含公租房)入读公办小学安排详见下表:

  2023年8月31日前,户籍迁入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内的适龄儿童错过网上信息采集时间,怎么办?

  网上信息采集日期截止以后,申请学位的符合条件的区内户籍的适龄儿童,由公共服务局统筹安排入学。

标签: 重庆  户籍  适龄儿童  小学  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jiaoyu/1620443.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