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道是无情却有情全诗赏析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来源: 最后更新:23-06-01 07:02:48

导读:赏析:本诗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诗人用少女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道是无情却有情”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赏析:本诗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诗人用少女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道是无情却有情”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翻译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注释

  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原是巴渝(今重庆一带)地区的民歌,唱时,以鼓、笛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据以创作新词。

  ⑵唱:一作“踏”。

  ⑶晴:谐音“情”。一作“情”。

  《竹枝词二首》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年)夏在夔州任刺史。

他非常喜爱民歌《竹枝词》,于是依调填词,写了十一首,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竹枝词九首》之后。可能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作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道是无情却有情全诗赏析

  《竹枝词二首》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标签: 有情  竹枝词  无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hunanyuer.com/baike/jiaoyu/1596726.html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06-2022 湖南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39114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hunanyuer#qq.com (请把#替换成@)